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xcar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oxcar 学了物理而没有搞物理 却自觉不自觉地用物理

博文

杂说“流”与大学

已有 4231 次阅读 2010-8-19 08:13 |个人分类:科学网|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地位, 流体, 高度, 流动, 泥石流

最近,“流”是在中国被提及频率极高的一个字。全国人民刚刚平复下甘肃舟曲的特大泥石流灾难所带来的哀痛,昨天(8月18日)云南贡山也发生了泥石流灾害,已造成了2人死亡,90人失踪,此间还传来了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重灾区多处发生泥石流的噩耗【1】。就在大自然的泥石流不断肆虐、纷繁不绝的洪水这种流体也不断冲击着日渐老迈的河堤的同时,咱科学网上又在为“一流大学”展开新一轮的大讨论。由于本人水平层次不高(绝非“一流人才”),出身门第有限(母校尚不是公认的“一流大学”),交游不广(没在“一流大学”留学或进修过),所以无力也无意去评判大学、学科和人才是“几流”(虽然这种评判的帖子最火、最吸引眼球也最赚点击量),只能坐而论道,从自然规律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的角度,来说说“流”,论述一下自然界的“流”和人们眼中的“流”(特别是“一流大学”的“流”)之间的关联。
自然界中的“流”,往往是实实在在、可以被看见或感知到的流体流动。例如,水流、气流和泥石流。流体可以流动,是因为组成流体的组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是太强,且相互之间不形成完全固定的相对位形;流体发生流动,是因为不同部位之间存在压差,所以会自动地向低压方向流动。描述流体的那些方程我就不费心去查找和书写了,反正这篇我博文也不是学术论文,只是粗浅、定性地谈点儿感受,简单地归结起来是一句著名的话——“水往低处流”。
人们嘴里常说的“流”,更多的时候是一种人为弄出来的分类。例如:一流大学、一流人才、上流社会、二流子、卑鄙下流等等。如果拿人类社会的种种“流”和自然界的“流”去对比,我们会发现二者其实是大相径庭的。人类社会当中的“流”比较稳定,“流动性”也并不强。真正上流社会的绅士,通常不会再一夜之间就堕落成卑鄙下流的“流氓”,社会上到处流窜游荡的“二流子”也不可能立马变成绅士。正常情况下,真正的一流大学即使不幸发生衰败,也不会再短期内就变成末流的小角色,毕竟是“瘦死的骆驼也比马大”、“虎死余威在”,当然,人们眼中的N流大学再怎么追求“一流大”和拼命去“学”【2】,也不可能在很短时间内便跻身“一流大学”行列,因为“罗马不是一天就建成”的。静下心来想想,人类社会的很多“流”,与其说是“流”,倒不如说是“势”(地位),“流”前面的数字越小,则“势”越高,当然如果容纳“流体”(人才其实是流体【3】)则势能会越大,所以才“有人往高处走”之说。
力争一流,其实就是要忙着提高地位,积蓄势能,参照水利工程的做法就得修水坝。修水坝绝对是个技术活,要尽量借助山势争取因势利导,设计不能出偏差,施工也需要一丝不苟地干,要用真材实料而不能偷工减料,否则会有巨大隐患,真的来了洪水发生漫坝、管涌乃至决堤,就会杯具掉。争创“一流大学”何尝不是如此,简单地追求“一流大”和盲目地“学”,靠各种指标数字的堆砌不难成就“水坝”的高度和形状达到“中看”的目的,却未必就能够赋予它足够的强度真正做到“中用”。正如修座大坝是很辛苦的,建设“一流大学”当然也不是轻松的活儿。
其实,老天爷有时闲着没事儿也会修些“水坝”,那是地震或者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后山坡上的土石滚落到河道中形成的,结果是阻塞河道而形成“堰塞湖”。抛开“堰塞湖”周围的凌乱场面,那些堆积得很高、有水从隘口溢出形成瀑布的“堰塞湖”一定也很壮观,这时可观的“势”已经有了,但我们在观赏的同时,不可不防这个不稳定的东西会给处在下游民众带来巨大的威胁,所以“堰塞湖”需要努力清除掉。有时“天上掉馅饼”的传说也会降临人间,由于某种机缘可以帮助一个人、一个组织机构甚至一个国家达到前所未有的层次或境界“一流”,不过这种偶发的机遇所带来的地位(势)往往并不稳固,如果自己只顾洋洋自得地孤芳自赏而不能设法加固它,在一个大的冲击下可能会迅速土崩瓦解。稳固地积累达到一个高度殊为不易,破坏和下滑却可以来得异常迅猛。
最后,俺在闲话几句人们眼中的“流”(势)。古诗有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所以看事物的角度不同,用的评价手段不同,得出不同的结论很自然,所以才会“大学排名总是错的”【4】,大家自然都可以去点评各种关乎谁是谁不是“一流大学”的“排行榜”。在我看来,一所大学是否“一流”、在人眼中的高低贵贱(学费多少)可以见仁见智,达到那个像三峡大坝一样宏伟壮丽的高度时内在的根基是否稳固才是最最要紧的。
 
~~~~~~~~~~~~~~~~~~~~~~~~~~~~~~~~~~~~~~~~~~~~~~
参考:
【1】       新浪网:我国多地发生泥石流灾害:
【2】       吕喆:建设“一流大学”的模式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1111
【3】       吕喆:论人才的流体特征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60003
赵星:大学排名总是错的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54047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11635-354324.html

上一篇:明星组合,闪亮登场!照耀科学网!
下一篇:同学,你不做这个课题打算做啥?
收藏 IP: .*| 热度|

24 武夷山 刘洋 王铮 杨学祥 诸葛淑媛 赫英 陈儒军 曹广福 曹聪 陈安 张焱 王修慧 吉宗祥 苗元华 张天翼 孔晓飞 李志俊 李学宽 鲍海飞 刘晓瑭 丛远新 刘广明 王随继 zhaowanfu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09: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