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不追究过错,讲因所制宜 精选

已有 5576 次阅读 2008-3-17 07:06 |个人分类:旧文重温|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按:下文大概写于1999年(2015年5月10日补记:其实是2001年)。当时对不管三七二十一逼着科研院所转制的势头很反感,就写了这个东西。是曾经投稿未被采用?还是根本没有投过稿?已经记不清了。现在,科研院所的生存状况当然今非昔比了,但是,文中所批评的一刀切行为方式并未绝迹。)

 

不追究过错,讲因所制宜

――关于科研院所体制改革的一点思考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 武夷山

 

面临科研院所体制改革的管理者和科研人员经常有这么几个困惑:第一,并不是每个科研院所都效率低下,但转制的要求几乎是一刀切的。第二,目前,有些科研院所的使命和任务与市场的关联不紧,并不是科研院所本身的过错。而转制似乎成了对这些科研院所的惩罚措施。第三,人们难免会问,任何科研单位都要走向市场吗? 

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的上述想法并不都是情绪化的。科技体制改革的领导者应当好好体会一下他们的情绪,而不是简单化地斥之为“观念落后”,甚至扣上反对改革的帽子。

在前不久于北京召开的技术创新国际高层研讨会上,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的柳卸林博士指出,看来,我国正在学习美国的科研力量布局模式,即大学搞基础研究,产业部门搞开发应用。按这种模式走,显然我国科研院所数量太多,所以转制势在必行。我同意他的这一基本观察。这里,且不讨论仿效美国的科研力量布局是否符合我国国情。我们假定,美国式的科研力量布局是个理想的目标。那么,如何行动才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呢?

首先,不追究过错。造成目前这样的科研力量布局并不是科研机构自身的过错(如果非要追究责任的话,是有关政府部门的过错)。因此,改革不要搞成对科研机构的惩罚。我认为,前几年对科研机构减拨事业费的做法就是惩罚性的做法,而目前推行的设立“中央级科研院所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资金”和“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资金”之类基金来帮助转制的方式才是更可取的做法。

既然刚才假定了美国式科研力量布局是理想目标,那就不妨看看美国在机构精简方面是怎么做的。第一,他们常用的做法是减员,而不是关闭机构。如果希望联邦政府雇员(包括联邦政府支持的科研院所的雇员)提前退休或离职,以实现减员指标,他们有许多补偿性措施,比如一次性付给离职者多少万美元的“遣散费”。因此,减员没有引起强烈反弹。第二,非常谨慎地关闭个别机构,而不是逼这些机构“转制”。实践证明,关闭机构往往是下策。比如,美国国会关闭国会技术评估局,受到科技界同声谴责。第三,他们也有与我国类似的“转制”实验,看来是不太成功的。例如,1992年美国的一项法律规定,商务部下属的国家技术情报中心(NTIS)的运行费用必须主要通过服务收费来解决(事实上,联邦政府每年仍支持它500万美元)。即所谓政府所有、企业化运行。七八年来,NTIS惨淡经营,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下降。19998月,商务部长达利提出,要关闭NTIS,将其馆藏移交给国会图书馆。此建议遭到美国全国图书馆学情报学委员会的强烈反对,他们已向总统、副总统和众议院议长提交了报告,表明自己的立场,并提出,一定要拿出几套方案,比较各种方案的利弊后再做决定,不可仓促从事。[1]

其次,讲因所制宜。科研体制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彻底解决所谓“两张皮”问题,使企业的科研力量不断增强,从而有助于提高国家的创新能力。为达此目的,采取了强制科研院所转轨的手段。要问的是,这一手段有助于实现目标吗?一个科研院所原先科研能力不强,不可能在转制成企业后,其产品开发能力就自然变强了。因此,简单化地一刀切的做法肯定行不通。宜于采取个案分析(或者是归类分析)的做法,因所制宜地转制。美国为了回答国立实验室,尤其是能源部下属的大型国立实验室该怎么改革的问题,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委员会进行调查研究论证,最后发表了著名的“加尔文报告”。[2] 我们也可以委托国家科技评估中心及类似的咨询机构(甚至可以考虑请外国咨询机构)对不同类型的科研院所进行分类论证,对个别大型院所甚至可以进行个别论证,论证后得出结论,应该怎么改革,怎么转制。他们提出的解决方案必定是多种多样的,而不是像现在的文件所规定的几条简单生硬的指导方针。这样做,看起来花的钱多一些,动作慢一些,但可避免大的失误。否则,强行转制,不仅不一定能起到增强国家整体创新能力的作用,还可能把大批科研院所给毁了,造成千古之恨。

 

参考文献

[1]    United States National Commission on Librarie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Preliminary Assessment of the Proposed Closure of the National Technical Information Service, March 2000, http://www.nclis.gov/info/ntis/ntis.html

[2]    Secretary of Energy Advisory Board, Alternative Futures for the Department of Energy National Laboratories, February 1995, http://www.lbl.gov/LBL-PID/Galvin-Report/Galvin-Report.html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18493.html

上一篇:早年翻译的咏月法文诗
下一篇:牛津大学与剑桥大学向谁颁发荣誉学位?
收藏 IP: 124.127.22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5: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