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决策亟需情报参谋支撑

已有 5282 次阅读 2007-10-31 07:26 |个人分类:图书情报学研究|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按:今天上午,本所和汤姆逊科技北京代表处将联合举行学术报告会,请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阿兰. 波特教授(文本挖掘技术领域的全球顶尖科学家)介绍其科研进展。下面这篇小文章也提到了波特教授的工作。)

决策亟需情报参谋支撑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武夷山

(发表于《中国科技成果》200612期)

    毛泽东主席当年就决策问题说过精辟的9个字:“情况明,决心大,方法对”。也就是说,领导者要想果断决策,战时不贻误战机,平时不贻误商机,就需要尽可能充分地把握决策依据,一旦做出决策,还需要靠适当的方法、手段和措施来落实。“情况明”的任务,一般就落在情报参谋部(或具备类似功能的其他机构,不管叫什么名称)的身上。前不久,我们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请安邦集团总裁、著名信息分析师陈功来做了一场报告。他感慨地说,我们很多企业老总由于缺乏情报参谋部门替他(她)作信息分析,只好亲自做,也就是总指挥代替了情报员和参谋,这就很难做出高水平的决策。在理想情况下,应该由情报参谋部门事先对竞争环境做好充分的分析,提供数种决策方案,列出每一方案的潜在优缺点,由决策者或决策机构来审慎抉择。事实上,缺乏情报参谋部门的不仅是企业老总,不少政府部门的领导者也缺乏决策支撑。某些单位的政策研究室的实际功能是为领导起草讲话稿,而不是提供决策咨询。

    在发达国家,由于各级各类决策者对决策咨询的高度重视,满足此类需求的科研项目为数不少,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果。例如,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阿兰. 波特教授及其研究团队长期研究文本挖掘的技术情报功能,他们在针对领导需求做出快速反应方面迈出了一大步。一天上午8点,该校副校长对波特教授说,他下午要做一场报告,需要了解本校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科研水平与其他大学相比处于什么位置。波特教授及团队成员立即行动起来,凭借其多年的数据积累和行之有效的分析手段,在上午1020就为副校长准备好了一份PowerPoint演示稿,还有对演示稿的解释性评语,另外还有一个简短的技术背景报告。[1]这样一种强大的决策支持能力多么令人艳羡啊!

    国际知名的咨询机构斯坦福研究院(SRI)下设一个咨询部企业情报处(SRIC-BI),该处的环境扫描情报分析系统每月要处理大量的文献,然后借助专家的智慧做出或挑选出100多条文摘。他们认为,这些文摘可以对企业老总带来思路上的启发。例如,有一条文摘说,日本丰田汽车公司一款新型概念车开发项目的总工程师Tetsuya Tada发了一通议论,说是如今的年轻人对手机的关注程度要超过小汽车。提取这条消息的SRIC-BI情报员认为,这条文摘表明,汽车与手机之间也存在着竞争关系。听起来这是荒唐的说法,其实不荒唐,因为在注意力经济中,任何公司必须特别关注自己的新产品有哪些吸引人的亮点,而不能只关注产品的功能。[2]笔者认为,这条文摘带给我们的另一启示是,在竞争趋于白热化的时候,不能仅将警惕的目光停留在老的竞争对手身上。例如,乐凯胶片集团公司当然必须关注柯达公司和富士公司的动向,但是,最可怕的威胁其实不是来自柯达和富士,而来自数码相机制造商。

    SRIC-BI的另一条文摘说,Fair Isaac and Co.公司是专门核查消费者的资信度的,该公司设计了专门的算法来进行资信度核查。该公司设计和销售算法,就像英特尔公司设计和销售芯片一样。也就是说,算法也成了产品。这与人们以往对算法的认识是很不一致的。该文摘启示人们:也许软件算法的新的生产模式和营销模式就要诞生了,必须引起注意。[2

    在我国,也存在着对情报参谋类决策支持的巨大需求。谁能满足这些需求呢?一些咨询公司、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都具备一定的决策支持能力,专业科技信息机构的作用尤其需要发挥。我国的科技信息机构已经组成了一个较完整的体系。几乎每一行业(无论是公安、国防、水利、气象还是农业、林业、航空、航天)都有科技信息机构,每一省市自治区以至每个大中城市都有科技信息(情报)研究院所。他们有的已经发挥了较突出的情报参谋作用,但是,大多数科技信息机构的现实的和潜在的情报参谋功能尚未获得政府部门和企业界的重视。这是一块富矿,等待着捷足先登者去开采。

 

参考文献

[1]       Alan L. Porter, QTIP: Quick Technology Intelligence Process,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2005, 72 (9): 1070-1081

[2]       Kermit M. Patton, The role of scanning in open intelligence systems,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2005, 72 (9): 1082-1093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9974.html

上一篇:吸取国外经验教训 加强科普经费保障
下一篇:语词音转心得二则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9: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