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民之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rer009 西藏农牧学院

博文

我在西藏带研究生 精选

已有 20386 次阅读 2015-1-24 10:35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在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中有三方面问题最为突出,一是农药化肥等农资使用带来的农产品安全和环境污染问题,二是集约化耕作等因素带来的农田土壤质量下降及生物多样性降低问题,三是农民增收幅度与社会发展速度不适应的问题。针对以上农村社会存在的系统问题,我创立了“农牧一体化”理论与技术体系,其主要是运用生态学研究方法,指导农业生态系统在实现产出倍增的同时,又较好地维持系统较高的生物多样性。现在成型的“农牧一体化”生产主要有“玉米田养鹅”和“玉米+苜蓿+肉牛”两种模式。

“农牧一体化”作为一个新开创的研究领域,其是在多学科理论指导下开展生产技术研究的,从事这项研究需要白天在地里干活,以便安排生产、采集数据,同时晚上还要回到试验室测试材料、分析数据并整理成文章,而且还要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探索相应的试验方法(该领域可供借鉴的研究方法不多)。因此,该项研究对学生而言,在身心两方面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兴趣引导,探索高效培养方式

兴趣、毅力,是学生开展“农牧一体化”研究所必须具备的基础,对于说不清道不明的科研兴趣来说,这个兴趣不一定非得就是对研究内容的深刻理解,也许是从事某方面研究对于解决现实难题的梦想,也许就是试验过程中出现的创新魔力对学生吸引。记得在我作为硕导第一次在2012年招了5个研究生,仅过半年后就有三名同学就因为压力过大而离开我的课题组。也许是宁缺勿滥后留下的都是精华,剩下的两名同学目前都作出了极富创造性的成绩,其中沙志鹏同学对该项研究兴趣极大,想法也很多,而且在数据分析和试验设计上提出许多可行的研究方法。他仅在研一阶段就已经在《浙江大学学报》、《草地学报》上发表两篇文章,并获得了2013年的国家奖学金,目前已经投稿SCI文章两篇。

转换研究内容,找到学生的研究兴奋点

我的另一名研究生小王同学,他本科毕业三年后考上研究生阶段的,由于本科专业与研究生专业完全不对口,小王刚开始在文献的阅读和试验方案设计等方面进步较缓慢。我的经历与小王相似,因此也很能理解他目前的状况,专业的代沟和年长的压力都会影响求学的动力,因此我时常与他交流谈心,分享我当时应对这些事物的经验,为了激发其研究积极性,我将我另一个原创性成果“草浆地膜”交给他研究,并一起探讨了该项技术的机理与应用,同时布置了该项技术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上的使用效果。可能还是因为兴趣问题,或者说是对专业还不熟悉,小王在“草浆地膜”领域迟迟没有作出应有的成果,虽然也在中文核心刊物上也发表了两篇文章,但仍然曾经两次被我严厉批评。有一次我偶然发现小王对西藏植被分类调查有兴趣,于是我就把一个闲置的课题“西藏干旱化沙地植被低成本快速恢复技术体系”中,各个恢复阶段植被种类和群落特点调查的工作交给他去做,在拉萨河的沙砾河滩上想长出茂密植物是很困难的,但是运用植被跨越式恢复技术,在河滩沙地上居然能长出成片的草木樨和苜蓿,而且草木樨长得比人都高,这个效果我想能够调动起学生的研究兴趣。果然,原本沉默的他开始主动与我交流试验中的细节问题。在20138月完成了第一次系统数据的采集后,小王同学很快完成了数据处理和论文的撰写,目前该论文已被《中国农业大学学报》录用。导师“投其所好”,是可以让学生做研究事半功倍。

