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sf6 生态管理缔造美丽海洋

博文

[转载]屹立时代潮头 书写创新华章——纪念中国工程院成立25周年

已有 1732 次阅读 2019-6-3 07:04 |个人分类:海洋科技|系统分类:人物纪事|文章来源:转载

屹立时代潮头 书写创新华章——纪念中国工程院成立25周年

来源: 李晓红 中国科学报 2019-06-03

作者 | 李晓红


“工程造福人类,科技引领未来”。工程科技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发动机,是产业革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有力杠杆。


中国工程院在改革开放的大势中应运而生,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奋勇前行。1994年6月3日,中国工程院正式成立。中国工程院的成立,在中国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国工程科技事业和中国工程院的发展,亲切关怀院士队伍,寄予殷切期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科技创新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25年来,中国工程院肩负着作为中国工程科技界最高荣誉性、咨询性学术机构的历史使命,汇聚领军人才、建设高端智库、引领科技创新、弘扬科学精神,谱写了勇立潮头、开拓进取的壮丽篇章。


岁月沉淀历史智慧,传承接续共塑辉煌。25年来,中国工程院始终把服务党和国家科学决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立足点,自觉肩负起为中国工程科技及产业发展服务、为中国现代化事业作贡献的神圣使命。历届院领导集体一代接棒一代,勠力践行中国工程院的天命担当,推动中国工程科技事业的发展壮大,为谋划中国工程院的发展和推动工程科技事业的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和智慧,作出了巨大贡献,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科学家的家国情怀和历史担当。


院士队伍建设是中国工程院生存与发展的根本。25年来,经过13次增选,共选出1073位院士,现有855位院士、64位外籍院士,建设了一支忠诚于党和人民,高水平、高质量的院士队伍,涌现出一大批体现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科学大家,为科技界树立了榜样。袁隆平、王选、金怡濂等15位院士先后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一大批院士分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以及国内外其他各种奖励。林俊德院士为我国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倾尽心血,经中央军委批准,增加“献身国防科技事业杰出科学家”林俊德为全军挂像英模。黄旭华院士,作为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把一生献给了祖国的核潜艇事业。马伟明院士为我国锻造制胜深蓝的国之重器作出突出贡献,荣获中央军委颁授的“八一勋章”。王大珩、王选、吴良镛、钟南山、袁隆平等5位院士荣获改革先锋称号。这些都是全体院士的骄傲。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科学技术界、工程技术界的杰出代表,是国家的财富、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


科学发展需要科学决策,科学决策需要科学咨询。25年来,中国工程院充分发挥多学科、跨部门的综合优势,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计民生重大问题,持续推进“创新引领、国家倚重、社会信任、国际知名”的国家高端智库建设,产生了一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咨询成果。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规划制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油气资源综合开发、农业现代化、中国特色城镇化,到京津冀协同发展、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海洋强国、交通强国、美丽中国、健康中国、军民融合、人工智能,为国家实施重大科技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中国工程院秉要执本、服务大局,着力促进科技服务落地生根,大力推动学术与出版工作融合并进,积极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多方位、多层次发挥国家高端科技智库的影响和引领作用。


一系列大国工程有力地支撑了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25年来,中国工程院团结凝聚广大院士,充分发挥创新引领作用,攻克诸多工程科技难题,一大批国之重器和重大工程上天入地、通江达海。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探测、北斗导航、高性能计算机、高速铁路、特高压输变电、疾病防治、杂交水稻等高水平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我国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道路。我们在很多战略必争领域抢占了制高点,实现了我国很多高科技领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重大突破,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回望走过的路,回顾建院以来的光辉历程,我们深刻体会到,必须坚持党对工程科技事业的领导,坚持党对院士队伍的领导,这是中国工程科技事业发展的政治保障;必须坚定不移加强院士队伍建设,建设一支忠诚于党和人民,高水平、高质量的院士队伍,这是中国工程院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必须凝聚院士群体的智慧,打造“顶天立地”高端智库,为国家科技决策提供有力支撑,这是中国工程院的特色和优势;必须紧密团结广大院士,充分发挥院士们的创新引领作用,着力攻克受制于人的关键核心技术,这是中国工程院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责任担当。


每一次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都将对世界发展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当前,新一轮科技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我们既迎来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同时也面临极其复杂的重大挑战。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机遇、新挑战,我们要把握大势、迎难而上、守正创新、攻坚克难,持续提高战略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坚定不移推进新时代工程科技事业,勇做新时代工程科技创新的排头兵。


——坚持标准,切实加强院士队伍建设。巩固、深化、改进、完善院士制度成果,发挥院士制度凝才聚智的导向性作用,始终把建设一支忠诚于党和人民、高水平、高质量、在科技界和社会上享有崇高威望的院士队伍,作为中国工程院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坚守院士称号学术性、荣誉性的本质,严把院士增选“入口关”,提携后学、甘当人梯,把更多在工程科学技术方面作出重大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热爱祖国、学风正派、品行端正的科技工作者吸收到院士队伍中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人才支撑。


——服务决策,打造顶天立地高端智库。以服务党和政府决策为宗旨,充分发挥院士群体的智力优势,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战略研究,服务国家、服务产业、服务社会、服务民生。积极拓展独立评估评价职能,建设“创新引领、国家倚重、社会信任、国际知名”的中国特色新型高端智库。以科学咨询支撑科学决策,以科学决策引领高质量发展,为推进党和国家科学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守正扬清,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善养浩然正气,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传播真理、传播真知。激励广大院士做弘扬爱国奋斗精神的模范引领者、做科技创新的奋力开拓者、做高尚学术道德的坚定守护者、做致力提携后学的身体力行者,在全社会树立良好道德风尚。


——履行天命,努力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聚焦“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紧紧围绕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七大战略和系列“强国”部署,肩负起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使命担当。充分发挥中国工程院多学科、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优势,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瞄准高质量发展和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科技问题,充分发挥院士为国家科技创新补“短板”、解决“卡脖子”难题的关键作用,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


科技创新的浪潮奔涌向前。面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大潮流和新趋势,中国工程院必将肩负起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历史使命,勇立潮头不止步,阔步奋进新时代。让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牢固树立 “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辜负党和国家的期望与重托,牢记天命、勇克难关,奋力谱写工程科技事业发展的新华章,全面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向着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迈进。


(作者为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院长)

《中国科学报》 (2019-06-03 第1版 要闻)


-----------------------------------------------------------------------

《海洋生态大讲堂》微信公众号

浙江省重点智库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合作微媒平台


海洋在说话,您我来代言!

《海洋生态大讲堂》欢迎您!

投稿邮箱:550931758@qq.com

请您在留言中标注为《海洋生态大讲堂》投稿,

并提供个人简历及联系方式。

我们筛选审核后,将以全文刊出!

热烈欢迎广大自愿者合伙参与公众号运营!


                附: 投稿类型与要求

                (1)主题一定是有关海洋生态学内容的稿件;

                (2)原创文章,请配必要的图表;

                (3)好文推荐,直接发来原文,或请注明出处;

                (4)重要会议报道或信息,请附必要图表及其标题说明;

                (5)重大项目科研进展,或重大会议学术报告PPT;

                (6)重点团队介绍,或重要人物专访。


您的赞赏是我们前行的最大动力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721-1182713.html

上一篇:[转载]拯救地球:人类制造的塑料垃圾500年才能降解,怎么办?
下一篇:[转载]晋鲁豫多省天空现发光物;科学家在非洲发现疑似外星有机物丨科技早新闻
收藏 IP: 111.29.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21: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