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耀霖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石耀霖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中科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留言板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登录 | 注册


IP: 219.232.199.*   [16]袁文昭   2016-6-14 15:10
首届科研人员创业大赛
http://v2.qun.hk/b/168154dde816
再好的技术束之高阁或深锁箱底也成为不了生产力,
再好的技术走不出实验室,不能走向工业化、走向产业化也成为不了生产力。
大赛口号:科技创业是第一生产力,乘着“双创”的列车迎接“中国制造2025”!
http://v2.qun.hk/b/168154dde816
IP: 220.174.60.*   [15]fy1668   2015-11-29 22:22
向您学习
IP: 220.174.60.*   [14]fy1668   2015-11-29 22:21
向您学习
IP: 218.6.146.*   [13]jkgzs000   2015-3-17 17:48
【正确认识地震波谱图】: http://t.cn/Szui3o 【地震和海啸的动力来源】:http://t.cn/zYG38kI 【浅谈地震成因及大地震排除方法】: http://t.cn/htGRMW
IP: 219.131.222.*   [12]檀成龙   2014-7-30 17:52
石院士:您好!
我研究向西北调水6年了,我的研究结论是每年向超深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调水100亿方,若干年以后超深盆地每年的面雨量将增加1000多亿方;每年向超深盆地调水200亿方,若干年以后超深盆地每年的面雨量将增加2000多亿方,即调水能起到“四两拨千斤”、“以一当十”的作用;每年向西北调水几百亿方最多1000亿方,若干年以后整个西北的年平均降水量就能达到甚至超过500mm,特大规模调水能彻底改变西北干旱少雨的恶劣气候。
以上论点极其宏观、极其大胆、比较另类,绝对不是信口开河。对我的论点,著名气象专家张学文研究员比较支持,在博客《对霍有光、檀成龙的新疆变湿理论的思考》一文,张学文老师在明知“气象工作者很容易立刻否定,认为是异想天开”的情况下,还是做出了“我不能否定这个认识”、“应当说我比较支持这个认识”的评价,详见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24-506294.html
请石院士有空时关注我的博客,支持、质疑、围观都欢迎,请提宝贵意见。
IP: 218.6.146.*   [11]jkgzs000   2014-7-23 09:11
【地震和海啸的动力来源】总的说来,地震和海啸的动力来源主要都是地壳塌陷所释放的重力势能。金轲(个人观点)http://t.cn/zYG38kI
IP: 223.91.40.*   [10]cytcy   2014-3-26 08:20
尊敬的石老师:
    你好!六月份你要到香山会议上作《地震数值预报》的报告,倡导地震数值预报。我们找到了地震要素与地震断层的计算关系,研究发明了《译天地震测算仪》及地震、火山等地质灾害的计算预报方法,并做了大量的计算预报验证,或许对你的报告有一点小作用。请你在百忙中看一下我们的文章,给予指导和指正,以促进地震数值预报研究的发展,为全人类造福!
    顺祝万事如意!
   文章《今日张衡的中国梦》网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6ffd4fdb0101d288.html
IP: 117.22.216.*   [9]crossludo   2013-11-25 14:50
题  位
作者:张可久  
体裁: 全元散曲

朱门半掩,花笺自检,绣线慵拈。相思有债前生欠,今日新添。弹旧曲徒劳玉纤,遣春愁不离眉尖。黄昏渐,青山一点,新月挂冰蟾。
IP: 117.22.28.*   [8]李蕾   2013-10-8 17:36
老师您好,我是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名博士生,最近想做一份用户打标签行为的调研(就是您在发表博文时会让您给博文添加标签),但是我缺少研究数据,恳请您在百忙中抽空帮我填写一份问卷,问卷大约需要您5分钟的时间,非常感谢您!!
      问卷地址是:http://www.sojump.com/jq/2709468.aspx 将此链接复制进浏览器的地址栏,然后按回车键即可,非常感谢您!!!
IP: 114.249.155.*   [7]梁光河   2013-9-23 19:52
石老师好!看了您的文章,做了大量工作,地震是可以预报的。我在中国科学院工作,最近写了一篇文章,研究了地震的成因,请批评指正!题目是“地震的预测与消减方法”。全文如下:http://sea3000.net/wenku/20130729101940.php
IP: 61.157.245.*   [6]牟雅元   2013-4-24 10:11
石老师好!我是您的学生,长期奋战在四川省地震局西昌地震中心站监测预测第一线。
赞同您观点:“数值地震预报:如果能够建立地下结构和物性的模型,应用连续介质力学、热力学方程和基于岩体破裂准则或断层本构关系,在了解区域边界条件和三维初始应力的条件下,我们也可以通过高性能计算,了解应力的演变,预测应力最可能超过岩体强度而发生地震的位置和破裂类型、高应力区域体积的大小和未来地震最大的可能震级、根据现有的应力大小和计算的增长速率预测可能发生地震的时段。难点在于地震难以获得深部三维的位移、应力、温度等量的测值,确定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关键的关键正是人类目前还没有一台真正能够深入地壳的井孔数字化音频采数率监测仪器!老师的思路很清晰,可行!
我的QQ是:1056997120
IP: 124.16.131.*   [5]吕君   2013-4-23 10:54
石院士,您好。我是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的一名博士后。我们课题组现在致力于地震关联次声波的观测与震源识别方面的研究。我们研制出了次声传感器,并且用其布设了一个次声监测网络。想用这个网络监测次声波,对其进行识别,对地震等灾害事件进行监测甚至预测。现在遇到的瓶颈是地震前是否会有次声波产生,以及地震到底是否可以预测,没有明确的说明。这也是我们申请项目以及科研论文中每次收到专家质疑的地方。如果您方便,是否能就这方面给我个答复。谢谢!
IP: 114.247.10.*   [4]苏青   2013-4-21 00:33
石院士您好:我是《科技导报》社社长苏青(同时也是科普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社长),9年前您曾纠正我刊木星的卫星名称。雅安地震发生后,我刊将出版地震特刊,特向您约稿。论文、卷首语、建议、评论均可。我的电话13901019544;信箱suqing@cast.org.cn。恭候您的回音。苏青敬上
IP: 120.92.235.*   [3]彭渤   2011-7-17 11:55
石教授,你从美国回来那年我们几个研究生到北京站给你搬行李。可惜我不是做地球物理的,不然可以多向您请教。
IP: 222.190.109.*   [2]陈昌春   2011-6-22 20:56
向石老师问个好!一个地学爱好者
IP: 219.138.126.*   [1]TDS919961847   2011-4-16 12:10
您能个我一台天文望远镜吗?我很喜欢天文学,但我家没有这的经济条件。
                                                                                                                         谢谢!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9: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