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真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周可真 苏州大学哲学教授

博文

文化研究:“姓国”“姓西”的争论是浪费时间 精选

已有 5225 次阅读 2008-3-30 01:08 |个人分类:人文之思

 

最近从“凤凰博报”上读到了一篇吴三兴先生的大作《“国学”是浪费生命的学问》,感到这是一篇写得很不错的文章,相当厚实,也颇有些说服力。我尤其欣赏先生的这句话——“当下掀起的‘国学’浪潮,始终无法摆脱政治、道德的局限,这是最可恨的”。

 

不过,先生说“‘国学’是浪费生命的学问”,这也太绝对化了。当然我想,他这样说,可能在他也是没有办法的一种办法,因为要强调自己的观点,只好把话讲得绝一点,否则面面俱到,就显得没有重点了。这一点,我是能理解的。但是我仍要强调,先生的文章中确有讲的绝对化的地方,是有一定的误导性的,有必要一正视听。

 

“国学”还是要有人搞的,只是不要成为“国人之学”——像“文革”时人人学“毛选”那样——就行。

 

人是文化动物,人与文化不可分割,彼此互动,相与前进。人要发展,文化不能不发展。而文化发展有传承也有创新。从传承方面说,应该有部分的学者去研究“国学”,宣扬“国学”;从创新方面说,更应该研究“西学”,宣扬“西学”。由此看来,“国学”与“西学”是可以统一也应该统一的。

 

 “国学”研究主要是传承中华文化的内在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之所以自强不息地发展到今天的重要原因。至于这种精神究竟是什么,是研究者智仁各见的东西,不会有统一的定论,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只有通过“国学”研究,这种精神才可能被继续传承。它乃是中华文化之根,不把这根留住,中华民族就失其所本,既失其本,则无所归依,也无所向往了。“国学”研究的意义全在于此,在于“把根留住”!

 

但是,“把根留住”目的不在于“根”,而在于以“根”为本,由此发新,在新的环境中使中华文化获得重生。为此目的,就必须研究“西学”,从“西学”中吸收营养。至于要从“西学”中吸取什么营养,这也是不会有统一的定论的,应该是研究者凭各自见解各取所需吧。但无论如何,不老老实实研究“西学”,认认真真从中吸取文化和知识营养,想要振兴中华,是门儿都没有的。

 

有人担心研究“西学”会使西方文化中所谓“糟粕”的东西传入中国从而消极影响中国的文化的发展,这看起来似乎很有道理——因为譬如我们种的粮食,无论稻谷、小麦或其它,都有“精华”与“糟粕”,而通常我们只吃其中的“精华”,而将其“糟粕”用作喂猪之类;其实却没有什么道理,因为文化不是粮食,它不像粮食那样可以通过机械手段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文化是无法分割的一个整体,就算你能通过抽象思维把它“打碎”,并且你能辨别其中孰为“精华”孰为“糟粕”,但你的认识必受到你自身主观条件的限制,你认为“精华”者对别人就未必也是“精华”,你认为“糟粕”者对别人就未必也是“糟粕”。如此看来,辨别“精华”与“糟粕”又有什么意义呢?再说,“精华”与“糟粕”之喻本就是取自粮食,而粮食之“精华”与“糟粕”之分也有相对性,例如,早先人们一直认为糠作为稻谷的一种糟粕之物人吃了是没有什么营养的,可后来的科学研究表明,糠的某种营养素恰恰是人体所不可或缺的一种元素,如此又怎能再坚持糠为糟粕的成见呢?!

 

所以,以“精华”与“糟粕”之说来限制“西学”研究,这不过是作茧自缚之举。关键在于“西学”研究的态度是否认真,是否科学,是否切实。若是本着振兴中华之诚心,以发展中华文化为宗旨,来探求西方文化之真谛,则无论怎样去研究“西学”,只要虚心而认真的研究,都会有所裨益,完全不必担心会有什么“糟粕”来消极影响中国文化的健康发展。相反,“糟粕”之忧倒会使人们作茧自缚,使“西学”研究难以顺利地和全方位地开展,由此影响人们及时地和高效率地从西方文化中吸取其应当吸取的营养。“西学东渐”至今数百年了,中国的“西学”研究仍在缓慢进行,由此影响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这不能不说是与“精华”与“糟粕”之说和“糟粕”之忧有很大关系的。

 

总之,“国学”与“西学”本就统一不可分离,故有关于此的争论应该休矣。还是小平老爷子说的好,不搞“姓资”“姓社”的争论,发展才是硬道理!关于“国学”与“西学”,也不要再搞什么“姓国”“姓西”的争论了,研究才是硬道理!

(博主按:本文是我最近形成的观点,是我的文化观自我超越的开始,因为是开始,所以不成熟,希望得到同仁的批评指正.)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26-19853.html

上一篇:让“科学明星热”再度热起来!
下一篇:范缜的《神灭论》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23: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