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xcar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oxcar 学了物理而没有搞物理 却自觉不自觉地用物理

博文

略谈核防护 精选

已有 6800 次阅读 2011-3-17 09:14 |个人分类:科普|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放射性, 次生灾害, 防护, 核泄漏, 日本大地震

    由于日本大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核泄漏危机越演越烈,咱中国大陆也出现了明显的恐慌,据说已经很“盐重”【1】了。有“专家”出来说话,似乎也难让人信服【2】。我非专家,只是在N多年前参加卫生监督所组织的培训时了解一点儿核辐射源和射线仪器安全防护的基本知识,冒个头出来说几句,谈几句个人理解。希望大家能对相关的知识有所了解,自己做出理性的判断,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恐慌。如有不当之处,大家可以随便“拍砖”,反正大家无论咋拍我也成不了“砖家”。

     我前面的博文【3】中已经说过,核防护主要靠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和屏蔽防护。其主要机理是:

    因为核辐射危害效应具有时间累积性,所以要避免暴露在辐射环境下的时间,这叫时间防护。已经知道有辐射危害的地方大家肯定会尽量不去或者远离,例如看到“三叶草”电离辐射标志的地方(X-光机、X-光探伤机、医院放射科等),一般人都知道敬而远之。除此以外,最重要的是千万不要让放射性污染物如影随形地沾到你身上或进入你的体内。对策就是带口罩(有三防的面具效果最好,但不美观,戴上了太夸张太吓人;普通的口服液能对付一阵子),避免吸入气溶胶状态的放射性污染物,并用肥皂水洗手、洗脸和洗澡,洗去体表的放射性尘埃。外衣也要注意勤清洗、更换。另外,国家应该组织力量对食品的放射性进行监测,避免有放射性沾染的食品用品流入市场。

    因为核辐射按照距离的二次方反比规律减弱的(点源的特点),所以可以通过尽量原理辐射源的办法减轻辐射伤害。“距离防护”通俗点儿说,就是“惹不起,咱躲得起!”这就是为啥这几天新闻经常出现工作人员在突然出现明显大剂量泄露时会临时撤离事故反应堆的原因,躲远一点儿,受到辐照的剂量就小点儿,安全些。但如果放射性污染物和您“零距离接触”沾到皮肤上了,甚至“负距离接触”进入体内了,那距离防护的作用就不存在了,就大大不妙了。所以再次重申:戴口罩、多穿衣服、勤洗澡……其实核泄漏后飘散到大气和水环境中的污染物的浓度也会因为扩散而不断减弱,如果按照点源、球对称的近似计算,也和距离平方成反比(不妨类比一下电磁学的高斯定理)。当然因为扩散的速率很慢,远远低于风速,所以放射性云团受风力风向的影响会更大。稍微幸运点儿的是,这次日本福岛附近主要刮西风,泄漏的放射性物质吹响太平洋方向,周边国家基本未受影响。

    因为电离辐射(各种射线)容易被屏蔽物,特别是含有重元素(常用的如铅制品、含钡的重晶石水泥等)的物质吸收,所以可以采取屏蔽防护措施。也就是说,躲到屏蔽物的后面更安全,所以进行射线仪器或者放射源操作的人员要戴铅帽子(防护头)、铅眼镜(防护眼镜)、围铅围脖(防护甲状腺)、扎铅围裙(防护内脏和性腺等)等,修建相关的设施需要使用含钡的重晶石水泥。如果放射性不是太强(例如少量放射性尘埃),在一般的钢筋混凝土建筑中也能起到明显的屏蔽效果,简单说躲在家里就挺安全了。当然,如果家里装修时用的建材(大理石、瓷砖、水泥啥的)本身辐射就很强,慎重起见,还是换个地方躲躲吧。

    再啰唆一句,请大家注意收听收看新闻,多关注定量的数据,包括人体允许的安全剂量和报出的监测辐射剂量数据,理性应对,减少不必要的恐慌。加碘咸盐啥的,吃多了对身体有害,买多了囤积时间长了会结块,要用的时候还得费力碾压,就别去抢购了。

    最后,顺便说一下,“浙大核专家”【2】的说法并非完全不靠谱,“高领衣服和围脖”至少减少放射性尘埃从领口到达躯干部位皮肤的几率,减轻洗澡的负担。

***************************************************

参考:

【1】   黄庆:中国式恐慌比较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317&do=blog&id=423271
【2】   郑波尽:天下无敌的浙大核专家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41229&do=blog&id=423098
【3】   吕喆:关于日本3.11大地震的若干看法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11635&do=blog&id=422393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11635-423295.html

上一篇:终于重登周排行榜了
下一篇:今天(2011-03-17)我没买盐
收藏 IP: 221.212.176.*| 热度|

43 陈安 刘璐 肖重发 谢鑫 李泳 武京治 曹广福 许培扬 鲍海飞 毛培宏 王志红 诸葛淑媛 赵凤光 金小伟 吴吉良 赵冲 丁甜 何红伟 吉宗祥 孙晓山 陈永金 张志东 赫英 赵明 罗汉江 苗元华 刘庆丰 杨月琴 付东升 杨秀海 张鹏举 迟菲 杨学祥 王芳 于锋 葛肖虹 ffy zzjtcm vigorous 侯振宇 nobel168168 xqhuang dulizhi95

发表评论 评论 (2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3: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