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bing187717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bing187717

博文

2018年系列论文推介(2):中文文章汇总

已有 2737 次阅读 2018-12-12 09:38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2018年系列论文推介(2):中文文章汇总

 

王秉|文

 

(中南大学 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安全理论创新与促进研究中心,湖南长沙 410083

 

现在,2018年已接近尾声。每年年底,都习惯简单做个学习科研的汇总总结。上篇博文推介了2018年的最新系列英文文章。这篇博文,推介2018年的系列中文论文,以期便于感兴趣的读者系统地了解和阅读。

经梳理,2018年(从201811日算起)至今,本人以第一作者(或导师一作本人二作)发表(含录用)各类研究论文共计25篇,安全科普文章3篇(均是基于研究文章的科普和延伸)。研究文章主要分布在以下3个方面:

1)安全信息学系列(总计17篇)。具体包括3个子系列:

1)面向安全管理的安全信息学基础理论系列(总计8篇,主要成绩:算上之前的文章,基本建立了面向安全管理的安全信息学基础理论体系);

2)安全情报学系列(总计7篇,主要成绩:开创和培育了安全科学与情报科学领域的新的理论种子和研究发展新阵地——安全情报学,首次提出安全情报学,基本建立安全情报学学科理论体系);

3)循证安全管理系列(总计2篇,主要成绩:主要围绕我们提出的“循证安全管理方法”,首次提出循证情报学,讨论了循证安全管理方法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在安全信息学/安全情报学研究方面,最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我们算是误打误撞正式步入图情领域,研究成果也得到了图情领域研究者的认可,研究成果全部发表在图情领域的重要期刊。

2)安全文化系列(总计4篇)

这个系列是2015年以来一直开展的“安全文化学”研究的延续和收尾工作,主要成绩:融合之前的系列安全文化学系列论文,我们构建了安全文化学学科理论体系,并在2018年初我们正式出版国内外首部以“安全文化学”命名的50万余字的学术专著。

3)安全科学科学基础理论系列(总计4篇)

这个系列是之前一直开展的研究方向,主要成绩:提出心理安全契约理论,并在2018年我们正式出版“安全科学新分支”学术专著(50万余字)。

 

一、安全信息学系列


1.面向安全管理的安全信息学理论基础研究


[1]       王秉,吴超. 安全信息行为研究论纲:基本概念、元模型及研究要旨、范式与框架[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18,41(01):43-49. CSSCI,校人文社科A/B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意义]在当今信息时代,安全信息行为研究在系统安全行为管理方面具有十分广泛而良好的应用前景。[方法/过程]运用类比法,借鉴信息行为相关研究,以已有安全信息行为相关研究为基础,首次正式提出11个安全信息行为研究的基本概念,并运用数理逻辑方法表示各基本概念。基于此,系统阐释安全信息行为的元模型及研究要旨、范式与框架。[结果/结论]结果表明:本文研究既可为安全信息行为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亦可为安全信息行为研究提供清晰严谨的研究框架,有利于引导安全信息行为研究从"零散化"走向"集成化",有利于指导构建完善的安全信息行为的理论框架。

 

[2]     王秉,吴超. 安全信息素养:图情与安全科学交叉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18,41(07):35-41. CSSCI,校人文社科A/B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意义]安全信息素养这一新概念的提出及其基本问题研究,对开辟图情科学与安全科学交叉领域的新的研究领域(即安全信息素养研究领域),以及信息素养研究纵向横向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安全行为干预与安全素养促进具有极强的实践意义。[方法/过程]基于安全素养与信息素养的定义,首次正式提出安全信息素养概念。在此基础上,从理论层面出发,系统阐释安全信息素养的基本构成要素、研究对象、评价路径,以及安全信息素养教育的必要性与基本策略。[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安全信息素养作为安全行为干预及安全素养促进的关键点,应是图情科学与安全科学交叉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安全信息素养概念的提出及其基本问题研究可为未来安全信息素养研究与实践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3]       王秉,吴超.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国际研究进展——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典型文献分析[J/OL]. 情报杂志:1-6[2018-11-15].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61.1167.G3.20180808.1343.002.html.CSSCI

