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llbuct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illbuct

博文

做“点燃火种的人”

已有 6186 次阅读 2020-9-30 10:57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注:本文应中国科学报之邀撰写并发表在中国科学报视点栏目(2020-09-29),链接为: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20/9/358030.shtm


到今年为止,在我的课题组里参与过科技活动的本科生已经超过了100人。他们每一位,都有不少在团队中成长的动人故事。每当回想起这些往事,我总会有一些体悟和感慨,今天就选几件和大家分享吧。

                          挑战国赛:内外兼修,珠联璧合

2015年6月,课题组本科生的“沸石咪唑酯骨架结构材料 ZIF-8的电化学法批量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获得了“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11月又入围了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这是北京建筑大学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参赛史上首次拿到现场答辩的入场券,大家都感到非常兴奋。

团队中,李金和陈希两位女同学的工作特别抢眼。她们不仅废寝忘食地开展实验活动、分析实验数据,成果表达的效果也令人惊艳。

李金同学的专长是绘画,她用漫画的形式将参赛课题的研究背景、过程、数据、机理等表达得淋漓尽致,无论评委还是观众,看后都眼前一亮。李金同学的绘画专长与科技活动的结合,源于一次偶然。有一次,我写完一篇综述论文,在图文摘要方面征求大家的意见,李金发了一封邮件给我。读完邮件,我欣喜地发现,她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读懂了这篇论文,并且将论文的精髓通过图画的形式非常准确和传神地进行了表达。从此,我不断地为她提供锻炼机会,使她一步步成长为课题组图文摘要和论文封面的高产作者。因为她出色的工作,同行曾称赞我们:“科研工作做得漂亮,图文摘要更是漂亮!”

如果说李金擅长案头工作,那么陈希则更长于口头表达。在决赛答辩现场,很多同学都抱怨评委不能领会他们答辩的内容时,陈希同学却侃侃而谈,牢牢吸引住了评委的注意力。一位评委甚至因为欣赏她的口才,现场就要给她推荐工作。

陈希答辩时的一鸣惊人,绝非“一日之功”,而是得力于组会上长期的熏陶和锻炼。为了将研究成果用最吸引人的方式表达出来,我引导她将平日的训练成果全部呈现在了参赛PPT和文案的制作中,总共设计了12个小悬念。这些“小包袱”在答辩中起到了非常精妙的作用,评委们都充满了好奇,被她恰到好处的语气和神态引领,跟随她的思路,一气呵成,最终给出了远超我们预期的最佳评价。

 

以水为媒:舞台跨界,大展风采

2017年11月,课题组本科生组建的“水文化遗产团队”进入了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哲学组决赛。那么,一个研究环境修复材料的理工科团队,是凭借什么涉足人文社科领域的呢?说起来,这就是我们课题组本科生培养模式中“通(通识教育)专(专业教育)结合的成果了。

环境修复,尤其是水污染治理和水生态保护,理念是根本,技术是辅助。因此,一定要让学生充分认识水、接触水,通过借鉴历史上治水理水的宝贵经验为自己提供灵感与思路。要想达成这个目的,学生们必须走出校园进行调查研究,我们的“水文化遗产团队”便由此诞生了。

这个团队的学生来自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给水排水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土木工程、测绘工程等专业,他们在调研北京水文化遗存的过程中,不仅向广大民众宣传了水文化、水资源及水文化遗产的保护,还找到了自己的专业和项目的契合点,实现了自我教育的升华。

在这个项目的执行过程中,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的宿玉同学表现尤为突出。她凭借自己良好的沟通力和领导力,协调团队成员在两年的时间里踏遍了北京的16个区,在209处水文化遗产点拍摄了1.4万余幅照片,积累了40余万字的各类资料,建立了一个包括北京水文化遗产类型、历史、现状等信息的数据库。基于这个数据库,团队构建出了系统的水文化宣传教育体系:网站、公众号、微博、公益宣传短片,获得了很多成绩和赞誉。

无论是参加答辩,还是平时的团队间交流,只要谈起水文化遗产研究的意义和内容,宿玉就会滔滔不绝,仿佛有说不完的话。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要利用一切机会来检验她对成果的表达是否能被听众接受。也许这就是“不疯魔不成活”的热爱吧。

 

           七年之养:朋辈传承,本研一体

2018年6月的毕业季,四位硕士毕业生操刀制作了一款主题T恤——“七年之养”。这四个字对他们来说,有着不一般的意义,因为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在我的课题组完成了本硕共七年的学习。这四位学生中,杜雪冬同学给我留下的回忆最为深刻。

与其他本科学生相似,杜雪冬也是从进入大学学习的第一门化学课上被我带进课题组,走进实验室的。从大一开始,他除了完成自己的学业,其他时间基本都泡在实验室里。勤奋刻苦的他不仅逐渐掌握了土壤样品采集、前处理及相关指标的检测,还学会了课题组内大多数仪器的使用,甚至还能维修一些设备。因为解决流动注射分析仪的故障十分娴熟,他本科毕业时就有厂家高薪聘他到公司工作,但被他拒绝了,他说自己志不在此。我很明白他为什么做出这种选择,因为四年时光,他的一举一动,我都看在眼里。

在完成土壤分析的任务后,杜雪冬总是积极参与高年级同学有关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用于水污染控制方面的研究工作,对这种材料越来越熟悉。到了研究生学习阶段,他便开始在这一领域集中产出成果,最终获得了南开大学伸来的橄榄枝。

作为老师,对杜雪冬这种爱思考、有想法的学生,我做得最多的就是保护他们对科研的热情和好奇心,为他们创造验证思路的平台和资源。我知道,引导、鼓励、不干涉,应该是这种孩子最需要的学习氛围。

杜雪冬现于南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已经在更高的平台上取得了更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但他还是经常和我提起课题组对他的“七年之养”,感谢在组内受到的各种训练。

的确,在指导本科生参与科技活动的过程中,课题组建立的朋辈传承制、组内轮岗制、组会报告制和多元培养制让和杜雪冬一样的学生收获了很多。“科教融合、本研一体、以课题组为单元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导师-研究生-高年级本科生-低年级本科生”的金字塔式团队结构,全方位培养了学生的科研能力。

 

前几天,已经毕业的学生为我的一个学术活动制作了暖场视频,他们在视频中使用最多的词语就是“点燃”,这让我非常感动,因为我一直在向“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的目标努力,愿做那“点燃火种的人”。

     我知道,这些孩子,是真的“懂我”!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129566-1252707.html

上一篇:研究生居家学习如何拥有时间和空间
下一篇:兼容并包,朋辈相互造就;教学相长,师生彼此成全
收藏 IP: 115.183.180.*| 热度|

10 武夷山 尤明庆 吴斌 马臻 王启云 姚伟 王林平 汪育才 李渝航 夏向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9: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