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味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wenweir 人生三境界:读书—写书—被写成书。欢迎访问 语文味网;网址: http://www.yuwenwei.net/

博文

【少堂志林(1259)】天空已有翅膀的痕迹,因为我已飞过——文抄 : 百度文库之大学讲义片段

已有 2798 次阅读 2020-6-17 19:47 |个人分类:少堂志林|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好久没做正事。今天为《程少堂传》的作者梁青的书稿写序言。刚开了个头,楼上住户忽然电钻声轰鸣,且可以听出不止一部电钻。我住15楼,感觉电钻声就是来自16楼我们家头顶的那家。上去一看,发现不是我们家头顶的一家,而是头顶那家的隔壁。刺耳的电钻声使我无处躲藏。我站在16楼装修的这家门口,看屋里两个工人正用电钻打地板瓷砖和瓷砖下铺平的旧水泥。我问,师傅好吵啊!何时能打完?师傅说,没办法,要明天呢。我回到家,完全没法工作,就在网上搜索一些写序言的参考资料。便发现这个讲义。从内容看,是江苏一所师范大学文学院的语文教育学教授的讲义片段。作为学者,自己的学术观点能被引进大学课堂教学展开讨论以启后学,表明自己的学术观点还有点“响动”,自己这个学者大约也是没有白当。这位大学教授在讲义中用了语文教育界权威专家王荣生的一些理论概念来分析我的课例(比如用件、定篇等)。王荣生的书我读过,知道这些概念。但我在准备这些课、教学这些课时,压根儿没有想到这些概念。原因很简单——我有我自己的理论。尽管如此,我对这位语文教育学教授教学的时候用某种理论分析我的课例,持完全、坚定的支持态度。现摘录该讲义中有关本人的部分,放进《少堂志林》,以立此存照:


第十讲 选文类型鉴别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三、运用选文类型理论分析相关语文现象

(一)对泛语文现象的认识

(二)对简单语文的认识

(三)风口浪尖上的语文味 。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朴归真以臻 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 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宗旨,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 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 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


——程少堂:《语文味:中国语文教育美学的逻辑起点》。

——浙江永嘉县城西中学黄琼:《一个异端的前世今生——泛语文批判 》:近期在教育在线网站的语文论坛上发有深圳市教研员程少堂的《荷花淀》课 例。程老师开宗明义就说,以往大家是从政治学社会学的角度读小说,今天我 们要从文化的角度读这篇小说。果然程老师从环境描写中从对话描写中从心理 描写中归纳出中国的文化讲究和谐这一结论。这堂课的目标是明确的:从文本中挖文化;做法是粗陋的:与其说是从文本中挖,不如说以文本为引子,引出文化的话题;文本是工具化的:和谐这一文化与小说的联系是勉强的,它并不内于文本。这是一堂典型的泛语文“语文课”。


——程少堂的反驳:《“语文味”究竟是什么?——兼及对“泛语文批判”的初步批判》 《“泛语文批判”之再批判》。用开放性特点作反驳基点,认为不能窄化语文 。对“种了别人的园,荒了自己的田”的批判 。矛头指向李海林、王荣生(黄琼是个小人物)。


程少堂《荷花淀》《咏雪》《子衿》《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你是我的同类》等公开课在全国中语界产生极其广泛的影响。


程少堂的《荷花淀》——用件

程少堂的《咏雪》《子衿》——定篇

程少堂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样本


作 业 :

一、阅读程少堂《程少堂讲语文》,分析其课例的选文类型。 

二、请思考:将《师说》分别处理成定篇、样本、例文,说说其教学内容分别是什么,怎样写成教案。


(来源:百度文库https://wenku.baidu.com/view/481e6cfc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ad.html