摘要[目的/意义]信息时代,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对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得到关注,但它仍是一个相对新的研究主题。显然,回顾与分析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研究文献,既可进一步深化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研究实践工作,亦可对国内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研发产生重要启示。[方法/过程]运用文献分析法与内容分析法,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研究典型文献进行多维总结与深度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目前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主要集中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缘由、开发依据、总体理论框架与筛选评价等方面。在国内,科学层面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研发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国际相关研究可为国内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研发提供重要参考。

 

[4]       王秉,吴超,黄浪.一种基于安全信息的安全行为干预新模型:S-IKPB模型[J/OL]. 情报杂志:1-7[2018-11-15].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61.1167.G3.20181016.0850.008.html. CSSCI

摘要[目的/意义]安全信息是对人的安全行为具有控制作用的元素。因此,开展基于安全信息的安全行为干预新模型的研究科学可行,其对安全行为干预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方法/过程]扼要解释安全信息、安全行为与安全行为干预3个基本概念。基于此,借鉴设计科学的基本方法步骤,构建一种基于安全信息的安全行为干预的理论模型,即“安全信息—安全知识—安全认识—安全行为(S-IKPB)”模型,并解析其理论层面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分析S-IKPB模型实施的基本要素与方法。[结果/结论]研究发现,S-IKPB模型的中心思想是运用安全信息控制安全行为主体的安全行为,其应用实施的基本要素是S-IEC要素,其应用实施的基本方法是S-BCCEI模式。

 

[5]       王秉,吴超. 安全信息学论纲[J]. 情报杂志,2018,37(02):88-96. CSSCI

摘要[目的/意义]在当今信息时代,安全信息学已成为安全科学与信息科学交叉领域势在必建的分支学科,目前该学科已初步形成,其学科基本框架研究对促进安全信息学研究、实践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方法/过程]基于学科建设高度,充分论证创立安全信息学的缘由,并深入探讨安全信息学的10个学科基本问题,即学科名称、学科定义、学科内涵、学科属性、学科基础、学科外延、学科任务、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结果/结论]结果表明,建构安全信息学具有坚实的现实基础与充分的理论依据,本文研究既可为安全信息学研究奠定坚实的学科理论基础,亦可为安全信息学研究与发展提供清晰严谨的整体性框架,有利于促进安全信息学研究实现"规范化""系统化",有利于指导构建完善的安全信息学的学科理论体系。

 

[6]       王秉,吴超. 安全信息视域下FDA事故致因模型的构造与演绎[J]. 情报杂志,2018,37(04):120-127+146.CSSCI

摘要[目的/意义]安全信息视角是研究事故致因机理的重要视角之一。开展安全信息视域的事故致因模型,对弥补传统事故致因模型所存在的缺陷,以及促进事故致因理论研究与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方法/过程]从安全信息角度出发,以管理科学与行为科学知识为基础,根据系统安全行为链和逻辑学理论,构造新的事故致因模型,FDA(Forecast-Decision-Action)事故致因模型。基于此,分别详述FDA事故致因模型的3个事故致因子模型,F1D1A1事故致因模型、F2D2A2事故致因模型与F3D3A3事故致因模型的基本内涵,通过逻辑推导得出FDA事故致因定理与FDA系统行为安全定理,定位FDA事故致因模型中的事故原因构成,并扼要分析FDA事故致因模型的典型应用。[结果/结论]结果表明,FDA事故致因模型是由呈横纵向排列的事故致因因素构成的一个完整的事故系统,其表明完整的事故致因模式由3条事故致因子链和1条事故致因主链构成。此外,其在事故原因分析与预防及安全信息化管理或监管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7]       王秉,吴超. 安全信息供给:解决安全信息缺失的关键[J]. 情报杂志,2018,37(05):146-153. CSSCI

摘要[目的/意义]安全信息缺失问题普遍存在于安全管理领域,而安全信息供给不充分是安全信息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显然,开展安全信息供给研究对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方法/过程]立足于中观与宏观层面,主要从理论角度出发,系统探讨安全信息供给的类型、内容、必要性、重要性及特殊性。在此基础上,构建安全信息供给的理论模型框架,并分析其内涵。[结果/结论]安全信息的有效供给是解决安全管理中的安全信息缺失问题的关键,安全信息供给的若干基础性问题研究既可促进理论界与实践界对安全信息供给问题的关注,又可为后续安全信息供给研究与实践提供理论依据与基本框架。

 

[8]       王秉,吴超. 科学层面的安全管理信息化的三个关键问题思辨——基本内涵、理论动因及焦点转变[J]. 情报杂志,2018,37(08):114-120. CSSCI

