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气象科普园地中的新葩 精选

已有 4549 次阅读 2007-9-23 12:05 |个人分类:书评书介|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气象科普园地中的新葩
武夷山

(发表于《科学时报》2007年4月5日)




中国气象科学界似乎有着重视科普的优良传统。原中科院副院长、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竺可桢(1890-1974)就非常热心科普事业,撰写过大量科普作品,他晚年与宛敏渭合著的《物候学》,可谓科普创作中之珍品,获“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现年71岁的中国气象局的林之光研究员,也可算得上是气象科普大家,有科普文章数百篇,科普著作十几部,1996年被国家科委,中国科协授予“全国先进科普工作者”称号。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的周家斌研究员投身科普比较晚,但是,迈进科普门坎后就成绩斐然。《趣谈天气》这本书初版于2002年3月,到2005年10月已经是第4次印刷,总印数超过了1万册,可见其受欢迎程度。2004年7月,他与叶笃正院士(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张丕远合著的科普著作《需要精心呵护的气候》又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院士科普书系》中的一种,而《院士科普书系》2005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本书作者是气象科学家,他坦言:“做了多年科研工作,写的都是学术论文”,因此,为了使大众易于理解把握气象知识,他“努力向科普靠近”,在通俗化、趣味化上下功夫。
通俗化、趣味化的手段之一是善用譬喻。作者说,大气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个“薄饼”,分成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逸层。每层的“馅”差别很大,味道也不一样,所以大气其实是一个“千层饼”(第7页)。85公里以下的大气,由定常成分和可变成分组成。定常成分以氧、氮为主,还包括氩、氦、氖、氪、氙等惰性气体。可变成分有水汽、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臭氧、甲烷、甲醛、二氧化氮、氧化亚氮、氨、二氧化硫、氯、碘、氢等。因此说,大气是由很多成分组成的杂烩。餐桌上的杂烩很好吃,大气这个杂烩很重要,我们不可须臾离开(7-8页)。在“全天候飞行还需要气象吗?”一节中,他写道,飞机、火车和汽车三种交通工具中,飞机是胆子最小的,怕风、怕云、怕雾、怕雨雪、怕台风、怕雷电、怕结冰、怕能见度低、怕烟,总之,飞机像弱不禁风的林黛玉(第20页)。在“厄尔尼诺漫话”一文中,他将厄尔尼诺和拉尼诺比喻为夫妻。拉尼诺现象比厄尔尼诺出现得要少,就像自然界也重男轻女一样。厄尔尼诺的强度要更高,好比男子的体力比女子强。厄尔尼诺做的坏事比拉尼诺要多,好比男性犯罪人数多于女性一样(179-180页)。
通俗化、趣味化的手法之二是旁征博引。作者搜集了大量相关典故、事实和数据,需要时就信手拈来。第136页,他引用了清代诗人袁枚的两句诗,“爱替青天管闲事,今朝几多白云生”,并告诉我们,在大气物理中,云雾物理这个分支就是管(研究)云雾的形成的。在讨论重大活动的气象保障时,他谈到1990年9月22日北京亚运会开幕式那一天,如同气象部门预报的那样城区没有下雨,尽管当天北京周围都在下雨。1996年2月第三届亚洲冬运会在黑龙江亚布力举行期间,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增加了亚布力地区天气预报,亚布力气象台专门制作了亚布力滑雪场天气预报,亚布力流动气象站还进驻滑雪场,提供了令人满意的气象服务。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1997年香港回归庆典,1999年澳门回归庆典,都是在良好气象保障下进行的(第27页)。当然,我们都期待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气象部门的精彩表现!
通俗化、趣味化的手法之三是披露“秘闻”――告诉读者一些他们原先也许不知道的事。在这一方面,也颇见作者功力。比如,第33页说,测量能见度的仪器造价昂贵,大型机场和重要的高速公路才有配备,一般气象台站都没有。第38页介绍说,德胜门外,小月河边,有一座高耸的铁塔,它就是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的气象观测塔,塔高325米。在中央电视塔建成之前,它是北京第一高塔。
但是,不能为了追求通俗化、趣味化而故作惊人之语。有些作者为了吸引眼球,为了使自己的作品畅销,就有意识把话说绝,结论掷地有声,评断不留余地,这样做,听起来倒是痛快,就是经常有失公允。周家斌研究员没有走这条路,他力求客观,不妄加断语,这一点值得嘉许。例如,一篇文章的题目就是“一分为二看‘灾害’”,其下的小标题包括:成也台风败也台风;寒潮有过也有功;暴雨不全是坏事;大风不一定不好,等等。在“温室效应:祸兮?福兮?”一文里,他提醒我们深思一些问题,例如,从全球近百年平均气温的变化看,有增温阶段,也有降温阶段,而且增温降温的幅度都不小。如果把增温归罪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那么降温该谁负责呢?
科普书的趣味是极其重要的。如果本书没有趣味,那么读者读了《趣谈天气》反而会生气。本书较好地实现了通俗有趣的目标。一个明显的不足之处是,本书虽配了一些插图和照片,但是似嫌太少。比如第33页介绍了雨量筒,如果登一张照片或插图让广大读者见识一下雨量筒到底是什么样子,那该多好啊!
盼望周家斌先生在气象科普道路上稳步前进,尤其希望他或是其他气象科普专家多传授给老百姓一些不依赖气象台的观察预测天气的简易方法,就好比除了上医院看医生,我们都应该有一些自我保健常识一样。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7708.html

上一篇:怎样弥补“后不见来者”的缺憾?
下一篇:对<时代>周刊封面文章的评论
收藏 IP: .*| 热度|

1 吕建华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19: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