《荷花淀》一课,是本世纪初我刚通过应聘考试,调来深圳工作不久的2002年4月11日,在深圳中学主讲的全市性大型公开课,也是语文味教学的发轫之作。时间和实践都证明,口里心里都喜欢我的这堂课,或者口里说不喜欢其实心里很喜欢这堂课的人很多,真不喜欢这堂课的人自然也有。说这堂课只讲文化不讲语文,那是笑话。当时深圳市全体高中语文教师、部分初中和小学语文教师都听过这堂课,大家对这堂课好评如潮。这堂课的教学实录也早就在互联网上广泛流传。这堂课的课题是《用另一种眼光读孙犁:从〈荷花淀〉看中国文化》,教学主题确是文化,但我不光讲了传统小说教学重视的所谓“三要素”——环境、情节、人物,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从头到尾重点带领学生品味了语言。只不过这堂课的文化特色特别亮眼,亮眼到扎眼的程度。须要强调的是,文化教学确是语文味教学的符号和亮点,但文化教学从来就不是语文味教学的全部。当然,无论从语文杂志发表的课例,还是我自己到处听课见到的实际情况,以及听我讲完《荷花淀》后老师们的反馈来看,彼时确是还没有见到“像这样教语文”的。由于教学个性十分鲜明十分突出,教学创意特别新颖特别丰富,这堂课在语文界影响“巨大”,成为本世纪初叶中国语文界影响最大的课例之一(语文界的同仁也许可能会同意我把“之一”二字去掉),甚至成为一个教学流派的发端。我曾在《少堂志林(352):“程老师《荷花淀》课解读很新且处处紧扣文》中记录过如下轶事:2015年10月24日下午我从杭州飞赴湖南长沙在湖南师大讲学,晚上在岳麓山下离橘子洲头很近的地方(距离一两百米吧),与湖南师大文学院主管副院长以及国培班首席专家、博士周敏教授餐叙。其间,周敏教授特别强调提到:“程老师的《荷花淀》一课实录我看了好多遍,这堂课不仅解读思路很新,而且每一个环节都紧扣文本。”我高兴地答道:“周博士不愧为语文教育专业的博士,我今天又遇到一个高层次的知音。”在语文界有广泛影响的著名语文教育研究专家、上海师大王荣生教授,在其主编的“高中新课程教师教育系列教材”《走进课堂——高中语文(必修)新课程课例评析》一书中对我这堂《荷花淀》也给出了很高的评价,他指出:程少堂的“《荷花淀》课例教学是别开生面的,给我们带来的冲击力量是巨大的,对教学改革的突破不再是一般的教学方式的变革,而是‘教学内容的创生’。……执教者程少堂老师致力于打破对《荷花淀》解读的常规范式,从文化的视角来解读《荷花淀》,独具慧眼,有所开掘,有所发现,并且,把它们化为课程内容在课堂上进行生动深入的演绎和妙趣横生的展开。这堂课,充分体现教师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的教学理念。在这堂课中,课文《荷花淀》在程老师那里只是教学的一个‘脚本’、一种‘道具’、一个隐喻,教学内容主要是由教师开发出来的。正是由于教学内容来自于教师的开发,渗透着教师的独特感悟、生命体验,因而教学的过程成为教师生命激活、情感荡漾、心灵放飞的过程,也由于教师生命情感和心灵的投入与融入,激发并带动了学生,教师与学生一起进入到一种心智活跃、激情勃发的亢奋状态,于是,教学过程也就成为师生情感交融、智慧展开的过程。教师是课程资源,学生也是课程资源,这一点在这一堂课中得到生动展示。”(1)王荣生教授主编的《走进课堂——高中语文新课程课例评析》,把我的这堂《荷花淀》教学实录放在全书首篇,教育部组织编写的多部中学教师培训教材都把我这堂课的实录作为新课改后的代表性课例置于书的首篇。由此可见,虽然并不是语文教师人人都喜欢这堂课,但广大一线语文教师和语文界许多专家学者对这堂课已有公论。


我做语文味研究是知行合一,即坚持语文味理论与实践探索相濡并进捆绑提升。所谓实践探索,主要就是坚持每年亲自讲全市性语文味公开课。这堂《荷花淀》课之后,我还讲了不少全市性大型公开课,这些课,在深圳,在中国语文界,影响也很大。江苏教授的这个讲义,要是能进一步将我的语文味理论与语文味实践,根据实际将其作为一种成长史,更紧密地动态地结合起来研究,那就更好了。相比较而言,四川师范大学的许书明教授在该校开设的《当代十大名师》课程中关于本人的一章,既全面又系统。(相关链接:《程少堂教学艺术论(四川师大选修课讲义)》)


顺便说一下,鄙见认为,这位江苏教授的讲义有些话完全可以不说,或者不这样说。例如说我的回应争鸣文章“矛头指向李海林、王荣生”,这是没有事实根据的。我和上海的李海林、王荣生两位教授在地理上相距很远,见面很少,不过早就相识。可是我写那两篇文章时,确是连李海林、王荣生的名字想都没有想到。李海林、王荣生的章有直接针对我、批评我的某个学术观点的吗?至少迄今为止我还没有见到,如若见到了,我当然会写文章指名道姓回应他们。我的这两篇文章,只是若干年后,对批评我的文章和课例《荷花淀》的一个迟到的回应而已,至于回应的是名家还是所谓“小人物”,并不在我的考虑范围。只有名家的批评才值得回应吗?因此讲义括号中的那句“黄琼是个小人物”,不妥当,不得体,完全可以不说,一定要说也可不这样说。因为照我看来,这些话离学术远,离村头里尾的闲言碎语近。当然大学教授讲课随性一点无伤大雅,亦无可厚非,我自己讲课有时可能也有这样的语言。




2020/06/17


(1)王荣生主编:《走进课堂——高中语文新课程课例评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月版,第24页。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245975-1238286.html

上一篇:【少堂志林(1258)】研究本人的高校硕士学位论文目录
下一篇:【少堂志林(1260)】天空已有翅膀的痕迹,因为我已飞过(之二)——文抄:知乎之某中职语文教师的语文味教学法论文
收藏 IP: 120.229.14.*| 热度|

1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05: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