摘要[目的/意义]在信息时代,安全信息是通往安全的必经之路,安全管理信息化已成为当前及未来安全管理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与工作重点。显然,选取科学层面的安全管理信息化的3个关键问题(即基本内涵、理论动因及焦点转变)开展深入研究,对促进安全管理信息化研究实践科学正确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方法/过程]首先,解析科学层面的安全管理信息化的基本内涵。在此基础上,通过依次分析安全科学的学科内涵转变、安全科学的学科模式转变及智能化时代的安全科学三者与安全管理信息化之间的关系,系统探讨安全管理信息化的理论动因。最后,根据系统安全信息的"长尾"理论,探讨安全管理信息化的关注焦点转变。[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安全管理信息化是实现科学安全管理和改善安全管理水平的必需而重要途径,系统安全科学是安全管理信息化形成的理论先导。此外,从安全信息本身看,安全管理信息化的关注焦点将逐渐从"伤害型安全信息"转向"全源安全信息"

 

2.安全情报学研究

 

[9]       王秉,吴超. 安全情报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机理及价值分析[J/OL]. 情报理论与实践:1-8[2018-11-15].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1762.g3.20181016.0911.002.html. CSSCI,校人文社科A/B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意义]安全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备受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之一,而安全情报是安全管理的支撑、关键点和必备要件,故安全情报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机理及价值探讨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方法/过程]首先,从对安全管理的“情报”反思切入,探讨安全管理视域下的安全情报含义,以及情报视角下的安全管理本质。其次,为明晰安全情报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机理,构建与解析“安全情报—安全管理行为”(SI-SMB)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效用函数与相关数理知识等,建立安全情报在安全管理中的价值分析模型。[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从情报视角看,安全管理的本质是安全管理者运用安全情报实施安全管理行为。此外,从安全管理学学理与情报学学理角度出发,面向整个安全管理领域和过程,所开展的安全情报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机理及价值研究,可为情报视域下的安全管理研究实践提供具有普适性的理论依据与参考。

 

[10]    王秉,吴超. 安全情报学建设的背景与基础分析[J]. 情报杂志,2018,37(10):28-36. CSSCI

摘要[目的/意义]近年来,安全情报研究已成为情报学科与安全学科领域新的学科生长点和延伸点,安全情报学建设已是大势所趋。因此,探讨安全情报学建设的背景与基础,对于安全情报学建设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深远的现实意义。[方法/过程]运用理论思辨方法,依次从背景(具体包括学科背景与实践背景)与基础(具体包括哲学基础、实践基础与理论基础)两方面出发,深入论证安全情报学建设的背景和基础条件。[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安全情报学建设具有必然的背景条件和深刻的基础条件,安全情报学是一门势在必建的情报学科与安全学科的新的学科分支。总之,安全情报学建设正当时。

 

[11]   王秉,吴超.安全情报概念的由来、演进趋势及涵义——来自安全科学学理角度的思辨[J].图书情报工作.(CSSCI,校人文社科A/B期刊论文,已录用)

摘要:从安全科学角度出发,论述安全情报概念的由来、演进趋势及涵义,首次提出安全情报的概念。

 

[12]   王秉,吴超.情报主导的安全管理(ILSM):依据、涵义及模型[J].情报理论与实践. (CSSCI,校人文社科A/B期刊论文,已录用)

摘要:首次提出情报主导的安全管理(ILSM)新方法。

 

[13]    王秉,吴超. 一种安全情报的获取与分析方法:R-M方法 [J].情报杂志,2018.(CSSCI,已录用)

摘要:首次提出一种安全情报的获取与分析方法,即R-M方法。

 

[14]    王秉,吴超. 安全情报系统的理论框架研究 [J].现代情报,2018.(CSSCI,已录用)

摘要:提出安全情报系统的理论框架。

 

[15]    王秉,吴超. 大安全观指导下的安全情报学若干基本问题思辨 [J].情报杂志,2018.(CSSCI,已录用)

摘要:明确了安全情报学的学科基本问题,首次建立安全情报学学科基本体系。

 

3.循证安全管理研究

 

