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拂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ongkuan15 拂去杂尘,干干净净

博文

手机比鞋底还“脏”?来看看上面都有啥微生物

已有 8570 次阅读 2017-4-25 11:39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手机, 微生物, 细菌, 真菌, 鞋底

     还记得那个手机培养细菌的实验吗?英国萨里大学 (University of Surrey) 的SimonPark教授带领生物系学生进行了一项手机细菌培养实验。实验中,他们将自己的手机印在培养皿上,而后对留在培养皿中的细菌进行培育。细菌在培养基的刺激下不断生长。3天后,他们对细菌进行研究。虽然看上去令人作呕,但他们发现的大部分手机细菌对身体无害。


      其实,早在这个实验之前,就有一项研究采用了高通量测序的方法,详细比较了手机和鞋底的微生物组成。哎,歪果仁真会玩,没事比较这个干啥?看起来这么无聊的研究,其实是一项关于家庭微生物组研究项目的一部分。由于人体微生物对人体健康密切相关,这个项目主要是想了解家庭中与人类生活在一起的家里环境中的,如地板上,浴缸里,桌子上,水龙头里的微生物与人体微生物之间的关系。


      他们用棉棒在几十人的手机和鞋底上进行采样,然后提取里面的DNA进行测序。手机上还好采,不过鞋底的样本得需要采样者的一点勇气了,如果碰到汗脚的家伙,那他可就有点遭罪了。经过如此折腾,他们到底有什么发现呢?一起来看看。


      经过测序,发现了在这两个地方微生物有几百种,其中最主要的,含量最多的包括下面五种菌:

Ø支原体(Mycoplasma),是最小的细胞(直径仅0.1μm),大多与抗生素的耐药性和呼吸道疾病有关,如肺炎;

Ø莫拉菌科(Moraxellaceae),包括多种菌,其中一些是牛红眼病的病原体,以及人的呼吸道疾病菌耐药性病原体。

Ø鞘脂单胞菌科(Sphingomonadaceae),广泛分布在海洋和陆地栖息地的菌,其中一些物种在垃圾填埋场能够迅速降解塑料。

Ø蓝藻(Streptophyta),蓝藻类微生物,能够进行类似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Ø黄杆菌科(Flavobacteriaceae),一组与鱼病有关的菌,如彩虹鳟鱼鱼苗综合征以及细菌性冷水病。

      这些菌大多还是与疾病有关系的,但是这并不表示都会致病。那手机和鞋底上的微生物一样吗?答案肯定是不一样!这俩地方一个是人脸经常接触的地方,一个是最接地气的地方。特别是人脸可是人们最爱护的地方,尤其是美女们,每年给她投资的保养品成千上万啊,怎么能够跟地面一样呢。通过对比不同科水平的微生物组成,确实发现手机和鞋底的微生物不一样(见下图)。


       手机上的微生物存在比较多的支原体科(Mycoplasmataceae)的菌,有的手机上这类菌的含量可高达80%以上。而鞋底上的菌种类比较多,每类菌的比例上似乎比较均匀。如果说细菌的种类多代表“脏”的话,似乎鞋底上更脏,当然,这也符合我们大多数人的常识。

     经过详细对比,发现两个地方分别有五十多个科的微生物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菌分别有四种。


手机上最具代表性的菌:

Ø支原体(Mycoplasma)–占52%手机细菌。

Ø链球菌科(Streptococcaceae)–占2.44%手机细菌–一些亚种与咽喉炎和脑膜炎有关。

Ø梭杆菌科(fusobacteriaceae)–占0.26%手机细菌–一些是喉咙中的病原菌。

Ø奈瑟氏菌科(Neisseriaceae)–占0.55手机细菌–能引起淋病和脑膜炎。

鞋底上最具代表性的菌:

Ø莫拉菌科(Moraxellaceae)–占6.8%鞋底细菌。

Ø鞘脂单胞菌科(Sphingomonadaceae) 占6.1%鞋底细菌。

Ø未知的γ-变形菌(Gammaproteobacteria) 占2.7%鞋底细菌。包括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和弧菌。

Ø未知的放线菌(Actinomycetales)–占2.8%鞋底细菌。大多为革兰氏阳性菌,某些菌用于生产药品用于治疗癌症和感染。

     看来手机上确实含有不少病原菌啊。另一项研究,采用培养法,对比了50个医院里的医护人员和50个其它的手机上的微生物,结果发现,50个医护人员的手机中有10个检测到了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40%还含有耐药性;而50个其它人中有18个检测到了金黄色葡萄球菌,并且其中50%含耐药性。是的你没看错,这个结果表明医护人员的收集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脏”。这可能跟他们的职业习惯有关系,因为他们必须要经常对手部进行消毒,减少了微生物的数量。这个结果也说明,无论是谁的手机,上面确实会沾染上病原菌。

      有人说了,手机上这么多致病菌,怎么也不感染人呢?这就设计到致病菌的数量和感染途径了。比较手机上的细菌数量有限,也不是都拿着收集舔啊舔的,所以,即使上面有这些菌,也不用特别担心。也不用给手机消毒,因为细菌无处不在,消毒了也杀灭不了。

      可以看出,手机上和鞋底的微生物组成确实是不一样的,并且通过分析两个地方的菌的β多样性,两个地方的菌确实能够明显分开。似乎每个人的手机和鞋底的微生物组成都是不一样的。

      那么问题又来了。既然每个人的手机和鞋底的微生物的组成不一样,那是不是可以通过检测这些部位的微生物来推测这个人是谁,TA到过哪里呢?

      理论上可以的啊,每个人用的化妆品不一样,卫生习惯也不一样,像我这种每天只用清水洗脸的人,也不经常洗手的人,手机上的微生物一定跟别人的不一样。另外,鞋底上的菌基本上都是粘的走过的地方,如地板,马路,土地等,这些地方的应该是不一样的,所有,人如果去过不同的地方,上面的菌也应该不一样。

      这些都是我们的猜测,实际上还真人做了这样的有研究,下次,我们再来解答这个问题。

参考资料:

Rana R, Joshi S, Lakhani S, et al. Cell Phones - Homes For Microbes![J]. Biomedscidirect Publications, 2013.

Microbial Biodiversity of Cell Phones and Shoes. http://homemicrobiome.com/microbial-biodiversity-of-cell-phones-and-shoes/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36900-1050250.html

上一篇:子宫中原来这么多微生物,会影响生育不?
下一篇:阜外医院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可引起高血压
收藏 IP: 1.180.212.*| 热度|

3 李颖业 彭雷 aliala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4: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