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希望抄我文章的人动动脑筋----清点整理一下自己写过的评论(89)

已有 3283 次阅读 2017-9-11 06:32 |个人分类:换一个角度|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希望抄我文章的人动动脑筋----清点整理一下自己写过的评论(89)

武夷山

 

对曹聪“期刊的impact factor并不代表论文的洞察力”的评论: 

    我们多年的切身体会:我们愿意苦口婆心地给科研处长们(他们是关键人物)讲解各种指标的利弊,该怎么用。有些处长们很懂行,但还有好些处长根本不想弄懂这些东西,他们只想得到一个数据及其“结论”,不关心其他内容。有的处长,好不容易被“培训”得差不多了,却轮岗了,或是提拔了,新来的一位又是两眼一抹黑了。 

博主回复(2013-1-13 21:31):能否不发排行榜,而用其他方式来引领潮流? 

 

对刘洋“回笼教”的评论: 

    看到标题我就猜到意思了,但文中的诸多引申,还是很佩服的。
    我是异教徒。想当年,也时常流转睡。 

 

对赵美娣《剖析“打小报告”之行为》的评论: 

    可悲的是,有些领导特别喜欢听小报告,他们认为,小报告的情况才真实。 

博主回复(2013-1-21 16:16):是滴,正是因为有这样的领导,“小报告”才大行其道。 

 

对赵美娣《也来说说“语文”:我们不缺语文特别好的人》的评论: 

    语文还是不行:“消失”是不能基本的,“掌握”这样的动词才可以基本。正如,断气就是断气,不能说基本上断气了。 

博主回复(2013-1-23 21:52):对啊,看来表扬错了 

 

对吕乃基“技术之树,兼及树干上的盖茨与枝叶上的乔布斯”的评论: 

    技术会有回归的,不仅是进化。比如,可能今人或后人又认为稻田养鱼很好了。而在专业化思维中,种稻就是种稻,养鱼就是养鱼,不可能合一,而且,通常认为专业化是进步。技术之树中,有没有可与回归类比的现象呢? 

博主回复(2013-2-3 17:11):赞同武老师。不过笔者知识面所限,一时还举不出妥贴的例子 

 

对曾庆平《这种“曲线抄袭”真气人!》的评论: 

    某书抄我的多篇文章。我不怕作者抄,只希望作者抄的时候动动脑子。我90年代中期写的文章说,“到目前为止”,然后有些统计数字。抄的时候已经是21世纪了,居然原封不动地抄“到目前为止”。 

博主回复(2013-2-8 15:06):他抄的时候不仅满手的“浆糊”,而且满脑子的“浆糊”! 

 

对林中祥《一项发明‘假想’》的评论: 

     运到目的地后,若这些填充物还能发挥其他用途(如作燃料),则更妙。 

博主回复(2013-2-9 19:44):是。 

 

对吴国清《博士”那点事儿》的评论:

    写了那么多短博文,现在开始用长文发飙了!每篇都是实践心得的体会,都是厚积薄发的体现。 

 

对卫军英“博友丹青新一春,我作诗词旧窠臼”的评论: 

    我倒觉得“依旧绿,又新红”甚佳,妙手偶得之笔。因为中国字可以别解的。 

博主回复(2013-2-15 22:42):武老师知言。这两句脱胎于欧阳修“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红”,为了平仄也避免重复上句,所以略作调整。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1075338.html

上一篇:穿越学科边界的有益尝试
下一篇:阿根廷学者提出基于认知唯物主义的知识分类
收藏 IP: 1.202.80.*| 热度|

7 钟炳 史晓雷 冯大诚 李泳 王德华 xlsd biofan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3: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