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edhw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fedhw 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

博文

初期灭火为了啥?

已有 2110 次阅读 2021-3-27 21:45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火灾扑救按时间顺序分为初期、中期以及后期,各个阶段的侧重点不同,相应的目标要求也该有所不同。

要想在初期阶段或者说一个极小的空间范围内就把火势控制住,以此避免财产的损失,不管从成功比例上看,还是从实际投入及操作层面来看,都是极其困难的,相关的硬件设施成本即便在以往基础上再增加十倍,也未见得有明显收益,单个成本看起来也许不多,然而整体成本却根本无法承受,故初期阶段灭火的核心及主要任务是尽最大可能确保人员的安全,简单来说就是能够辅助更多的人逃出生天。

单纯从可量化的财产价值来看,大概每年的初期灭火器具设施投入为几千亿元,每年的火灾损失为几十亿元,那么这样的投入比例则未必划算,从社会总体角度看,既然一定数量的财产损失无可避免,那么倒不如把保全财物的重心在时间上向后移,交由专业消防,而后再通过保险等经济手段来予以平衡与救济,类似于车辆保险的操作模式。

      近年来火灾数据.png

一种大致理想的状态是:初期灭火行动的目标是让更多的人能够获救,中后期的灭火手段则主要致力于降低财产损失,在火灾扑救的各个阶段,需要目标明确,各司其职。

尽管在灭火初期,人员安全与财产保全并不矛盾,只要能够尽快中止燃烧,既挽救了财产,也同时保全了人命,何乐而不为?但是过不了多久,这两项任务立刻开始变得矛盾起来且越发尖锐:到底该继续保财物还是走为上?!(这是几乎所有火场中都会遭遇到的现实问题)火灾中一定比例的伤亡缘自于就地开展初期灭火行动而延误当事人与他人的逃生时机,如果能够普遍形成共识并付诸行动:将财产减损的任务主要交给中后期,则这部分伤亡可由此避免。

尽管表面看起来,初期灭火投入的多少应该会同时影响到人员逃生和财产减损的效果,多多益善,两者本不该发生矛盾,然而由于核心目标不明确,实际配备的、实际可调取到的灭火剂不仅在数量和速率上一般难以满足灭火需求,反倒影响了整体疏散行动。如果只专注于为逃生创造一切条件,则所需总体成本反倒会大幅降低,该舍则舍,有舍有得。

                           高层外墙起火.jpg

人员之所以能够从一起突发火灾中顺利逃生,并不完全取决于灭火手段,还取决于各种先天基础设施及预警手段,加上一些运气成分。过去的防火设置和考量既要顾及到人员安全,又要全面考虑财产安全,其结果反倒是两头都难以兼顾。说得极端一点:针对某一具体场所,预见到火势蔓延的各种情形,只要逃生基本没有问题,甚至可以暂时不考虑灭火措施,只需把财产减损的任务交给中后期,其实也没必要把所有的可燃物均设为“假想敌”,火灾毕竟只是一种极小概率事件。

当人员安全与财产减损始终交织在一起,鱼和熊掌都想兼得,看起来每个环节似乎都在发力,可问题依然得不到更好的解决。火灾中近八成的伤亡发生在居住类建筑,可通过实际案例来看,灭火手段的实际作用发挥并不明显,导致人员成功逃生的概率仍不理想,每次事后深究都会发现许多问题,这也就说明:尽管看似已有巨大的前期投入,然而在居住建筑这一块,并未得到普遍有效投入,或者说,落实到具体的案例中,设施功效发挥并不理想,这当中可能又牵涉到更多复杂综合因素,最主要的应该还是技术经济性问题。

人员安全才是整个消防问题的关键,有必要以此为切入点,进行全面的梳理和投入,财产减损则可以先放一放。一窝蜂的盲目投入不仅不利于整体问题的解决推进,反倒可能干扰视线并因此丢掉问题的核心。

如果有观点坚持初期灭火手段致力于保全财物,那么在此提出3个问题:这些灭火剂该提前放在哪儿?每个具体的点需要多少数量才够?灭火剂以及相关设施的有效期又能维持多久?

               初期灭火.jpg

火灾评说:以“火灾”为中心的防消一体化消防工作新模式

慧聪消防网:老旧小区消防安全现状堪忧,“小火亡人”多发势头如何遏制?

   36safety:火灾速递:突发!成都海霸王批发市场发生火灾 现场浓烟滚滚救援进行中

    靠山屯闲话:门面房火灾,商铺内有人员被困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350551-1278911.html

上一篇:从需求角度看灭火产品
下一篇:不宜盲目灭火
收藏 IP: 223.104.214.*| 热度|

2 尤明庆 宁利中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8: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