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从科技外交到创新外交 精选

已有 3315 次阅读 2018-4-1 06:34 |个人分类:阅读笔记|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从科技外交到创新外交

武夷山

    OA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Futures Research(欧洲未来研究杂志)20171222日发表比利时的创新政策联合研究所(JIIPJos Leijten的文章,Exploring the future of innovation diplomacy(探讨创新外交的未来),原文见https://eujournalfuturesresearch.springeropen.com/articles/10.1007/s40309-017-0122-8

    文章说,随着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的变化,随着经济发展中知识作用的提升,随着企业间与国家间竞争的作用之突显,科技外交(指利用科学技术软实力来调节国际关系)的概念逐渐失去意义。竞争与贸易在国际关系中一直很重要。知识经济的兴起又将促进知识竞争的战略与政策推向国家政治以及外交政策的中心。因此,我们可以讨论“创新外交”了,尤其是,当这个概念把科学、技术和知识扩散都涵盖在内时,“创新外交”概念显然比“科技外交”概念更切合时代要求。

    文中有一个表概括了创新外交对创新体系的支持作用:

 1 创新体系的功能和潜在可采取的创新外交行动

(系统不听使唤,表格离此距离较远,请往下拉)

                                                   
 

 创新体系功能

 
 

 相关维度

 
 

 创新外交行动(例子)

 
 

1. 创业机会发现

 
 

将新知识、新技术、新网络和新市场之潜力转化为商业机会的能力

 
 

支持产业界建立(全球)创新网络、价值链,等等

 

推动和保护国家优秀项目及优秀产业

 
 

2. 知识创造

 
 

从事教育、技能开发和科研的机构与资源(大学、科研设施),包括不那么正式的学习方式,如“干中学” 

 
 

支持国际合作性科研与教育;支持知识产权保护;利用战略性科研设施的机会

 
 

3. 通过网络进行知识扩散

 
 

将新知识的效用最大化,对促进标准与规制的政策过程提供知识帮助   

 
 

支持创新文化的培育;制定关于包容或排斥的战略(例如,为了国家安全而防止核扩散) 

 
 

4.  对搜寻的指导

 
 

选择科技创新投资的具体重点;构筑长程视野;识别(公共)需要和需求;做出优先安排。以上这些主要涉及一个国家、地区或创新枢纽城市之内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互作用 

 
 

识别潜在的合作者,了解竞争对手的战略;为应对共同挑战或全球挑战确定立场、制定战略;为增强国家实力而确立愿景、制定战略

 

 

 
 

5. 市场形成

 
 

创造或支持(公共)需求(例如,优惠的税收制度、创新性的采购制度);创造一个(受保护的)空间来进行检验测试、试验示范,营造潜在的利基市场

 

 

 
 

制定相关战略帮助企业改善其将创新产品与服务打入国外市场的机会:进出口关税;促进创新的重商主义措施;留出允许实验的空间(法律和规制条件)

 
 

6. 资源动员

 
 

创新各阶段所需资金的备有状况;人力资源(包括外国专家) 

 
 

- 利用公私伙伴关系

 

- 交流交换计划

 

- 专门针对知识工作者的人员流动政策和减免税措施   

 
 

7. 建立合法性,与抵制变革的力量作斗争   

 
 

建立力量同盟。如何对付既得利益和转型中的冲突摩擦?是否需要新的法律框架?

 
 

- 标准

 

- 政策一致性(例如转基因作物)

 

- 关于负责任科研与创新的规则

 

 

    博主:我个人觉得,这张表概括得既全面又简明,可供我国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部门参考。

    不过,“创新外交”应包括“外交为创新服务”和“创新为外交服务”两个方面。本文只探讨了前一个侧面,还不够完整。我国的“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则主要着眼于后一个侧面。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1106728.html

上一篇:参加《淌过博物馆》首发式----日记摘抄626
下一篇:澳大利亚一位新农人的回忆录
收藏 IP: 1.202.82.*| 热度|

5 徐令予 王从彦 晏成和 刘润生 xqhua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6 14: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