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读科学学创始人贝尔纳写的《恩格斯与科学》 精选

已有 7126 次阅读 2017-7-4 06:17 |个人分类:阅读笔记|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读科学学创始人贝尔纳写的《恩格斯与科学》

武夷山

 

201771日召开的“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成立35周年座谈会”上,大连理工大学刘则渊教授散发了屈天鹏翻译、他本人校译的文章----《恩格斯与科学》,文章作者是科学学创始人、英国晶体物理学家J. D. 贝尔纳。这是贝尔纳根据其纪念恩格斯(1820.11.28-1895.8.5)逝世40周年写的一篇文章,扩展而成的长文,发表于 Labour Monthly Pamphlets(劳工月刊小册子)第6期(具体出版年月不详,估计在19351936年间)。文章原文见https://www.marxists.org/archive/bernal/works/1930s/engels.htm

 

贝尔纳的文章说,在1843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恩格斯深刻地把握了科学与生产力之间的联系:

科学发展的速度至少也是和人口增长的速度一样的:人口的增长同前一代人的人数成比例,而科学的发展则同前一代人遗留下来的知识量成比例:因此在最普通的情况下,科学也是按几何级数发展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621页)

 

读到这里,我联想到自己曾在1983年(读研期间)写道:

纵观全世界科技发展的历史,我觉得,有利于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三条,这三条基本上是相互独立的。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个社会的科学技术发展速度与学术自由程度成正比,与该社会的经济实力成正比,与现有的知识总量成正比。

当时,我觉得自己的概括还有点水平。其实,恩格斯在19世纪上半叶就说了“科学的发展则同前一代人遗留下来的知识量成比例”。我的第三条没有任何新鲜的,只是我自己孤陋寡闻罢了。

 

贝尔纳的文章还说:

旅行者和传教士发现母系家庭群体或氏族存在于所有原始人中,其重要性被正式的人类学家承认之前,恩格斯便对其予以重视。……

恩格斯的人类学研究不仅仅是学术活动:它们与他和马克思分担的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化的伟大任务紧密地联系着。认识到与未开化的人的文明的后代相比,未开化的人生活相对来说是幸福的、有礼貌的和正直的(博主: 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也有类似的论述),恩格斯构想社会主义的任务是通过否定之否定再次回归到未开化的人的高尚状态,而不牺牲资本主义呈递给人类的物质力量。

 

博主:我们都知道“人心不古”的说法,这个说法暗含的意思是,承认古人比现代所谓的文明人要更讲道德,更讲规矩。当然,是否果真如此,谁也不知道。这只是一种信念,批判现实也许需要这样的信念。

很少有人认为,现状已经相当完美了,不需要改变了。但是,一般来说多数人并不支持改革,因为,改革并不必然成功,改革的结果也许比现状还要糟糕,相形之下,维持现状并非最糟糕的选项。

我觉得,像马克思恩格斯这样的理想主义者与常人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他们总要追求完美,追求更完善的社会。如同贝尔纳所论述的,“恩格斯构想社会主义的任务是通过否定之否定再次回归到未开化的人高尚状态,而不牺牲资本主义呈递给人类的物质力量”,简单地说,就是既要实现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实现的那么高的物质文明,还要实现(或重现)原始社会私有制尚未出现时那样一种“精神文明”。经历过20世纪50年代社会主义改造、“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的中国人最明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是多么艰难。迄今,恩格斯的构想尚未实现。未来,仍会有理想主义者与试图维护现状者的长期矛盾和斗争。有些维护现状者是权势阶层,他们是为了维护既得利益;有些维护现状者是草根阶层,他们维护现状是担心局面变得更不可收拾。所以,利益交缠错综复杂,很难处理。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1064439.html

上一篇:《经济日报》今天报道本院的《中国创新地图2016》
下一篇:白鹭的姿态与自况的呆鹅----清点整理一下自己写过的评论(76)
收藏 IP: 1.202.67.*| 热度|

22 刘立 姬扬 闫钟峰 李泳 肖建华 史晓雷 徐令予 许培扬 李学宽 杨正瓴 高峡 黄永义 邱泽华 杨国立 周贤永 李侠 胡升华 刘玉仙 zjzhaokeqin shenlu xlsd taoshl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7: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