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fotainment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fotainment In between the two cultures

博文

不要当跑龙套跑得欢的人:公共场合讲话该知所进退 精选

已有 9175 次阅读 2014-4-13 16:39 |个人分类:闲话言语|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一般情况下我不爱凑热闹,看人多就躲,但却喜欢凑讲座的热闹,并且文理通凑。读博时候我常凑arts其它系各种讲座的热闹,最多的是geography (human geography), history, communication and new media, sociology等这几个系,跟这些系的不少老师混了脸熟,但同时也让这些系的一些学生误以为英语系博士生就是专职听讲座。有时候写论文写得郁闷了我甚至跑到science和engineering这两个大院去听讲座。凑讲座热闹应该是我读博的主要活动之一,收获良多。回来工作那会刚开始也还凑凑热闹,但越发不想去凑热闹了,一是高水平的讲座不多了,二是讲座主持人实在让人反感。讲座水平靠得是讲座人的功底,同时也受学术大氛围的影响,非我一小女子能改变;而讲座主持则属交流技巧,语言教师是可以发挥些作用嘀。

今天恰巧读到陈平原老师2013年12月在香港中文大学在“新纪元全球华文青年文学奖”颁奖典礼上的致辞,觉得陈老师的跑龙套比喻非常到位,便有感而发。

陈老师在颁奖典礼致辞结束前说道:

“凡颁奖场合,聚光灯必定打在获奖者身上,像我这样,名为嘉宾,实际上是跑龙套的。演戏或看戏的人都明白,跑龙套的如果太积极,那是很讨人嫌的,台下的观众会嘘你。教了几十年书,我学会在公众场合讲话不胆怯,更学会“知所进退”。

陈老师这番话的谦虚让人敬佩,更让人点赞的是陈老师谦虚得如此明明白白。我们多少学术会议及讲座主持等公共场合领导和教授们发表那跟会议和讲座主题不相干的长篇大论,本来是想凸显自己的重要性,让观众记住自己,殊不知,跑龙套跑得太欢了却讨人嫌。跑龙套的人我几乎每天都可以碰到,说到底就是交流技能缺乏,不懂得观众的需求,过于一厢情愿地展示自己那本来就不深厚的功底。这里就以学术讲座这一交际事件说明为什么跑龙套跑得太欢讨人嫌。

先举几个例子:

例一:某日到一个持续一个半小时的讲座凑热闹,主要是讲座人我认识,主持人是位教授,当然也有一个不小的官衔,他之前不认识讲座人,于是将讲座人个人网站上好几页的个人简介信息给一一读出来了,花了二十分钟。作为观众,我扫了一眼我周围的小伙伴们,大家都表示很无奈。我看到讲座人在旁边不停看表,我觉得她心里肯定想,你们说一个半小时的讲座,没说介绍就花掉二十分钟,这二十分钟是我的Q&A时间啊,讲座中间讲座人不停地说这部分我得压缩一下,那部分我得压缩一下,好不容易讲完,主持人又上去拿着他那密密麻麻的笔记总结了十分钟,把讲座人死赶活赶赶出来的十分钟Q&A时间给用在展示他自己的概括总结能力有多差上面。结束后我跟讲座人打了个招呼,她耸耸肩表示很无奈。没有Q&A的讲座对大多数西方学者来就相当于白讲。

例二:一般任务性的讲座挺无聊的,我坐下来就开始环观四周,准备随时收集语料进行分析。讲座开始前,主持人吧啦吧啦地将讲座人有中国特色的头衔都读了一遍,跟之前那个陈某某雷翻米国人的名片上的头衔差不多,然后呢,我竟然开始兴奋了,因为觉得有好语料收集了。我也观察了一番周围的小伙伴们,有人露不屑之情,有人透崇拜之意。读完那一系列头衔之后,一个半秃头的学者在怀着各种意念的热烈掌声中上台,开始他的讲座了。做讲座的人只要侃个五分钟往往观众就能判断几斤几两,于是五分钟之后我发现小伙伴们崇拜的神情没有了,五十分钟之后全部变成了不屑。这种转变很大程度得益于主持人的介绍,将观众胃口吊得太高了,讲座人就被狠狠地摔在地上了,地被砸出了个坑。

类似的故事太多了,今天得打住,有些感性认识了就可以开始分析为什么这两个例子的主持人不懂得知所进退。讲座的主角是讲座人,我们选择是否去听一个讲座主要看讲座人的背景及讲座摘要,没听过有谁是奔着讲座主持去的(当然某些帅哥的花痴不除外,但我们是说的是一般情况),因此讲座宣传单上很少提供谁是主持人的信息。那么既然主持人不是主角,那就得明白主持人就是辅助性质的,其主要作用就是就是为了凸显主角,讲座介绍的主要交际功能之一是为观众理解讲座做好铺垫。像第一个例子中的那位教授就不是个明白人,误以为自己是主角,结果悲剧,本来大家还没觉得他水平那么低,这一网页个人介绍读下来并做了个蹩脚的总结后,本色尽露无遗!那几页网页用得着你去读么?观众不会自己回去看啊!你要是能将它用音乐的调唱出来还能娱乐一把大众,连娱乐效果都没达到那不就是赤裸裸地浪费观众的生命啊。在这种场合除了磕磕巴巴地将讲座人发表的文章名称读出来以显示自己既不是个行内人也不是个懂得筛选信息的人,还有一种办法不让自己跑的那么欢,就是将讲座人最有突出的学术成就用几句话总结出来,然后告知观众具体的publication信息请到她的网页去看。Very often, less is more! 还有就是一个基本的礼节,开始之前应该问清楚讲座人讲座大概持续多长时间,她希望留多少时间进行Q&A,一般比较有水平的讲座人都很懂得把握时间,主持人要做的是配合讲座人,如果最后Q&A时间不多,就不要去总结了,观众对讲座的理解没准比你还好,这种时候将舞台交给听众和讲座人,自己赶紧躲到幕后,别傻跑了。

