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xcar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oxcar 学了物理而没有搞物理 却自觉不自觉地用物理

博文

扔掉“培训”这根“拐棍”!? 精选

已有 4343 次阅读 2011-10-28 08:32 |个人分类:教育|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学生, 培训, 骨骼, 拐棍

一则中国北京小学生在足球场上两次惨败于个子比他们矮得多的俄罗斯更小学生的新闻【12】,引发了关于中小学无休止的培训的反思和批判【3】。刚才又看到小甜甜童鞋(丁甜)又在“细数评论那些事儿”【4】,挺系统地归纳了从小到大,从幼童到成人要经历多少培训,忍不住想写上一篇短文,说说俺对培训的看法。在俺看来,许多“培训”从某种意义上讲其实是一根“拐棍”,一根一旦“拄”上了就很难扔掉的“拐棍”。

关于培训百态,大家尽可以参考小甜甜的博文【4】,我不在此赘述。之所以会有如此名目繁多、但却可有可无的培训,会有那么多人花那么多的钱和那么多的时间去参加这些有偿培训(入职后的职业或岗位培训非常必要,但不需要自己个人付钱),可以说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愿打者”有利可图有钱能赚,“愿挨者”有钱可付亦有利可牟,所以必然一拍即合。培训之利,其实在于迅速见效。组织培训和进行培训的人可以迅速赚到钱,正常情况下培训费都是开班之前就要缴纳齐全的,然后才有个听课证发给你;被培训的也不会花几百上千甚至上万的钱来听课只为提高素质或者素养,多半也是为了通过培训班结束后会面临的那次考试以及通过之后能获得的一纸合格或等级证书。在“培训”这种短则几个星期、长则数月的有限时段内,原本需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养成的“素质”和“能力”竟然得以通过“培训”被“速成”,不能不让人惊叹“培训”的神奇魔力。

“培训”的神奇之处,在于其针对性强。通常“培训”内容都被视为浓缩的“精华”,说穿了也就是培训所要应对考试中的重点,有些培训的组织者甚至和考试的出题者本来就是一伙的,这样的自然不难做到指哪儿考哪儿,或者考哪儿指哪儿,若如此高的命中率和成功把握,怎能不让学子们趋之若鹜?当年读大学准备考研时,政治课考研辅导教材就属传说中参与出题单位出版的卖得最火,也是这个道理。关于培训班及培训教材,比较花絮的故事是当年鄙人曾有幸在元旦那两天阅读了哈尔滨某大学的辅导材料以及所押题目(考研辅导班倒是一个也不曾参加,只能旁观一下这些辅导材料),随即狂背不已;一周以后走入考场,发现这所据说参与出题的大学辅导班所押题目全部失准,成绩发布后,即传来“哈尔滨全城沦陷”的笑谈。。。。。。

因为培训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解决原本需要更长时间才能解决的问题,所以不但倍受重视,而且使很多人对其产生了依赖心理,喜欢靠培训去应对一切。这样培训就难免会成为很多人握在手中、立于身旁的一根不可或缺的“拐棍”,与此同时,巨大的话语权和市场利益也使得培训的组织者们蜕变成了忽悠人去买拐棍的“卖拐”者(场景有多好玩,大家不妨回忆一下十年前赵本山、范伟和高秀敏合作的小品《卖拐》)。有了这样一根“拐棍”,的确可以让人感觉更稳妥和安全,但同时也使自己在迈步时变得更加的不自信。如果长期坚持“拄着”这种的“拐棍”,下肢的“骨骼”难免受到影响,某一天扔掉或者被扔掉拐棍后反而站立不稳、不会走路了。

其实,健康状况良好的人原本并无需使用拐棍。类似的,能力正常、知识储备充足的人也没有必要去参加那些诸多除了帮你获得一纸证书别无额外用途,很耗时而且价格不菲培训,应该靠自己的本事去应对各种考试考核,取得一份没有被“培训”注水的成绩。然而,面对层出不穷的、可以让正常的人都无所适从,却让“培训”如鱼得水的考试题,更多的人还是无奈地选择了“被培训”,这样看来,扔掉“培训”这根“拐棍”,还真不是一个人下决心就能做得到的。

 

参考:

【1】    http://edu.people.com.cn/GB/16018629.html

【2】    赵明: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0615&do=blog&id=501290

【3】    丁甜: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89391&do=blog&id=501428

【4】    丁甜: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89391&do=blog&id=501664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11635-501853.html

上一篇:汽车时代,还能“退一步海阔天空”么?
下一篇:大学生,要“创新计划”OR“实践计划”?
收藏 IP: 221.212.176.*| 热度|

18 李学宽 刘洋 刘庆丰 佟冬 方庆林 武夷山 曾新林 刘用生 陈儒军 陈安 鲍海飞 丁甜 赵明 王志杰 李宇斌 赵凤光 xqhuang dulizhi95

发表评论 评论 (2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0: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