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仲绩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zj6189

博文

我的咸齑梦

已有 2750 次阅读 2019-11-22 20:28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63516393ly1g91dcrqr62j20j60nz76b.jpg

……

“想吃点什么?”

“咸齑、弹涂,加些韭菜。”

“还要什么?”

“咸齑大汤小黄鱼。”

……

“哎!哎!手舞足蹈的,做梦了吧?做什么梦?在吃什么了?咋吧咋吧的。”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正等着上菜,就被老伴推醒了。啥情况!做梦吃咸齑,看来今天又没有这个口福了。一场心仪已久的美味大餐,刹那间从虚拟回到现实,睁眼看周围暗不溜秋的,唯独能感觉到口水还黏糊在嘴角上。

……

“咸齑[jī]”又叫“咸菜”,宁波话,用新鲜雪里蕻腌制而成,是宁波的传统腌制品,也是宁波的特色菜肴。“齑”是个形声字,从韭,齐声,字形意义是用酱腌渍的细切的韭菜。“咸齑”可分为冬菜和春菜二种,尤其以冬菜为上品,色较春菜略黄偏黛,有淡淡檀香芳味,常被人叫作“黄齑”。

宁波有“家腌咸齑,勿吃淡饭”的民谚。如今宁波人会把咸齑当做辅料,其实在过去却是当家不二的主打菜、“长下饭”、百搭菜。煮饭时熯一碗“咸齑”,镬盖一开,稻米的清香和“咸齑”热腾腾酸爽气迎面而来;菜桌上放一碟“咸齑”,既可以做冷盆又是一道“开胃”菜;烧菜时放一撮,不用放盐,更不用味精,既有鲜味,还有些咸味;要想方便,拿一株生咸齑,伴着下饭,就是“石骨铁硬”的宁波人碰到了“透骨新鲜”的“阿眼菜贼噶好啦”(这些菜这么好)……

在那个年代,宁波人家,基本上家家户户都会腌咸齑。说来,我的第一份正式被认可的劳动而不是小孩子的玩耍,可能就是腌咸齑。先是,满篮满篮的雪里蕻买来,在院子里用三角架撑开,或在水缸盖上摊平,待晾干后,洗净。过后,在灶间中央放一只“青果缸”,把雪里蕻一层层平整地放进去,放一层撒一层盐,几层过后,让我跳进缸里用两只脚使劲踩。刚站上去的时候还是干乎乎的,踩的时间多了,就慢慢湿润起来。瞧这个时刻,周围都是平时“管教”我的那些长辈们,如今由着我赤脚撒欢而为我鼓劲,“人来疯”的劲上来,甭提有多高兴了。只是人小力气小,功夫不到位,踩出菜的汁水太慢,时间一长,要把我撤下,我是老大不高兴的。旁边的阿娘(祖母)力排众议,一言九鼎,继续!再慢也不能怠慢了她的大孙子!一群人又众星拱月似的围着,一直看到菜汁漫过脚板,事倍功半,再盖上一层稻草,最后压几块大石头。这事就算成了。开缸的时候,她老人家还时不时提醒吃“咸齑”的人,这是她的孙子踩的。

有了“咸齑”,就可以烧出记忆中的大菜。由“咸齑”提纲的菜系可谓串出一长溜,名闻遐迩多得是。最是喜好、记忆最深的阿娘(祖母)烧的“弹涂(跳跳鱼)烧咸齑”,时常会加些韭菜或“夏边笋“。韭菜略许几撮,作为颜色和沁香点缀,”夏边笋“是不多见的细长笋,比筷子粗不了多少,稀罕物,就待我这个”大客人“的。碗中物,暗褐色圆滚滚的弹涂鱼,加上青绿的韭菜和笋丝,以“咸齑”覆盖,镶嵌其中,山珍海味,当令鲜食,其滋味一直没能忘记。前不久,有朋友在天一广场请吃饭,邀我点菜,看到鱼缸里有久未见到的“跳鱼”,虽然远不如街上买来的精灵活络,却撩起了孩时的记忆,那就”恭敬不如从命“吧。只是那一次,大厨做成了时尚的菜肴模样,没有放“咸齑”,也算是解了半个味蕾的馋,当然,也解了多时思乡的瘾。

……

可老伴总不是这样想的。亚硝酸盐,致病、致癌。维生素C破坏,致病、致癌。邪火气!保护性措施。岂不知,20天后,亚硝酸盐就会自然基本消失。常识是知识,不是智慧,前者是知识,后者是学问。有正规食品检验标志,吓唬自己啊!在我看来,“咸齑”不仅会使人“三日不吃咸齑汤,脚骨有眼酸汪汪”,而且,当胃不舒坦,偶有胃胀怄气时,“咸齑”就是“健胃消食片”,就是对付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酸奶”……此处,个人经验所谈,不做任何参考。免责!

……

超市里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想要的都可以要,当然也有各色各等“咸齑”。推着小车在周围漫无边际的逛,口中念念有词。

……

“今年过年不收礼,收礼只收……收礼只收……收礼只收……“

“啥意思!“

“你懂的……“

“做梦去吧!”

……

 

 

(纪念我们的节日。题头画:在路上。来自网络)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185605-1207177.html

上一篇:找回宁静的自我生活
下一篇:五里桥,我们的家园
收藏 IP: 183.193.115.*| 热度|

2 戎可 孙颉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9: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