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关于巨系统的自相似----清点整理一下自己写过的评论(114)

已有 2431 次阅读 2018-2-2 06:33 |个人分类:换一个角度|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关于巨系统的自相似----清点整理一下自己写过的评论(114)

武夷山

 

对范运年“情人节,接到读者的电话”的评论: 

    学术书也有人盗版的话,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学术书并非没市场。 

 

对李宁“一则与引文分析之父相关的引文悬案” 的评论:

    我今天突然想,也许这是Garfield的笔名,两篇文章都是他写的。他不想自己署名的文章出现得太频繁,就假托一个名字写文章。应该找他本人问一问。 

博主今注:我是在2017年2月19日写了以上的话,加菲尔德在一周后的2月26日就去世了,询问无门了,令人唏嘘。

 

对王诗翔“人类能够理解宇宙吗——浅谈我的分形宇宙观”的评论: 

    古人云: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这说明,二者有共同之处:良相的处理对象是社会,是超复杂的巨系统;良医的处理对象是人体,也是超复杂的巨系统。宇宙是否超复杂巨系统?我不知道,因为系统是处于一个环境中,而宇宙已经是囊括了一切。癌细胞是否超复杂的巨系统?我也不知道,应该没那么复杂吧。
    但宇宙-人体-癌细胞的对应关系确实有意思。 

博主回复(2017-3-7 12:28):在我的理解中,系统是物质与信息的交互,它们互为载体,层层累叠,形成多样化的宇宙。但是就其模式而言,是分形存在的。这样少量的信息就可以完成大规模的建设,是适宜宇宙自身演化的,而地球、人、细胞等等,都是其具体的一种体现。而这种体现,恰恰又反映了宇宙本身的深刻规律。 

 

对吴国清“他们走了”的评论: 

    以疏解非首都功能之名,将提供服务的所谓“低端”人群清走,是很弱智的举措。 

博主回复(2017-3-11 08:54):同感。生存权,就这么被剥夺了。长久看,一定不长久。 

 

对韩健“一不小心,又创新了的评论: 

    熟视了,就容易无睹。:) 

博主回复(2017-3-20 07:36):把问题当作必然,忍受它的存在,是创新的绊脚石。太多的创新机会被浪费了,原因就是少问了一个问题。 

 

对吴宝俊“科学院择偶三则”的评论:

    “个人问题解决了,才好安心做科研”
    然也,成语曰:成家立业,成家放在立业前面。 

 

对李沣“胡言乱语寿光方言”的评论: 

    我大胆猜测,远影应为“元晕”,元的本义就是头,古音中,存在yi和yu不分的现象,现在某些方言亦然如此,比如我父亲念“云”为“银”,那么,晕就可能念为yin、ying之类。 

博主回复(2017-3-23 20:15):谢谢提示,值得考虑. 

 

对葛素红“一棵草的成就”的评论: 

    话剧《蔡文姬》里面一首插曲的最后一句是“熏风永驻呵吹绿天涯! ”,曲子、歌词都特别美。这个绿应是芳草之绿。 

博主回复(2017-3-24 14:31):听着“文姬归汉”的句子就觉得很美。话剧肯定好,不知怎么搜得到? 

 

对赫荣乔《从中医的“早就知道了”中吸取精华》的评论: 

    我知道一个老中医(可惜已去世)治疗腹水有奇效,他的理论依据是“肺为水之上源”,故从调理肺气入手。中医调理半个月后,B超医生看见患者腹水彻底消失,目瞪口呆,喃喃自语道;“水跑到哪儿去了?”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1098081.html

上一篇:墨西哥的国家级科研业绩评估
下一篇:​从文学、艺术和科学的视角看混沌
收藏 IP: 1.202.71.*| 热度|

1 张忆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1: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