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珍娜·莱文:左手天体物理,右手文化艺术 精选

已有 5435 次阅读 2018-2-5 06:24 |个人分类:科林散叶|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珍娜·莱文:左手天体物理,右手文化艺术

 (发表于《科技日报》2018年2月2日)

武夷山

 

    珍娜·莱文是美国著名天体物理学家,生于1967年。高中时,她出了一次严重车祸,因为养了一阵伤,未能正式高中毕业。不过,这并未影响她上大学。1988年,她以优异成绩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学院天文学和物理学学士学位,1993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理论物理学博士学位。1994年,她发表了科普著作《宇宙的星星点点是怎么来的:有限空间中关于有限时间的日记》,是她写给母亲的信。

    拿到博士学位后,她去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粒子天体物理学中心工作。然后又到了英国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和理论物理学系工作。在英国期间,她成为拉斯金美术学院(即牛津大学艺术学院)的第一位驻场科学家,促进科学界与人文艺术界交流。

    回到美国后,她于2004年获得巴纳德学院天文学和物理学教授职位。2006年,她发表了小说《图灵机之疯人梦》,讲述两位伟大的数学家库尔特·哥德尔和阿兰·图灵的故事,获得好几项文学奖。2016年3月,她又发表科普著作《来自外太空的黑洞蓝调及其他歌曲》,记叙引力波探测的历程。有书评家说:“写得这么好的书,30年一遇就很幸运了。”一开始,根据合同要求,她应该只是写一部关于黑洞的科普书。但是在写作过程中,她不由自主地产生了讲述LIGO团队故事的冲动。这故事里有风险,有执迷,有好奇,有雄心,这些都是人类的共性。她说:“实验最后居然成功了,那只是上天的馈赠。”

    2016年,《量子杂志》采访了她,畅谈作为天体物理学家兼作家的体会。她说,人们为什么只做一件事呢?所有孩子都是科学家,也都是艺术家,我们都识字写字,为何要放弃写作?

    采访中,珍娜·莱文对“语言是比数学更恰切的表达形式吗”的回答意味深长。她认为答案没那么简单——也是,也不是。比如,她认为自己无法用精确的词语将“什么是黑洞”解释清楚,只有不同的理解层次。她原以为自己对相对论算是掌握到家了,但到了教相对论时,才发现并非如此。为了将相对论讲解清楚,她对其获得了全新的理解。

    不要误以为珍娜·莱文只是一位具有物理学教授头衔然而“不务正业”的人。她已经发表几十篇专业论文,据谷歌学术统计,她2002年发表的《拓扑学与宇宙微波背景》一文已获得200多次引用。

    目前,珍娜·莱文有两个办公室,一个在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学院,她在那里的职位是天体物理学教授;另一个位于纽约布鲁克林区的“先驱者工场”,她是“先驱者工场”的科学主任,与美术家、音乐家合作,试图打通艺术与创新的边界。她认为,“科学正是文化绝对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跨界太正常了。所以,她找了一位音乐家做丈夫,自然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1098461.html

上一篇:忙得丢三落四----日记摘抄605
下一篇:关于SCI论文篇均成本的讨论----清点整理自己写过的评论(115)
收藏 IP: 219.142.240.*| 热度|

14 徐令予 刘全慧 黄永义 冯大诚 强涛 尤明庆 杨正瓴 印大中 郭景涛 杨金波 鲍海飞 张晓良 葛素红 zjzhaokeqi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00: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