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转载]当心商业“克格勃”——日本人摸大庆 魔鬼出自细节

已有 2591 次阅读 2020-2-21 12:25 |个人分类:图书情报学研究|系统分类:博客资讯|文章来源:转载

当心商业“克格勃”——日本人摸大庆 魔鬼出自细节

杨沛霆

(中外管理 2002年第5期)


引言:

克格勃,一个神秘、恐怖的间谍组织。因为它的神出鬼没和防不胜防,曾令无数人为之不寒而栗。其实何止是国家之间,又何止限于军事、政治……我们的企业,你可曾注意过一种潜伏在自己周围甚至是内部的商业“克格勃”?它又何尝不是一个足以摧毁一个企业乃至整个产业的重大隐患?!

在刚刚入世之际,我们重提“商业间谍”,并不是危言耸听,更不想哗众取宠。看看吧,几十年来,甚至百年以来,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企业,在无意识中丧失了多少商业机密?!恐怕谁也说不清。想想百年前,一筹莫展的英吉利人是如何轻而易举地窃取了我们用几千年才炼就的独一无二的制茶技术;再看看刚过去的20世纪,我们又是如何向那个扶桑小国慷慨地“赠予”了堪称我们灿烂文化根基的景德镇陶瓷技术、中药技术、宣纸技术……够了!

但我们必须直面现实!

随着高科技快速发展带来的极度激烈竞争,全球范围内的商业间谍行为只会更为“猖獗”,更为普遍。有人预估每年由于机密泄露所造成的损失会超过1000亿美元。而根据最新的调查报告显示:名列《财富》1000大的公司每年因商业机密被偷窃的损失已高达450亿美元,每家平均每年发生2.45次、损失超过50万美元的案例。

这绝不能用“世风日下”这样的陈词滥调来自我安慰,更不能用“商业道德”这样的乌托邦来自欺欺人!正如法国一位情报专家所说:不要天真地认为有什么职业道德。这种道德实际上是不存在的,特别是在国际市场竞争激烈的后冷战时期。

那么,借你一双慧眼吧!时刻警惕那些商业“克格勃”正在利用现代和非现代的手段,接近你、侵蚀你、掠夺你……让我们不再慷慨,不再“好客”,不再震惊,不再痛心疾首,也来个有备而迎,密不透风。

正文1:日本人摸大庆,魔鬼出自细节
杨沛霆

60年代,日本出于战略上的需要,非常重视中国石油的发展,于是把摸大庆油田的情况,作为情报工作的主攻方向。

大庆油田在什么地方?

日本人对大庆油田早有所闻,但始终得不到准确的情报。后来,在1964年4月20日的《人民日报》上看到“大庆精神大庆人”的字句。于是日本人判断“中国的大庆油田,确有其事”。但是,大庆油田究竟在什么地方,日本还没有材料作出判断。

在1966年7月的一期《中国画报》上,日本人看到一张照片。他们根据这张照片上人的服装衣着判定:“大庆油田是在冬季为零下30度的北满,大致在哈尔滨与齐齐哈尔之间。”后来,到中国来的日本人坐火车时发现,从东北来往的油罐车上有很厚的一层土,从土的颜色和厚度,证实了“大庆油田在北满”的论断是对的,但大庆油田的具体地点还是不清楚。

在1966年10月,日本又从《人民中国》杂志的第76页上看到了石油工人王进喜的事迹。分析中得知,最早的钻井是在安达东北的北安附近。并且离火车站不会太远。在英雄事迹宣传中有这样一句话:王进喜一到马家窑看到大片荒野说:“好大的油海,把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丢到太平洋去”。

于是,日本人从伪满旧地图上查到“马家窑是位于黑龙江海伦县东南的一个小村,在北安铁路上一个小车站东边十多公里处”。就这样,日本终于把大庆油田的地理位置搞清楚了。

大庆油田有多大规模?

日本人对王进喜事迹的报道作出了如下分析:王进喜是玉门油矿的工人,是1959年9月到北京参加国庆之后志愿去大庆的。大庆油田肯定是1959年以前就开钻了。马家窑是大庆油田的北端,即北起海伦的庆安,西南穿过哈尔滨市与齐齐哈尔市铁路的安达附近,包括公主峰西面的大赍,南北四百公里的范围。估计从北满到松辽油田统称为大庆。

中国炼油能力如何?

到1966年7月,日本人把注意焦点转到炼油设备上,“有心人”终于在《中国画报》上发现一张炼油厂反应塔的照片,日本人就从这张照片推算出了大庆炼油厂的规模和能力。

其推算方法也很简单:首先找到反应塔上的扶手栏杆,扶手栏杆一般是1米多点,以扶手栏杆和反应塔的直径相比,得知反应塔内径是5米。因此,日本人推断,大庆炼油厂的加工能力为每日900千升。如以残留油为原油的30%计算,原油加工能力为每日3000千升,一年以330天计算,年产量为100万千升。而中国当时在大庆已有820口井出油,年产是360万吨,估计到1971年大庆油田的年产量将有1200万吨。

大庆给日本带来了什么机遇?

根据大庆油田出油能力与炼油厂有限的炼油能力,日本人推论:中国将在最近几年必然因为炼油设备不足,会考虑买日本的轻油裂解设备。中国要买的设备规模和数量多大?根据情报分析,要满足日炼油1万千升的需要。

这是日本在1966年根据公开报刊点滴信息作出的判断和决策。

似已尘封的事件,如今读来依然令人毛骨悚然。要知道,日本人还没有动用商业间谍!而仅仅对我们公开的资料进行了深入分析,我们就泄露了这么多!而这是我们当初进行好大喜功、口无遮拦的宣传时,决然没有想到的。可怕啊!

警钟已然敲响了30年,我们真的警醒了吗?答案不论肯否,外界形势都已更加严峻。因为我们不仅需要在信息披露上要谨小慎微,以防再尝“被分析”之尴尬,更要在内部管理的方方面面谨防那些别有用心、无孔不入的商业间谍! □

责任编辑:邓羊格

 相关阅读

丁利恒 "日本发现中国大庆油田”日文原文考证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219620.html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1219623.html

上一篇:[转载]"日本发现中国大庆油田”日文原文考证
下一篇:美国古典诗人学会评选的“2019年最佳诗歌”二等奖得主的一首诗
收藏 IP: 219.143.174.*| 热度|

2 杨正瓴 魏瑞斌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7: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