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有趣的故事 深刻的认识 精选

已有 5494 次阅读 2020-4-30 09:27 |个人分类:书评书介|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有趣的故事 深刻的认识

武夷山

(发表于2020年4月30日《中国科学报》)


2020年4月,美国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史教授和物理学教授、麻省理工学院“计算之社会与伦理责任”计划副主任戴维·凯泽的一本文集,Quantum Legacies:Dispatches From An Uncertain World(本文作者译为“量子遗产:从不确定世界发回的消息”)。文集收入凯泽的19篇文章,多数曾经分散发表于不同渠道。

凯泽的专业背景是很难得的。很多人先学习了理工科专业,然后转向科学技术史的学习与研究,很少有人像凯泽这样同时拥有科学史教授和物理学教授的头衔。事实上,他在2019年发表了1篇科学史方面的文章,但发表了4篇物理学论文。

他2011年发表过题为How The Hippies Saved Physics的专著。2011年12月2日我在科学网发表的博文介绍过此书,中科院成都山地研究所研究员、科学网博主李泳也介绍过此书。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年4月出版了该书中译本《嬉皮士救了物理学——读心、禅和量子》。

凯泽的新书之所以题为《量子遗产:从不确定世界发回的消息》,是因为其中多篇文章都与量子力学的发展史相关。本书还涉及20世纪物理学家在美国政治中的角色、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的发展、宇宙论,等等。凯泽善于将几十年的历史浓缩于几页之间,而且有大量的参考文献作为坚实支撑,第一线的科学家不太可能接触到那么丰沛的文献。

人们往往认为,物理学是很纯粹的知识追求领域,离社会现实较远。而凯泽的文章表明,像其他所有人类活动一样,物理学也在历史波浪中沉浮,摆脱不了社会现实的影响。

书中一篇文章写道,美国曾经夸大苏联物理学专业毕业生人数,以致认定其会对美国造成威胁。多年来,美国新闻媒体和政客一直将一些统计数字抽离出来说事儿,使公众对苏联的科技实力增长忧心忡忡,最终导致一项法律的出台,将美国培养物质科学研究生的能力提升了70%。其实,美国并不需要那么多物质科学研究生。到了1968年,招聘广告所反映的物理学专业毕业生需求量与求职的物理学毕业生数量约为1:4的关系。凯泽写道:“(人才)稀缺的议论走过一个循环:从虚张声势到吁求放大再到真实情形的反馈。”

另一篇文章评论了深奥著作成为畅销书的现象。1973年,美国马里兰大学物理学教授查尔斯·米斯纳、后来于201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基普·索恩以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约翰·惠勒三人合写了Gravitation(《引力》)一书。

该书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初期人们对广义相对论的认识,洋洋洒洒,有图表,有方程,有习题,有技术性很强的解释,也有通俗的哲学思想介绍。没想到,该书不仅受到物理学家欢迎,也成为大众热捧的畅销书。作者之一惠勒猜测说,“很多读者不打算也绝不会深究(书中涉及的)数学问题”,书中的很多解释技术性细节的框图和插图反而平添了这本书的神秘感和吸引力。2017年10月,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再版了此书,米斯纳和索恩合写了一篇新的导言(另一位作者惠勒已于2008年去世)。

德国法兰克福高等研究院的女物理学家Sabine Hossenfelder在《自然》杂志发表了对《量子遗产:从不确定世界发回的消息》的评论文章。她认为,该书写得很漂亮,阅读它是一番享受。可惜的是,好些问题可以进一步深挖,但凯泽没有做到。

例如,凯泽认为,如果早一点开展现状核实工作,本可以避免物理学专业培养人数过多的失误。Sabine Hossenfelder则问道:那么,我们今天在开展类似的现状核实吗?如果1973年出版的那本充满方程式的著作都能引起非专家读者的极大兴趣,那么,我们今天是否低估了数学界人士在科普上愿意付出的努力程度?等等。

瑕不掩瑜,凯泽的这本新书仍然值得期待。


《中国科学报》 (2020-04-30 第7版 书评)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1230888.html

上一篇:不同的细分学科领域,信誉度的构成不同
下一篇:小时候抄录的东西----诗词3
收藏 IP: 1.202.113.*| 热度|

18 张忆文 鲍海飞 黄永义 刘良桂 杨正瓴 吴斌 文端智 彭真明 梁洪泽 贺乐 籍利平 段含明 张晓良 胡泽春 郁志勇 王安良 王德华 杨金波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6: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