“劳其筋骨,苦其心志”方见雨后彩虹

    “农牧一体化”是直接面向一线农业生产的,即使在科研上也是在规模生产田内取试验数据(通过加大样本数来减少实验误差),为此需要研究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项农事操作,这样才有可能解决当前和今后技术应用中可能出现的生产实际问题。毕竟,单一技术方法是无法解决生产上存在的系统问题,从这一点出发,我要求我的学生博闻强识,在农事操作上,课题组试验基地范围的所有种植业、园艺业、养殖业的农活都要熟练掌握,对于没干过农活的研究生来说,困难程度可以想象。在生产季节里,生产田、牛猪鹅需要管理,即使是有工人干活,我带的3个研究生的手也都是粗糙的,而且任劳任怨。今年春季试验翻耕,王军峰同学带着1个工人并教会其使用微耕机,连续一个星期把数十亩的玉米地旋耕完毕;今年7月,一批从藏北运来的苗子需要紧急栽植在生产田,正好赶上当地农牧民那两天去拜佛转山而没有临时工,于是三个学生自己动手,从早到晚连续数天才把苗子抢栽完毕,连看起来文文弱弱的新生张宇阳同学也能够一直把劳作坚持下去。学生们的劳作有时候我自己也觉得他们太辛苦了,可既然从事了发展水平极度落后的农业生态方面的研究,农事技能是基础。设想一下,一个对农业生产不了解的科研人员,如何能够真正地解决生产问题?

过了“劳其筋骨”的这一关,接下来便是到了“苦其心志”的阶段。

除了研究兴趣和毅力恒心外,在研究生阶段,学生应学会对文献查找和经验观察,对研究中存在问题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进行全方位分析和归纳,并在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策略和方法的基础上,辅以专业技能,探索解决生产问题的途径。在这个过程中,最开始起步阶段的训练就是写综述,通过写综述,培养学生的正确研究思维方式。13级研究生张宇阳同学,基础相对较差,专业跨度也较大,为此,通过间歇式的综述内容写作,如开题报告、读书报告、文章写作等,逐步培养其研究思维和写作思路。但时至今日,这个同学的大综述仍仅完成了材料整理与规范格式的第一阶段,但其科研思维和写作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目前已经在《生物多样性》和《浙大学报》上各发表文章一篇。

现在张宇阳同学仍在进行资料补充完善和结构调整的第二阶段,写综述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创新科研思维方式的培养,包括某一研究内容的总结、创新点的挖掘和提出问题解决思路等。如同综述写作锻炼一样,后续还要经过研究方法创新、创新能力与技能培养、思维方式锻炼等内容的综合学习,同样需要学生的坚持和自身努力。反正无论学生能学到哪个程度,我都会去培养,这和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培养任务没有关系。

合理的激励和适合的途径,能够加速培养进程

对倚赖家里供给的学生来说,让学生坚定信心并且坚持研究的同时,通过付出辛苦、出成果来拿各种补助和奖金,无疑是一个较为诱人的激励方式,我的研究生都可以通过自身的付出而自给,完全不用家里负担上学费用,甚至还可以反哺家里。激励有了,还需要途径。

一方面可以通过自身的勤劳来获得补助,留在我这里的研究生都能达到这一点;另一方面,就是通过学术上的进步来实现。我的成长经验告诉我,对于年轻人来说,通过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和学术水平的提高来获得经济收入,总比随便打工获取所谓的社会经验或经济收入,对将来的发展要有用的多,后者简直就是一种青春浪费。

可对于新生而言,很多东西都摸不门,这时候上届带下届可以让新生快速成长。小张是13年入学的学生,刚入学半年后,开始“农牧一体化”农田系统碳收支实验的设计,较为困难,因此我便让在他两位师兄一起来帮他,从小区布点、采样方法、采样内容设置、统计分析、结果分析等各个方面,查找类似研究的相关资料,并结合他两位师兄对田间情况的熟悉,对实验细节进行探讨和创新,形成方案报给我,不合理的方案我会打回去让他们重新讨论修改,这样经过反复修改,在完善实验方案、提高学生自身水平的同时,也进一步培养了他们团队合作的能力。

总之,研究兴趣和毅力恒心是学生在三年内能够取得成绩的基础,而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才是研究生阶段的核心。具备综合的能力和良好的思维习惯,毕业的研究生今后才能在更加广阔的领域内发挥出自己的才能,当然也根本不需要担心什么就业问题。

注:本文经修改后发表于《大学生》杂志2014年24期。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00561-862301.html

上一篇:致我心中的人生导师!
下一篇:痛打落水狗!
收藏 IP: 183.254.94.*| 热度|

24 王德华 陈楷翰 蔡小宁 武夷山 李宇斌 韦玉程 刘波 赵美娣 李伟钢 于仲波 黄永义 冯大诚 葛肖虹 李毅伟 徐耀 翟自洋 熊李虎 逄焕东 李东风 邢东义 李学宽 朱朝东 guhanyan bumblebee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6 21: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