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xcar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oxcar 学了物理而没有搞物理 却自觉不自觉地用物理

博文

有毒vs有度 精选

已有 5816 次阅读 2011-1-3 17:40 |个人分类:生活感悟|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有利, 有毒, 无毒, 有害, 有度

刚才拜读了一篇很好的科普文章——氢医学专家孙学军老师的博文“氧气有毒可杀人”【1】,很受教益。看到文后的nuclcell在评论写到“氧气有毒,水也有毒,什么东西没有毒,大概有用的就用毒”和“也可以说有毒就有用”,我忽然来了点儿灵感,想到“有毒”的谐音是“有度”,于是决定写篇短文,谈几句我的看法。
最近,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新闻中提到的“XX有毒”或者“毒XX”的字样,前几年还首歌曲叫什么“香水有毒”的,看来虽然社会在发展、科学技术在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有毒的东西却是越来越多了。这倒也不奇怪,随着人工合成的化学品种类越来越多,使用范围的逐渐扩大,能够对我们人类能够产生毒害作用的东西自然也就越来越多,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接触到的物质越多越复杂,可能因此产生的毒害也会越多甚至越发严重(认知程度也在不断加深之中)。氧气固然是我们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在大家还在到处追寻“天然氧吧”的时候猛然看到了“氧气有毒可杀人”这样的文章标题之时,一定会有部分人感觉要被雷倒的。
长期以来,我们看到的大字和听到的大声宣传多半是“什么什么有利于身体健康”,被我们忽略掉的很可能是药品说明书上的那些需要用放大镜才能看清楚的小字(具体的使用剂量、可能的毒副作用等)。在这种情境之下,人们很容易把我们接触到的物质简单地划线——有毒的和无毒的,有利于健康的和有害于健康的,这就像我们在孩提时代看电影时总要问谁谁是“好人”,哪个家伙是“坏蛋”一样。这种简单的分类造成的后果是一些人疯狂追捧保健品维生素之类(被宣称)对身体健康有好处的东西,或者大量摄取某营养成分含量高的食物,而与那些被宣称过“有毒”或者“有害”的食物彻底告别,这样做的结果未必总是有利的,可能悄然发生了营养失衡却还全然不知,有的人甚至因此严重损害健康以致付出生命。这些人可能没有把握住这个问题的关键——“有毒”的另一面其实是“有度”,即使通常认为是“无毒”而且“有益”的东西,如果“无度”地加以使用,也是危险的。事实上我们对各种维持生命的物质的需求都有个合理的限度,也就是我要说的“有度”,太少了固然不行,太多了也会有害。例如,我们长期不喝水肯定会被“渴死”,如果短时间内大量饮水身体也会出问题;再如我们不呼吸氧气不行,可如果一味地呼吸纯氧也会发生氧中毒。
很多物品、甚至人才和政策制度的使用,“度”的把握一样非常重要。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规模和数量,只为追求其好的一面而盲目扩张,全然无视因此带来的各种副作用,都可能是有毒或者有害的。能把握好这个“度”的人,才是真正的高人。
*******************************
参考:
孙学军:氧气有毒可杀人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400162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11635-400626.html

上一篇:高校里的“歧视”与“士气”
下一篇:闲话“单位”
收藏 IP: .*| 热度|

22 武夷山 余世锋 陈儒军 孙学军 张焱 陈国文 毛培宏 吉宗祥 杨正瓴 刘圣林 李学宽 侯成亚 曾庆平 徐耀 丛远新 刘广明 黄锦芳 罗汉江 曾新林 水迎波 刘庆丰 xqhuang

发表评论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2: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