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2015年间的一份期刊审稿意见

已有 2461 次阅读 2019-12-15 07:38 |个人分类:科学计量学研究|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2015年间的一份期刊审稿意见

武夷山


本文的选题很好,研究设计较合理,采用固定引文窗口值得赞许。几点可改进之处:

 

1.      为什么采用2007-2009时间段?2009年好理解,因为从2013往前推5年就是2009,但为什么是从2007年开始的三年数据?而不是,比如说,采用199920042009三年的数据?最好加以说明。

2.      情报学的重要刊物很多,为什么采用这两种?

3.      图情学者习惯上用“老化”这个词而不用“衰变”,请作者考虑。

4.      1的名称是“被引文献、作者关键词耦合矩阵”,但从文字描述来看,与关键词无关。

5.      作者采用的高被引论文判别法有点奇怪,有别人这么做过吗?作者说,这么做是为了减少规模影响,但这两种样本刊物的发文量差距并不大呀。采用汤森路透通常的高被引定义,比如被引次数排在最前面1%5%10%的论文,不可以吗?现在选作样本的两刊都是好刊物,假定作者采用更多的期刊(包括好期刊和一般的期刊)进行研究,某一种一般水平的刊物发文量很大,零被引论文很多,结果该刊被纳入高被引论文行列的论文也多,而其实,这些“高被引论文”排在后面(尾部)的论文,可能比另一高质量刊物中选出的、数量较少的高被引论文的被引次数要差很多。这个假想例子说明,作者的高被引论文判据是不太合适的。作者如果坚持这一判据,就要好好论证一下该做法的合理性。

6.      高被引论文的篇均可检索论文不算多,这很正常。我们假定高被引论文的作者是较高水平的学者,正是他们才有眼光、有勇气去发掘非热门发表渠道中的好成果,这番工作好比沙里淘金。比如,日本某位诺奖得主的获奖成果只发表在一个会议文集上,根本没有发表在期刊上,那么,第一个关注并引用这篇会议论文的学者必定是有眼光的高水平学者。可以判定,该学者的篇均可检索论文指标也不会高。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1210078.html

上一篇:众筹平台创始人设想的美好未来
下一篇:很多女性想做最漂亮女人的现实解释
收藏 IP: 1.202.112.*| 热度|

7 郑永军 杨正瓴 刘良桂 李学宽 谢力 蔡宁 xqhua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23: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