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laikexu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eilaikexue

博文

感冒的发病原理,以前论文再发一遍希望对前线有帮助

已有 2420 次阅读 2020-2-17 16:27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探索感冒的发病原理及其预防

  摘要 感冒隶属世界难题,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严重时并发症可引起慢性疾病、致残以及导致死亡,目前仍然没有有效的方法进行预防,说明对病因的认识错误,没人挑战医学权威,指出错误所在。世界难题工作室尝试破解病因,所以前人积累的经验和方法,全部都无法借鉴,只能更换起点,寻找真正诱发感冒的病因。在研究中发现,感冒与空气湿度的指数密切相关,空气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人体产生影响,推出感冒的三种基本原理:①,空气干燥,空气相对湿度低于40%,人体呼出气体的相对湿度长时间低于稳定的相对湿度时,容易感冒。②,温度低于5下,空气的相对湿度高于90%时,人体呼出气体的温度长时间低于稳定的稳定时,容易感冒。ƒ,普通肺部着凉所引发的感冒。结论:极端的天气是诱发普通感冒的原因,密切关注温度与空气湿度的变化,并人为把睡眠中的空气湿度控制在55%-70%之间,可预防80%以上的感冒

  【关键词】  感冒原理    空气湿度    感冒预防

资料与方法

感冒一种常见的多发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多发于冬季、初春,气候比较干燥的季节以干燥为起点进行研究,在研究中发现空气的干燥程度可以用空气的相对湿度来表示,简称空气湿度,即空气的含水量,例如晴天时空气湿度较低,阴雨天时空气湿度较高。空气湿度存在饱和值,未达到饱和值时,空气会吸收自然界中任何容易吸收的水分,明显的例子是洗衣服后晾干的过程。在相同的温度下,空气湿度越低,吸收自然界中水分的速度越快,吸收的水量越大;反之,空气湿度越高,吸收自然界中水分的速度越慢,吸收的水量越小。

人体的肺是空气交换的重要场所,进过肺呼出空气的温度接近体温,呼出空气的相对湿度接近100%那么气候干燥,空气湿度较低时,会不会对肺影响,产生疾病呢?

方法:利用温湿度计测量数据,调查温度与空气湿度在不同比例时对人体的影响。

结果

    经长时间的观测,密切关注空气湿度低时,周围感冒者的数量。统计发现:(1) 当夜晚的空气湿度低于40%时,普通感冒的数量增多,若是这种空气湿度很低的情况连续3天以上,随天数的增加感冒者的数量大比例的增加,从而引发流行性感冒。(2) 通过人为的控制空气湿度,再遇到这种极端的天气时,将空气湿度控制在55%以上,感冒发生率大幅降低,但是在冬春季,即便是将空气湿度控制55%以上,仍然会出现流行性感冒,经数据显示,这些感冒的共同点为温度均低于5度,湿度高于90%,连续几天的阴雨或雪的天气。

分析:两种结果显示,极端的天气会对人体造成损伤,推出感冒的原理为:

1) 空气湿度低于40%,人体呼出的空气湿度必须维持在接近100%,长时间的极端天气,导致人体难以维持呼出稳定的空气湿度,低于稳定的空气湿度,即供不应求时,人体免疫系统破坏,引发感冒(大部分发病在睡眠中)。

2) 当温度低于5度以下,空气湿度高于90%时,长时间的极端天气,会导致人体难以维持呼出稳定的温度,人体呼出的温度低于稳定的温度,即供不应求时,造成肺部着凉,人体免疫系统破坏,引发感冒(大部分发病在睡眠中)

3)普通肺部着凉所引起的感冒。例如:夏天在睡眠中忘记关风扇,流失的热量比人体制造的热量多,也会引起感冒

    经统计发现,两种类型的感冒绝大多数发生在睡眠中,大脑休息时。大脑在工作时,即使感冒的条件成立,也很难感冒。

讨论

感冒,是一种自愈疾病,出现在极端的天气时,对人体造成损伤,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因为不同人的免疫能力不同,无法给出导致感冒的空气湿度的具体指数,所以只能推出原理。感冒其实是人体不适应极端环境时的表现,普通感冒主要由于前两种原理造成,那么动物的感冒原理也应如此。家中必备温湿度计,确保睡眠中的处于最佳空气湿度55%-70%之间,简单方法可以用加湿器和湿度控制设备联合使用。通过人为的控制空气湿度,可以预防80%以上的感冒,而且还可以预防其它类型的呼吸道疾病,远离因感冒引起的并发症对人体的伤害


冠状病毒的几点意见:1,发现一例隔离一例。2,保护措施,口罩消毒等等。3,血浆抗体疫苗。4,是否还有其它传播介质。5,数据显示,长江以南的病死率低,是什么原因。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253987-1218982.html

上一篇:我又回来了
收藏 IP: 123.123.21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2: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