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水.熵.复杂性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xw 张学文的文章,涉及气象、水分、熵、统计、复杂性、一般科学等

留言板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登录 | 注册


IP: 116.52.173.*   [133]洪昆辉   2014-1-31 09:10
张老:春节好!
我的回复(2014-1-31 10:14):洪教授,新春快乐!
祝万事如意!
张学文
IP: 110.152.166.*   [132]张学文   2014-1-30 11:56
已经从电子邮箱回复了.张学文
IP: 113.108.192.*   [131]fishbones   2014-1-30 10:19
张老师:
抱歉由于新年的原因,所以回复您晚了。在这里先祝您春节愉快,合家幸福。
对于您想到的两点,第一点我正在看,过两天再提出我的一些拙见吧~
第二点的话,我稍微计算了一下,如下:
假设有湿度90%的25℃的湿空气,我们将它冷却到5℃,那么每千克湿空气可以凝结出12克的凝结水,然后这期间需要吸收湿空气里面的热量是50KJ;然后我做了一个很理想的氨做制冷剂的制冷循环,5℃的汽化温度,25摄氏度的冷却温度,然后计算出制冷系数接近13. 就是做1 J的功,可以吸取13 J的热量,所以这样的话,一度电就可以凝结出11.2kg左右的水。
不过实际问题是,我所知道的的空调的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肯定没法达到13的,实际到达 3 已经很牛了,可能是我假设的太理想化了吧~~而且这个过程中还有那么大量的空气如何存储的问题,还有一些其他误差,需要更加精确的计算咯~
另外,关于熵气象学,如果你能提出一些入手点的宝贵意见,那我就太感谢,正头疼着呢~~
您也可以通过邮件的方式来联系,我的邮箱lizhaoyi@mail2.sysu.edu.cn。看您哪种联系方式比较方便哈
祝好,利昭仪。2014.01.30
IP: 116.19.107.*   [130]邱嘉文   2014-1-28 13:20
祝学文老师新年愉快,身体健康。
我的回复(2014-1-29 10:50):谢谢,恭贺新春!
IP: 113.108.192.*   [129]fishbones   2014-1-27 14:36
张老师,您好,我是中山大学应用气象专业的大三的本科生,最近想在熵在气象上的应用方面写一些论文,查文献的时候发现您在20年前写过听过熵方面的文章,而且还出版了熵气象学,很佩服您,请问下能跟您请教一下吗?
我的回复(2014-1-27 15:25):欢迎。张学文。1.27
IP: 220.171.148.*   [128]张学文   2014-1-7 13:51
  
IP: 220.171.148.*   [127]张学文   2014-1-7 12:02
《熵与交叉科学》文集(1988)之前言
张学文,2014/1/7
今天看到有人再提交叉科学知识提倡的事,下面把我在1988年写的<熵与交叉科学>文集的前言,自我剽窃到此。欢迎批判.
《熵与交叉科学》前言(文集,1988,气象出版社)

