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艺术与科技的互相推动 精选

已有 10724 次阅读 2018-5-11 06:39 |个人分类:科文交汇|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艺术与科技的互相推动

□ 武夷山

(发表于《科普时报》2018年5月11日)

    科文交汇

    

    艺术想象力是无拘无束的,因此,艺术有助于科技创新。反过来,科技成果也在推动艺术发展。没有照相机,就没有摄影艺术;没有丙烯这种化工产品,就没有丙烯画。

    从过去到现在,很多人都在致力于艺术与科技的融合。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既是艺术大师,也是天才的发明家。乔布斯也说过,苹果公司的一些优秀工程师原本是小有成就的音乐家和艺术家。这就启示我们,科技与艺术完全是可以结合的。

    美国IBM公司认为,“好设计就是好生意”,所以自20世纪50年代起,IBM公司就与日裔美籍雕塑家野口勇、夫妻设计师Charles Eame和Ray Eame及建筑师Eero Saarinen等频繁合作。野口勇设计了纽约阿蒙克市IBM总部前的花园;1964年纽约世博会上,IBM的展示亭则是由Charles Eames和Eero Saarinen共同设计的。

    1966年,一个名叫艺术与技术实验(Experiments in Art and Technology)的非营利机构诞生了,创办人有4位:贝尔实验室的电气工程师Billy Klüver、电气工程师Fred Waldhauer、大名鼎鼎的波普艺术家罗伯特·劳森伯格和艺术家罗伯特·怀特曼。该机构的宗旨就是促进工程师和艺术家的交往合作。到1969年,就有2000多工程师和约2000名艺术家成为该机构的成员。

    1980年,麻省理工学院成立了媒体实验室,这是一个致力于技术、媒体、科学、艺术和设计互相融合的跨学科研究室,其使命为“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该实验室研究过很多新奇的东西,如电子油墨、可编程催化剂、超通讯、穿戴计算机、便携式发电机、智能家居、便携式激光投影仪等。

    20世纪90年代,施乐公司的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开展了著名的驻场艺术家计划。该计划邀请艺术家使用新媒体,并与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结成对子。双方合作的结果,既产生了有意思的艺术作品,也带来了技术创新成果。艺术家们带来了新的观念、新的思维方式、看问题的新视角和做事的新语境,从而活跃了研究中心的气氛。拍板开展驻场艺术家项目的是当时的研究中心主任John Seely Brown。他认为,该项目有三大好处:一是艺术家与科研人员的接触互动能激起更深刻的回应与情感,是默会知识的激发器;二是围绕科研人员面临的研发问题开展聚焦的交谈互动能带来很多启示;三是艺术家有助于产生对复杂问题的简洁解决方案。他强调说,毕加索用5根线条所表达的东西,比我们多数人写一本书所能表达的还要多。

    皮埃罗·斯加鲁菲(Piero Scaruffi)生于1955年,是意大利裔美国人,意大利都灵大学数学专业毕业生。他是软件咨询师、诗人、历史学家和技术分析师;在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做过访问学者;在硅谷工作30余年;是人工智能、互联网应用领域的先驱;是《硅谷百年史》作者,还发表过多部音乐、文学、艺术史方面的著作。他认为,艺术有助于带来范式转换。从历史上看,重大的科学革命通常与重要的艺术时期在时间上重合。当今时代,科学主要在演化,而并未发生革命,或许就是因为科学与艺术分道扬镳了。

    美国罗德岛艺术学院前院长、设计师、媒体艺术家约翰·前田(John Maeda)曾在多个场合发言(包括去国会作证),竭力倡导将艺术(art)纳入STEM(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教育),成为STEAM教育。他说,“某些学科演化到了绝境。工程学在逻辑上一直在进化,但并未在文化意义上进化”。万能创意键盘MaKey MaKey的发明人、英特尔公司的杰·席尔瓦(Jay Silver)说,“创造力不再是工程学的组成部分了。于是我们就寻找创造力在哪里,拼命地找。我们找到了艺术。简直太妙了,因为艺术那里还有创造力”。

    我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认可斯加鲁菲、前田和席尔瓦的看法,投入科技与艺术融合的伟业。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1113379.html

上一篇:[转载]《南丁格尔誓言》须重译
下一篇:悼念胡亚东先生
收藏 IP: 168.160.158.*| 热度|

19 史晓雷 强涛 徐令予 鲍海飞 罗春元 尤明庆 杨正瓴 李毅伟 占晓芳 汪波 陆仲绩 李颖业 李剑超 李世春 陈楷翰 王宏琳 曾杰 zjzhaokeqin xqhua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5: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