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转载]【日本的科技政策】(五)第一次基本计划的实施碰到诸多问题

已有 2434 次阅读 2019-11-5 17:55 |个人分类:他山之石|系统分类:观点评述|文章来源:转载

【日本的科技政策】(五)第一次基本计划的实施碰到诸多问题

http://www.keguanjp.com/kgjp_keji/kgjp_kj_etc/pt20191015060003.html


2019年10月15日 宏观政策与科学奖

日本语

上接: 【日本的科技政策】(四)基本法的内容

应该说《科学技术基本法》于1995年的颁布实施是有其相应的时代背景的。在日本经济增长到顶点,随之而来就泡沫破灭的1990年以前,日本的技术大部分都是靠追赶超越欧美发展起来的,由此得以与欧美各国并肩前进,甚至在某些领域超越了欧美。

【日本的科技政策】(五)第一次基本计划的实施碰到诸多问题

当时,研发由民间企业主导,民间企业承担了约80%的技术投资。由民间主导技术投资的结果是,很容易朝着开发产品、增加收益的方向发展,无法避免基础研究被削弱的情况发生。

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无论在经济还是在技术开发领域都失去了目标,不知该何去何从,说得极端点就是,陷入了“漂流状态”。这就是为什么会被评论为“失去的十年”的原因。

当时,日本的基础科学成果十分匮乏,负责基础研究的大学研究环境落后,研究人员的待遇也非常低。从1980年代后半期开始,日本曾经引以为傲的高科技也随着与欧美发生摩擦和发展中国家的追赶而逐渐风光不再。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之前,为使欧美的基础研究成果在日本实现商品化而实施的民间投资的效率很高,但这种行为被欧美批判为“搭便车”,要求日本努力创造能为世界做贡献的新科学技术。这种要求一出来,日本的科学开发效率便骤然下降。

至此,立足长远,制定系统连贯的科技政策的必要性增加,产业界、政界和学术界的有识之士纷纷提出了这种要求。“必须致力于基础研究,自主掌握技术开发能力,否则日本的未来岌岌可危”。应该可以肯定的是,对该问题的共同认识促进了基本法的制定。

基本法规定,“将为日本在21世纪实现‘科学技术创造立国’提供基本政策框架”。为实现这一点,法案强烈要求举全国之力挑战尚未开拓的科技领域,创造能解决地球环境和能源问题的新科技,同时振兴大学,为开创新产业提供大力支援。

首相根据基本法的条文,就制定“基本计划”咨询了科学技术会议。科学技术会议在综合计划部门会议和基本问题分科会上进行了讨论,并于1996年6月提出“基本计划草案”,7月在内阁会议上获得通过。

第一个基本计划的定位是,“立足未来10年,详细制定在截至2000年度的5年(1996~2000年度)内实施的科技政策”。

关于是推进基础研究还是推进应用研究,基本计划中表示,“既要推进满足社会和经济需求的研发,也要积极振兴基础研究”,并提出对研究成果实施严格的评估。

另外,关于研发体制的现状,基本计划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即“灵活性和竞争力较低,没有充分实施跨组织跨学科的合作和交流”。作为改善对策,基本计划中提出,“国立试验研究机构也要引进大学正在讨论的教师合同聘用制度,以及大幅增加通过公开征集研究计划并进行严格筛选后提供研究经费的竞争性投资”等。

此外,基本计划还提出要彻底改变针对研究机构、研究课题和研究人员的评审方式,实施严格的评审,政府要制定关于评审方式的指导大纲。不过,此时尚未提出引进由外部机构进行第三方客观评审的制度。

【日本的科技政策】(五)第一次基本计划的实施碰到诸多问题

科学技术基本计划的实施过程

关于预算的措施,科学技术厅提出的目标是,“计划到21世纪初使政府的研发投资比1992年翻一番,使国内生产总值(GDP)向欧美主要国家看齐,达到1%左右”。对此,财政部门以财政紧张为由强烈反对。最终,第一次基本计划中只说明“需要(相当于翻一番的)约17万亿日元”的预算总额,采用了含糊的表述。虽然最初担心难以实现这个目标,但此后在每年的预算要求、交涉和年中补充预算中,金额都会升高,基本达成了第一次基本计划的预期金额。

另外,作为基本方针,第一次基本计划中还强调振兴科技是人类发展的基础,积累新知识是人类的知识资产,因此要充分发挥科学家和研究人员的创造力,另外,在推进基本计划的同时,还应该让人类的生活和社会与自然实现和谐发展。因此,为了在各个领域均衡推进研究开发,要注意让大学、国立和公立研究所、民间合作、以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实现和谐发展等。

但实际情况如何呢?在5年计划已经过去一半的1998年春季针对民营企业实施的调查中,针对大学的整体研究成果,只有14%的受访者回答“值得好评”,回答“值得好评的成果与其他成果相差悬殊”的受访者达到48%。回答“研究开发速度慢,成果过时”的受访者也达到26%。对国立研究所的评价基本也是相同的结果。

关于大学等的研究给产业界带来的影响,很多受访者均表示“影响不够大”。关于需要改善的方面,受访者在问卷调查中指出,“研究人员不在组织之间移动,缺乏灵活性和竞争力”(41%)、“研究的评价标准不明确”(40%)(均为多选)。

预算分配也明显失衡。尽管基本计划中允许增加国家中央财政预算中的科技预算,但由于基础研究的根据地——国立大学研究所的运营预算不属于中央财政预算,因此还发生了预算被大幅削减的情况。

最终,第一次基本计划在提高研究质量方面留下了诸多疑问,不仅如此,更新大学的老旧设备的目标连一成都没有达到,而且由于是第一个基本计划,甚至可以说缺乏方向性,连今后重点推进什么都不明确。

经过认真反省,科学技术会议工作组于1999年前后开始制定2001年度起实施的第二次基本计划。在2000年12月整理的最终计划草案中,作为通过基本计划推进国家建设的目标,提出了以下三点:“成为知识强国,为人类的未来做贡献”、“创造放心安全的生活”、“具备国际竞争力,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此基础上,第二次基本计划要求未来5年政府的研发投资额达到24万亿日元,相当于GDP的1%,另外,为达到世界顶级水平,提出战略性地重点推进4个领域:“生命科学”、“信息通信”、“环境”、“纳米技术和材料”,计划向这些领域重点分配预算和人才。

关于具体政策,第二次基本计划在研究经费分配中引进严格的评估方法,为促进优秀的研究,将增加以竞争方式分配给研究人员的资金;还要求设立每年为1千万~3千万日元的“个人研究资金”。此外,第二次基本计划认为,在不同的研究组织和环境积累经验有助于开展优秀的研究,要求制定让年轻研究人员在大学和国家的研究机构定期任职的制度,以及促进产官学人才交流等。

文: 泷川 进
翻译编辑 JST客观日本编辑部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1204961.html

上一篇:学《理想之歌》有感(高二作文)
下一篇:2015年9月14日接受CCTV《创新之路》摄制组采访(一)----国家创新指数
收藏 IP: 219.142.146.*| 热度|

1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12: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