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xcar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oxcar 学了物理而没有搞物理 却自觉不自觉地用物理

博文

且慢“第一时间”并请保持非“零距离” 精选

已有 5519 次阅读 2010-4-5 08:07 |个人分类:文学影视评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第一时间, 零距离, 负时间, 全貌, 全局

      俺本家吕乃基老师日前曾写了篇题为“第一时间和零距离”的博文【1】,很可惜,当这篇博文出现在科学网的时候,我正在回老家过清明节的路上,结果没有赶在“第一时间”和俺本家的这篇新博文“零距离”接触。昨晚回到自己家后,赶紧上科学网看看有什么新博文时,匆匆读到了这篇博文,立刻写了条关于“CCTV-2的第一时间”的评论,今天看到本家在回复中的意思是应该写点儿续集啥的,碰巧我对这俩词儿也有些感触,就冒昧地来个“狗尾续貂”,接上一段下文。

      在当下中国,一个好词儿一旦被发明出来,用不了多久就能让你耳朵听得磨出茧子、眼睛看得要起白内障、想起来肚子就泛酸水儿......总之两个字——腻烦。我觉得“第一时间”和“零距离”这两个词夸张得有点儿让人难以忍受了,大家却仍如此喜欢滥用下去,这就难免让人感到腻烦,我今天要说,且慢“第一时间”,并请注意保持一个非“零距离”。

       在信息时代,任何事件的发现及其消息在随后的传递似乎都变得奇快无比,所以搞媒体的人喜欢吹嘘“第一时间”,可能意在彰显其动作神速,突出“零距离”,更要表示不但消息渠道广泛,而且触觉灵敏,和当事人套得瓷实,关系非同一般。其实,如果换个角度看,“第一时间”和“零距离”也不值得太过提倡。相反,“第一时间”不可避免地透着某种忙乱,而“零距离”多了,更难脱“近视眼”的尴尬。

       我们不妨追问一句,“第一时间”之前是什么?答案或许是第零时间OR负时间。事实上,许多突发事件的发生和发展都有个过程,人们看到的是爆发那一瞬间,却很少有人事前就已经关注到了此前更长时间里造成突发事件的问题或者矛盾的积累过程,如果在“负时间”注意到了这些问题并设法加以解决,很多突发事件根本不会发生,第一时间的忙乱或可避免。古时候传说的上医医人于未病,就是这个道理,防微杜渐把小病消灭在摇篮中,把“亚健康”或“慢性病”调理成“健康”,不是比抢救及时更好么!如果事件已经发生了,有关部门或主管领导在“第一时间”就赶赴现场,媒体记者们也于“第一时间”端着长枪短炮的摄影摄像器材与采访话筒冲上前去,大概都能充分体现他们的敬业和负责。但是,如果事先没有预案,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决策和行动是否合理有效有时也是个问题,有时或许先稳住神、弄清了情况再动作更为妥当,当然,这样就不是第一时间,而是第二甚至第N时间了,肯定要在“第一时间”挨骂的。如果我们细心地对一次突发事件进行完整的跟踪关注,就会注意到媒体在“第一时间”发回的报道可能不够准确,做出的评论有时也是值得商榷,如果因此出了问题也是忙乱惹的祸。

       有没有比“零距离”更近的距离?答案或许只能是“负距离”了。就如我们可以扬言和某人零距离接触,但了解到的最多也就到可以表达的层面。要是一定想搞出个“负距离”的新闻报道出来,只怕要上些专业技术手段,来点儿什么X射线CT成像、THz扫描、B超、核磁共振再加上种类繁多的内窥镜和化验了,这么一番折腾下来,没病也能给人找出病来,但是,这样有意思么?“刨根问底儿”刨到这个层次,确实可以搞出不少狗仔队级别的新闻(诸如XX明星怀孕、XX名人患病之类),但后果是误导受众去关注这些其实没多大意义的细枝末节,却忽视了一个人的全貌或一件事的整体全局,而全局的思考和把握恰恰是最为重要的,在很多时候,我们对一个人的关注或者一件事的观察和了解,保持一个适当的非零距离也许会更好。

      总之,真正的智慧总还是需要时间的积累和空间的延展的,我们面对一个个“第一时间”,不妨多想想前因后果;在每一次靠上去准备“零距离”接触之前,请先来个远景观察、留意一下全貌。

~~~~~~~~~~~~~~~~~~~~~~~~~~~~~~~~~~~~~~~~~~~~~~~~~~

【1】吕乃基,第一时间和零距离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08390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11635-308882.html

上一篇:“欣赏内涵”还是“崇拜外表”?
下一篇:“人才”与“人力资源”
收藏 IP: .*| 热度|

23 刘钢 武夷山 王铮 张志东 刘玉平 诸葛淑媛 陈儒军 曹广福 王德华 吴飞鹏 鲍永利 陈安 王修慧 吕乃基 柳东阳 李学宽 侯成亚 鲍海飞 林中祥 丛远新 刘波 张肖飞 ffy

发表评论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1: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