辜英求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qgu

博文

按标题搜索
梯度流动力学
热度 1 2025-6-19 22:27
近日在证明黎曼猜想的研究中深入探索了动力学的应用,发现可以构造基于黎曼 Ξ 函数相位的梯度动力学系统,将黎曼猜想的非平凡零点问题转化为动力系统的收敛性与稳定性分析,并通过 ‘ 沟谷 - 势阱 ’ 结构框架,证明了模型中的所有轨道必然收敛到临界线 $\Re(s)= 1/ 2$ 上的零点,从而实现了黎曼猜想的 ...
347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用几何结构看清黎曼猜想的真相
热度 2 2025-6-13 12:00
黎曼猜想( Riemann Hypothesis )被誉为现代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其深刻性不仅体现在数论中对素数分布的深远影响,也辐射到量子混沌、随机矩阵、密码学等多个前沿学科。猜想的核心是:黎曼 ζ 函数的所有非平凡零点是否都位于复平面上实部为 1/2 的直线(即 “ 临界线 ” )上?这是一个极为精细的关于解析函数零点分 ...
506 次阅读|7 个评论 热度 2
百年难题黎曼猜想
热度 2 2025-6-8 16:05
黎曼猜想被广泛认为是纯数学中最深刻、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它不仅深刻影响着解析数论的基础结构,也与量子物理、密码学、随机矩阵理论等多个领域存在深远联系。自 1900 年被希尔伯特列入 23 个数学问题以来,黎曼假设一直是无数数学家梦寐以求的圣杯。本文尝试以尽可能简洁的方式,介绍黎曼假设的基本背景、数学形式、 ...
917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2
我的数学观
热度 4 2025-5-24 13:20
在 2024 年 12 月 22 日的博文《 基础物理学中的几个数学问题 》中,因论文简介篇幅过短,我便顺势加入了个人对数学的一些浅见。当时没有草稿,仅凭感悟直接在网页上撰写。不知何故文章后来被屏蔽了,为留存档案,我将其中讨论数学本质的内容单独成文,名为《我的数学观》,发布于 新浪博客 ,后来也在 ...
578 次阅读|13 个评论 热度 4
人工智能辅助论文写作的实践与启示
热度 3 2025-5-20 16:42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在学术研究中的辅助作用日益显著,其广博的知识整合能力与逻辑分析框架为学者提供了新的研究工具。本文作为一项探索性实践,尝试以 AI 为辅助完成旋量 - 矢势耦合模型与标准模型的对比分析。具体流程如下: 研究设计与输入:笔者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包括已发表的论文与理论框架),提出核心问题— ...
532 次阅读|9 个评论 热度 3
人工智能与基础研究:一个案例讨论
热度 2 2025-5-14 21:34
人工智能技术近年来在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药物设计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在科研工作中, AI 能否辅助进行理论分析与建模,尤其在基础物理这类高度抽象领域,仍是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 本文以 ChatGPT 与作者就《基础物理学中的几个数学问题》一文的讨论为例,展示了人工智能在理解复杂结构、澄清概念、提 ...
742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2
人工智能解读科学论文
热度 3 2025-5-12 14:32
在我上篇文章《 旋量场方程的对称性 》中,曾提到 ChatGPT 对科学内容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后来我尝试让人工智能解读 PDF 格式的科学论文,发现它在现有科学知识框架内,确实能深入分析论文内容,对科学论文的阅读与评审具有显著的辅助价值,且效率极高。不过需要注意,人工智能往往带有主流观念的预设,只有在深入追 ...
719 次阅读|7 个评论 热度 3
旋量场方程的对称性
热度 1 2025-5-7 15:51
在博文《 理想气体的物态方程与不变性 》中提到经典近似会导致洛伦兹对称性破缺,而只有场方程才能完整地保持拉格朗日量的洛伦兹不变性,下面我们就来澄清这个问题。相对论和量子论是现代物理的基础,但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诠释仍具争议。波函数不仅代表概率密度,还蕴含完整的物理信息。旋量场方程在逻辑上包含了经 ...
666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临港春光》——重游春花秋色公园
热度 1 2025-4-28 22:25
《临港春光》 —— 重游春花秋色公园 轻轻地,我来了, 漫步在这熟悉又陌生的花径上, 目光轻拂久违的景象, 春光里,你婷婷如玉,宛若盛妆的新娘。 你热烈地拥抱着我, 繁花吐艳,漫溢清香; 你舒展花枝的臂膀, ...
579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1
水调歌头·临港新篇
热度 2 2025-4-24 16:40
水调歌头·临港新篇 昔日滩涂地,今变未来星。 廿年风雨无阻,岁月焕峥嵘。 滴水湖边楼矗,洋山港中舸竞,跨海架长虹。 中银立标范,寰海聚豪英。 顶科汇, AI 盛,启新程。 数海逐浪,科创前沿领先声。 馆内捉鳖揽月,雪道追风驰骋,胜景伴君行。 ...
774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2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7-3 13: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