[16]    王秉,吴超. 一种基于证据与风险的系统安全管理新方法:ERBS[J]. 情报杂志,2018,37(09):141-147. CSSCI

摘要[目的/意义]在当今信息时代,系统安全管理所需的信息(证据)日益丰富,将循证安全管理理念引入系统安全管理,是信息时代创新系统安全管理方法与提升系统安全管理效果的新的有效思路。[方法/过程]根据管理依据的不同,将现行典型系统安全管理方法进行分类,并指出它们的缺陷及其改进路径。其次,分析系统安全管理方法之基于风险的安全(RBS)管理方法的优点,及将循证安全管理理念引入系统安全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将循证安全管理理念引入系统安全管理,且使其与RBS法有效融合,提出一种系统安全管理的新方法,即基于证据与风险的安全(ERBS)管理方法。最后,从理论层面出发,系统剖析ERBS法的含义、优点、证据的内涵及其来源、决策逻辑和实施步骤。[结果/结论]现行系统安全管理方法的致命缺陷是管理依据的可错性,ERBS法是信息时代一种主要基于最佳安全信息(证据)实施RBS法的系统安全管理的新范式和新方法,其在理论上具有极高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17]    王秉,吴超. 循证安全管理学:信息时代势在必建的安全管理学新分支[J]. 情报杂志,2018,37(03):106-115. CSSCI

摘要[目的/意义]循证安全管理是有效解决安全管理过程的安全信息缺失问题的新方法,是弥合安全管理科研与实践鸿沟的新范式。显然,以循证安全管理为研究对象的循证安全管理学,理应是当今信息时代势在必建的安全管理学新分支,其学科基本框架研究对促进循证安全管理学研究、实践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方法/过程]基于学科建设高度,提出循证安全管理学的定义,并分析其基本内涵。在此基础上,分别深入论证创立循证安全管理学的现实层面与理论层面的依据,并重点探讨循证安全管理学的4个主要学科基本问题,即学科目的、学科价值、学科性质与学科内容。[结果/结论]结果表明,建构循证安全管理学具有坚实而充分的现实依据与理论依据,本研究既可为循证安全管理学研究奠定坚实的学科理论基础,亦可为循证安全管理学研究、实践与发展提供清晰而严谨的宏观整体框架,有利于指导建构完善的循证安全管理学的学科理论体系。

 

二、安全文化学系列


[18]    王秉,吴超,黄锐. 安全文化史学的创建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8,38(05):260-266. CSSCI

摘要:为建立安全文化史学(SCH)学科体系,完善安全文化学(SC)与安全史学(SH)学科理论体系,立足于学科建设,论证创立安全文化史学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基于安全文化学与安全史学的定义提出安全文化史学的定义,分析安全文化史学的内涵及其学科基础、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步骤5个学科基本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从方法论角度看,安全文化史学是安全史学与安全文化学的一种研究新策略,其研究可有效弥补传统二者研究所存在的弊病和缺陷。

 

[19]    王秉,吴超. 安全文化学核心原理研究[J]. 安全与环境学报,2018,18(01):199-204. CSCD

摘要:为进一步丰富安全文化学原理和完善安全文化学学科理论体系,进而促进安全文化学研究与发展,主要从组织层面出发,运用比较法与归纳法,对安全文化学核心原理开展系统研究。首先,根据安全文化与安全文化学的定义,给出安全文化学原理的定义,并指出安全文化学原理研究需注意的2个问题。其次,提炼并剖析安全文化学原理的7条核心原理,即累积效应、"中心-边缘"效应、过滤原理、传播原理、局部稳定原理、最小偏离角原则与牵引跨越原理。最后,构建安全文化学原理"三层"结构体系,并分析其内涵。结果表明,7条安全文化学核心原理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促进,并可划分为3个不同层面,它们几乎涵盖安全文化学的所有研究内容,可显著促进安全文化学学科理论体系的发展和完善。

 

[20]    王秉,吴超. 安全文化的定义理论与方法研究[J]. 灾害学,2018,33(1):200-205+224.CSCD

摘要:为明晰安全文化的定义理论与方法,进而提出较为恰当而科学的安全文化定义,基于扎根理论研究法,构建安全文化定义的4要素模型,并得出安全文化定义的逻辑表达式与理论上的安全文化定义的种类数,即为120种。基于此,对现有安全文化定义进行推理及其争议解释。此外,从安全文化学高度,构建安全文化的概念模型,并提出安全文化的新定义。结果表明,安全文化是人类在存在过程中为维护人类安全(包括健康)的生存和发展所创造出来的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间的各种关系的有形无形的安全成果。