第二个例子有点意思就是主持人自己并没有太了解讲座人的真实水平,或者压根就不具备判断讲座人真实能力的水平,生搬照抄地读了那一系列的头衔,吊了不明真相的观众的胃口,结果观众发现讲座人是个混混,于是对讲座人和主持人的水平评估都大打折扣。如今的观众跟三十年前的不同了,那时候是主持人说这个讲座人牛,观众就以认为他牛,并且会以印度人民对牛的崇拜精神来认真听讲座。如今虽然我们的批判性思维教育还有极大的提升空间,但大多观众已经是具备判断一个人牛不牛的能力的了,尤其是高校里面的学术讲座观众,如果主持人天花乱坠地描述一个人有多牛,结果他自己一说话,观众发现连个牛蛙都不算不上,被欺骗了的观众不朝你扔鸡蛋就算有修养的了,就别指望有任何好评了。并且越是能被你吊起胃口的人就越容易讨厌你,因为他们是情绪先行type。

我们的文化倾向于把主持当成是一种至高的荣耀,似乎比华为手机最近的荣耀系列还要炫(不是替华为做广告,就是个蹩脚的比喻),因此主持这种场合就成了领导们跑龙套的舞台。其实吧,国外的讲座大多会请最了解讲座人的人来做主持,因为这样对讲座人的介绍就有可能不限于一串干巴巴的头衔和数字。去年参加一个会议,我导师做keynote,她发言前会议主办方说请我来做主持,我当时反应是怎么可能让我这个小土豆来做,go and get the big potato! 主办方笑着说,这是会议发起者中的一位前辈的提议,本来安排她来主持的,但她觉得我作为学生比较熟悉她,因此合适,最主要的是需要给我们年轻人这种锻炼机会。我感动得稀里哈拉的,就冒死上了。那个介绍我一共大概用了三分钟,十来句话,先把我跟她的关系介绍了,然后是她的主要学术成就,她的成就我没罗列那些地球人都知道的书和文章,而是挑了大家都没太注意到的成就并且跟发言内容相关的来说,然后自然过渡到她要讲的内容,效果咋样没问,没那么自恋,但介绍那会跟观众的眼神交流里似乎没觉察到观众眼里的厌烦和不屑,我那龙套应该跑得不算欢。

对于那些真想死死抓住这个跑龙套机会的人,我也建议不要跑得太显眼,太显眼了会让你失去到一个更大的舞台跑龙套的机会。那该咋跑啊?真想跑,好好琢磨一下讲座人的背景和学术成就跟他讲座内容的关系,他为什么有资格做这个讲座,这个讲座对观众有什么价值,观众可以从那几个方面去听这个讲座等等。话说回来,要是能想到这几点的人绝不会跑龙套跑得欢。

记得看过武夷山老师的一篇博文提到21世纪主要技能包括信息处理、信息综合、信息传播能力,这个信息处理不单单是我们熟悉的big data的处理能力,这种公共场合该如何说话也是一种信息处理能力,该说什么,该怎么说其实都牵涉到我们对交际场合相关信息的判断、处理和选择。当然私下场合说话也体现信息处理能力,只不过我们跟家人的沟通再怎么蹩脚都不会太多人知道,也不会有太多人评论而已。

武夷山老师基于《新科学家》一篇文章而撰写的关于信息处理的重要性的博文: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782191.html

 

【后记:这篇博文是昨天下午看到陈老师的话有感而发,没想到成精选,个人观点而已。欢迎拍砖,只是近期工作量大,恐怕得到周末才腾出手来接。例子里的人物虽不纯属虚构,但也请勿将身边人对号入座。】

【后记二:等学生来上课,扫了一眼科学网,看到李小文老师对前一稿的“我们跟配偶孩子的沟通”产生的歧义幽默了一把,谢谢李老师的提醒,改成“我们跟家人的沟通”了。之前的“配偶”在这个地方其实不合适,过于文绉绉了。】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179982-784541.html

上一篇:当科研遭遇上课:辛苦并满足着
下一篇:吾省吾身——兼谢李小文老师
收藏 IP: 113.108.166.*| 热度|

48 王芳 刘全慧 刘庆宽 刘立 冉立山 刘建兴 武夷山 苏红 唐凌峰 苏光松 罗德海 翟自洋 胡荣桂 陈桥生 陈祖昕 蒋永华 戴德昌 周雄伟 王启云 韦玉程 刘庆彬 刘细本 梁建华 陈加藏 王春艳 熊李虎 彭思龙 张鹏举 曲辰 郭战胜 赵凤光 张骥 任国鹏 贺鹏 李斌 李万峰 郑小康 罗帆 丁大勇 刘安金 wangqinling biofans chenhuansheng zhaoxu11 happyspoon xiangyu123 seeker99 yunm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19 16: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