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芬兰是最幸福的国度?这种判断芬兰人不买账 精选

已有 9641 次阅读 2018-5-18 06:34 |个人分类:换一个角度|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芬兰是最幸福的国度?这种判断芬兰人不买账

武夷山

2018511日,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Frank Martela在《科学美国人》网站上发表文章,Finland Is the Happiest Country in the World, and Finns Aren't Happy about It(芬兰是世上最幸福的国家,芬兰人对此不感冒)。下面简介此文内容。

前不久,《世界幸福报告》宣布,芬兰是世上最幸福的国家。我们芬兰人对此的反应,与对其他各种国际比较排行榜的反应是一样的:批评其方法,质疑其结论,指出芬兰社会的种种不足。

2014年,世界经济论坛将芬兰评价为欧洲最具竞争力的国家。芬兰商会首席执行官Risto Penttilä觉得自己有义务发声了,他在《金融时报》发表一篇观点性文章,试图表明:这个评价结果不可能是对的。

这一次,我作为芬兰的福利研究专家,也不得不发言:芬兰人的幸福被大大夸大了。

有四种测度幸福的方式,其测度结果差异很大。

《世界幸福报告》请156个国家的人自我评估其生活满意程度,最低分是〇分,最高分是10分。这是对总体生活满意度的测度。人们的平均生活满意度在相当程度上可以通过人均GDP、社会服务的全面程度、免于压迫的程度、对政府和其他百姓的信任程度等得到解释。

 按照这些指标,芬兰、瑞典、挪威、丹麦、冰岛这些北欧国家的得分往往是世界最高的。所以,只要测度生活满意度,北欧国家总在前10位。

但是,若看看人们体验到的积极情绪有多强,结果就不同了。此时,拉美国家很风光,巴拉圭、危地马拉、哥斯达黎加等是世上最幸福的国家。众所周知,芬兰人不怎么显露其情绪,于是此时芬兰的排行就不靠前了。

   如果我们看看抑郁症的发病率(博主:幸福的反面),情况就更复杂了。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次国际比较研究,按人口平均的单极性抑郁障碍患者人数最高的是美国。在西方国家中,芬兰仅次于美国排在第二位。当然,抑郁症的国际比较研究还存在一些缺陷,但显而易见的是,在预防抑郁症方面,芬兰不是世界领先的。

  所以,尽管芬兰的平均生活满意度很高,但是,面临罹患抑郁症风险的芬兰人并未得到足够的社会支持来应对其情绪低落。芬兰人均重金属乐队的数量居世界第一,也许由此可得到解释。(博主:没有其他的宣泄或发泄渠道,就到重金属乐队去吼几嗓子。)

    也有人认为,以上三类指标都不足以反映幸福程度,还应该看:人们是否觉得自己的生活有意义。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Shigehiro Oishi和伊利诺伊大学厄尔巴拿-香槟分校的Ed Diener共同开展了一项研究,调查132个国家的人是否感到自己的生活具有重要目的感或重要意义。结果,非洲国家如多哥和塞内加尔得分最高,美国和芬兰的得分都比较靠后。富裕国家的人总体说来宗教信仰不强,所以他们觉得生活缺乏意义。

  幸好,芬兰人有一个优点:他们往往贬抑自己的幸福程度,不喜欢公开展示自己的快乐。这一点反而使芬兰人比较幸福。这是因为,相互比较对于人们的生活满意度有较大影响,如果大家都活得比你好,你就很难对自己的生活状况满意,哪怕从客观上说你的状况已经相当不错了。

  所以,有些研究人员担心,现在的社交媒体使人们不断看到别人在秀幸福,会使自己更不开心。芬兰人不习惯秀幸福,更不会夸大自己的幸福程度,这样,他们的相互比较是较为实事求是的比较,对大家的幸福感都有利。

 

博主:其实,我感兴趣的并非此文的评价方法论分析,而是文章作者的态度:“批评其方法,质疑其结论,指出芬兰社会的种种不足”。反观我国,某些人对于世界上任何有利于中国的排行榜都欢欣鼓舞,某些大学领导见到任何有利于本校的大学排行结果都手舞足蹈,而不管这些排行榜所依据的方法论和数据是多么不靠谱。哪种态度更有利于国家或大学的实质性进步呢?答案显而易见。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1114537.html

上一篇:[转载]贾平凹:六十年后观我记
下一篇:年底分外忙----日记摘抄640
收藏 IP: 219.142.242.*| 热度|

15 黄仁勇 赵建民 冯大诚 曾玉亮 李学宽 鲍海飞 徐令予 周忠浩 袁伟 杨正瓴 文克玲 王庆浩 李泳 迟延崑 ncepuztf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2: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