 

[21]    王秉,吴超. 组织安全文化落地的机制及方法论[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8,28(2):1-7. CSCD

摘要:为提升组织安全文化落地效率,运用文献分析法与归纳法,对组织安全文化落地的机制及方法论开展研究。首先,提出组织安全文化落地的定义,并分析其内涵;其次,提炼与分析组织安全文化落地的基本目标、基本前提、基本原则与影响因素4个基础性问题,并阐释组织安全文化落地的本质;最后,构建与解析组织安全文化落地的操作过程模型,并详细论述组织安全文化落地的途径及具体操作方法。结果表明:组织安全文化落地的主体操作过程包括准备阶段()、感知阶段()与磨合阶段()5个阶段,组织安全文化落地的途径主要有宣教灌输途径、制度保障途径与组织推进途径等7条。

 

三、安全科学基础理论系列


[22]    王秉,吴超. 安全预测学:安全科学中势在必建的分支学科[J]. 科技管理研究,2018,38(06):258-266.CSSCI

摘要:针对目前学界在理论层面对安全预测研究极其缺乏的问题,立足于学科建设高度,进行安全预测学的建立研究。首先,根据预测的定义,基于系统视角,给出安全预测的定义,并分析其内涵。其次,提出安全预测学的定义,并深入剖析其内涵及创立安全预测学的依据。最后,系统探讨安全预测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内容、学科分类与学科基础4个学科基本问题。结果表明,安全预测的本质是一种安全科学研究与实践的方法论;安全预测学是专门研究与探讨系统未来的安全状态发展变化规律的一门新兴综合交叉学科,是安全科学中势在必建的分支学科。

 

[23]    王秉,吴超. 心理安全契约理论的基础性问题[J].风险灾害危机研究,2018.(CSSCI,已录用)

摘要:首次提出心理安全契约理论。

 

[24]    吴超,王秉. 行为安全管理元模型研究[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8,14(02):5-11.CSCD

摘要:为明晰行为安全管理研究与实践的基本框架,从而为行为安全管理提供新的思路、依据和方法,针对已有行为安全模型存在的缺陷,对行为安全管理元模型开展构造与演绎研究。首先,直接从安全行为本体出发,结合心理学与行为科学相关知识,构造行为安全管理元模型;其次,详细剖析行为安全管理元模型的基本内涵,并扼要概述行为安全管理元模型的应用价值。研究结果表明:行为安全管理元模型的主体部分,是组织系统之中安全行为主体相关安全行为的产生及作用过程,可阐明行为安全管理研究实践的基本程式与框架,促进行为安全管理研究与实践。

 

[25]    吴超,王秉. 近年安全科学研究动态及理论进展[J]. 安全与环境学报,2018,18(2):588-594. CSCD

摘要:为找准当前及未来安全科学研究发展的新转向、新热点、新起点、新领域及安全科学理论研究最新走向,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发展观,主要运用思辨法、典型文献综述法与对比分析法,对近年安全科学的研究动态及理论进展做了回顾和评述。首先,依次围绕安全人因科学、安全自然科学、安全技术科学、安全社会科学和安全系统科学5个方向,扼要阐述了这些安全科学研究方向的研究热点、研究转向及理论进展和主要发展趋势。其次,以中南大学安全理论创新与促进研究中心(STIPC)近年的主要安全科学理论研究成果为例,依次从安全科学新分支、安全新理论、安全科学方法论、安全科学原理、理论安全模型、比较安全学、相似安全系统学、安全文化学和安全信息学9个方面,归纳了相关的最新理论研究进展。结果表明,近年安全科学研究热点与重点已发生重大转向,安全科学理论研究紧跟安全科学发展与实践需求,安全科学正在逐步走向成熟和充实。


另附:安全科普文章

[1] 王秉.浅述循证安全管理方法[J].现代职业安全,2018(05):45.

[2] 吴超,王秉.40种安全管理思维[J].现代职业安全,2018(03):67-71.

[3] 王秉.安全管理信息化5要点[J].现代职业安全,2018(09):39.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953670-1151102.html

上一篇:2018年系列论文推介(1):英文文章汇总
下一篇:安全情报学系列论文推介(2):安全情报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机理及价值分析
收藏 IP: 110.53.16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1: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