前    言
    21世纪的钟声快要敲响了。人们回首20世纪的科学技术史的时候,可以从非常广阔的科学领域中模糊地感到有一个共同的幽灵无处不在作怪。这就是熵。
    是的,今天天文学、地理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以致信息科学或者社会科学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熵概念与熵原理的问题。人们感到熵正在成为众多学科中的一个焦点。看来在熵这个问题上的曲折或进步将影响众多学科的停滞或发展。
    现在认识到熵的重要性的人,对熵感兴趣的学者,想进一步了解熵的人正在大量增多。在这种背景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等单位在1987年主持召开了一次“熵与交叉科学”研讨会。来自全国的有关学者讨论了关于熵研究的形势,交流了近百篇论文。本文集就是在这个会议论文的基础上进一步组织而形成的。熵与交叉科学会议是我国科学史上第一次关于熵的专门会议。本文集是我国学者关于熵的第一本专集。
    我们希望这个专集的出版对于想了解熵,应用熵,研究熵的人们有所得益。也希望它能促进更多的人关注这个领域。我们相信加强这一领域的工作会带动众多学科在新的世纪出现新的面貌。
    应当指出,这个文集一方面反映了熵这个问题的深与广,也反映了不同作者对某些问题的不同观点。编审者们认为把不尽相同的观点编在一起不是失职,而是让读者在研究这些问题时勇于独立思考,参与有关的讨论。熵及其理论虽曾取得过很多无可争议的成绩,但它至今仍“极其不像一个通常含义下的所谓的已完善的理论”。熵向各领域的扩展也为在各种场合如何理解、应用它带来了新的问题。把差异与矛盾摆到读者面前也会鼓励一批人投身到这个尚待开发的领域,为之作出新的贡献。
    本文集前一部分侧重于熵与信息的概念及理论的讨论,后一部分侧重于熵概念与理论的应用。附录中为读者提供一些文献,还对我国学者创立的一元数理论、泛系理论作了简要介绍。
    新疆气象学会,新疆大学,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的部分人员曾参与了论文集的编审工作。我们向所有为本文集出版作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真诚谢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   
1988
IP: 140.207.196.*   [126]包存宽   2014-1-7 11:37
张老,向您致敬!
IP: 222.128.131.*   [125]周少祥   2014-1-1 11:01
祝张老师新年快乐!身体健康!阖家幸福!周少祥
我的回复(2014-1-1 11:14):周教授新年快乐!
感谢多年来的鼓励支持!
新疆。张学文,2014.1.1
IP: 219.246.39.*   [124]mxp19891114   2013-12-31 16:29
张老师您好,那有什么方法能大致计算出一月或一年的总的可降水量吗?
我的邮箱是296241830@qq.com
IP: 110.152.198.*   [123]张学文   2013-12-25 11:04
已经用电子邮件转告您了。张学文。
IP: 180.170.19.*   [122]蒋大和   2013-12-25 10:50
张老师:请告诉我您的email地址。
我的是:jiangdh@tongji.edu.cn
IP: 124.16.174.*   [121]刘文斌   2013-12-10 09:47
谢谢张老师,我的邮箱wenbinliu_sky@163.com。祝身体健康。
IP: 60.21.140.*   [120]杜中   2013-11-30 16:40
谢谢张老师的回复,张老师身体可好。
我最近很好,工作负责具体的事情,很杂,几乎没有自己的完整时间。
您分析降雨覆盖度,最后希望得到什么结论?
IP: 210.73.32.*   [119]杨鹏   2013-11-12 22:19
哦,谢谢老师,我估计这些数据又是保密的,不好找
IP: 210.73.32.*   [118]杨鹏   2013-11-11 16:36
张老师,您好,我想请问我们硕士生能弄到天山地区地下水水位数据吗?如果能我们从那里可以获取?谢谢您
我的回复(2013-11-11 19:04):我的老认识是这些数据在“水文地质大队”,它应当属于地质局,水利厅可能也有一些。
IP: 124.117.67.*   [117]张学文   2013-11-11 11:26
好的。
IP: 124.117.210.*   [116]姚俊强   2013-11-11 11:24
张老,您好!我目前按照您的思路在搜集一些全国降水量和水资源的数据。很庆幸的是,科学网博主、气科院的李庆祥老师愿意给我们提供全国的标准均值年降水量数据,这个是很难得的数据共享。数据拿到之后,我会做初步的分析,然后汇报该您看,有进一步的想法,我们可以随时交流。乌鲁木齐下雪了,路很滑,张老减少出门,注意安全。姚俊强,11.11
IP: 75.156.88.*   [115]鲁晨光   2013-9-30 23:50
张老师:
你好! 很高兴感到你的博客一直活跃。
我还好, 目前在温哥华。网站没有办好, 甚是抱歉。
张文祥要求太高,说没有合适文章, 我也没有积极性了,只想干好自己的事情。
要是你有机会来加拿大旅游就好了。我这里吃住不愁。
健康愉快!
鲁晨光
我的回复(2013-10-3 16:05):鲁晨光,你好!
确实,办好一个网站是需要费很大力气的。转眼间,我们合力办网站已经是10多前的事了。我现在只能说年事已高。力不从心了。
8月邹晓辉来乌鲁木齐,我们见了面。他说及你在加拿大接待了他。
我1992你年去过多伦多,开会。现在没有兴趣去其他的地方,谢谢了。
IP: 112.80.148.*   [114]陈昌春   2013-9-26 16:20
张老师:您好!“贺张学文先生《空中水文学》将入国标《水文基本术语和符号标准》”中提供了《空中水文学》电子稿,是否合适,请告知。如觉不妥,本人将予删除。
我的回复(2013-9-26 16:55):欢迎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7-6 15: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