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味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wenweir 人生三境界:读书—写书—被写成书。欢迎访问 语文味网;网址: http://www.yuwenwei.net/

博文

少堂志林(331):活学活用屠呦呦教授的研究方法举隅

已有 2114 次阅读 2015-10-12 11:10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活学活用屠呦呦教授的研究方法举隅

——以语文味教学理论研究为例

20151005屠呦呦教授荣获诺贝尔奖。第二天,即20151006日,在网上看到澎湃新闻网的一篇题目为《关于屠呦呦和青蒿素的四点疑问》新闻综述,其中有一段文字引发我的高度关注。这段文字是:

这位知情者提醒澎湃新闻(www.thepaper.com)记者,目前中医药领域共有如下两院院士:陈可冀、李连达、程莘农、王永炎、石学敏、吴以岭、张伯礼。这些两院院士的一大特色,是致力于将中国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相嫁接,如中医领域唯一的中科院院士陈可冀就是第一代中西医结合专家,又如工程院院士程莘农曾长期进行针灸基础理论研究,并主持多个有关针灸的科研项目,编写针灸教材。与这些院士相比,屠呦呦是极其缺乏中医特色的,这也是不少中医药人士共同的看法。

这位知情者感叹道,如果大家不执着于中医“天人合一、辩证论治”的理论话语,换个角度来看屠呦呦的研究,不难发现,她所从事的,其实是中药的科学化研究或者说植物药的科学化研究。这与中药药理学研究先驱陈克恢的研究工作极为类似:从麻黄这味中药中分离出左旋麻黄,并将之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干草热和其他过敏性疾患。简单来说,这相当于将中药“去特色化”,把其中所蕴含的药理转换成全世界都能理解的语言,故而得到了西方医学界的高度评价。但是,这条本该是康庄大道的路,现在越走越窄,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对中医特殊性的过分强调,以及对中医理论体系的过分执着。

这段文字,启发我对语文味教学理论和语文味教学法在普及推广时的方法论思考。

经过十六七年的研究,语文味理论在中国语文界产生了深广的影响。现在,77万字的《语文味教学法》也即将出版,语文味教学理论进入了以一种新的教学语言——语文味教学法为核心内容的体系性普及与推广阶段。回顾风雨兼程的17年,语文味理论与实践探索基本上是两个互相联系的过程:先是特色化时期,也就是建立语文味教学流派时期。随着语文味教学法的创立和《语文味教学法》的出版,语文味教学理论进入系统化推广时期。如何推广呢?我认为要向中药药理学研究先驱陈克恢、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教授学习——即在语文味教学理论的“去特色化”方面多下功夫,也就是要把语文味理论所蕴含的基本精神转换成所有语文教师都能理解的教学语言。

当然,上边所想,与其说是受到中药药理学研究先驱陈克恢、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教授治学方法的启发,不如说是从读书中找到一种印证——因为我早已经明确认识到了:虽然现在不知道语文味这个词语的语文教师极少,但语文味教学法是一种新的教学语言,不少教师认为语文味教学法是阳春白雪,对掌握语文味教学法有畏难情绪,因此推广语文味教学法的关键就是要在语文味教学理论的“去特色化”即通俗化方面多做努力,也就是要让一线语文教师能比较容易地接受、理解这种新的教学语言,

我现在无论读什么书,心里想的总是这样的事情:书中的内容和我研究的东西有什么直接或间接关联,对我的研究有什么启发,特别是对自己的研究和想法有何印证。

我知道这样读书,对生活不一定好。但没有办法,习惯已经铸成,没法改,也不想改了。


 

附:《关于屠呦呦和青蒿素的四点疑问》(摘要)

20151006 
来源:澎湃新闻网

疑问之二:院士为什么评不上?

屠呦呦获诺奖之后,《人民日报》官方微博重新发布了一篇源自人民网的旧文《屠呦呦为什么落选院士》,文中特别提到,“因为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屠呦呦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此文被转发近九千次,引发了网民对“两院院士的评选标准、方法和程序”的疑问。

然而,屠呦呦之所以落选院士,除了此文中提到的“默默工作、不善交际、敢讲真话”等原因,还有其他更为复杂的原因。

就屠呦呦个人而言,1969年,身为中医研究院(现更名为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实习研究员的她应召加入全国性抗疟研究计划“523任务”,并于1971年下半年提出用乙醚提取青蒿,在青蒿素的发现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从此之后,再无重大研究成果。四十年来,她的代表作,只有一篇论文《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青蒿素》(发表于1977年,署名“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和一本专著《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出版于2009年)。

即便如此,据曾与屠呦呦在中医科学院共事的某位知情者透露,从理论上来说,屠呦呦仍然有可能评上两院院士,真正对她起到阻碍作用的,是她在中医科学院内的尴尬处境:一方面,中医科学院对屠呦呦的研究存在十分迫切的需求,这样一来,在科学话语占据主流地位的医学大环境之下,中医就可以获取一定程度的正当性;另一方面,中医科学院对屠呦呦的研究又不得不刻意保持距离,原因在于,屠呦呦的研究无法纳入中医理论体系,为了维护中医的正统性,屠呦呦处于事实上的边缘化状态,“2011年拿拉斯克奖之前,她基本上是被冷落的,没有什么事情可做,拿了拉斯克奖以后,稍微好了一点儿,但是,很多事情还是不让她经手”。屠呦呦落选院士的遭际,从深层来看,源于这种正当性与正统性的冲突——中医研究院更名为中医科学院,正是这种冲突的体现。

这位知情者提醒澎湃新闻(www.thepaper.com)记者,目前中医药领域共有如下两院院士:陈可冀、李连达、程莘农、王永炎、石学敏、吴以岭、张伯礼。这些两院院士的一大特色,是致力于将中国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相嫁接,如中医领域唯一的中科院院士陈可冀就是第一代中西医结合专家,又如工程院院士程莘农曾长期进行针灸基础理论研究,并主持多个有关针灸的科研项目,编写针灸教材。与这些院士相比,屠呦呦是极其缺乏中医特色的,这也是不少中医药人士共同的看法。

这位知情者感叹道,如果大家不执着于中医“天人合一、辩证论治”的理论话语,换个角度来看屠呦呦的研究,不难发现,她所从事的,其实是中药的科学化研究或者说植物药的科学化研究。这与中药药理学研究先驱陈克恢的研究工作极为类似:从麻黄这味中药中分离出左旋麻黄,并将之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干草热和其他过敏性疾患。简单来说,这相当于将中药“去特色化”,把其中所蕴含的药理转换成全世界都能理解的语言,故而得到了西方医学界的高度评价。但是,这条本该是康庄大道的路,现在越走越窄,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对中医特殊性的过分强调,以及对中医理论体系的过分执着。

2015/10/06初稿,2015/10/10修订。)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245975-927544.html

上一篇:少堂志林(330):“不喜欢听的话不听它它就绝对不存在”
下一篇:少堂志林(334):教学艺术的张力来自于刚柔并济(评课实录)
收藏 IP: 218.18.5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20: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