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焕中医生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hihuanzhong

博文

肺癌是呼吸学科主要的病种 精选

已有 5815 次阅读 2019-3-31 10:29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有一个胜仗,全国的呼吸科打得很漂亮,那就是不动声色地将肺动脉栓塞这个病种从心内科手中夺了回来。我记得,国内关于肺栓塞诊治的第一个指南就是由心内科专家制定的。多年以前,呼吸科医生遇到可疑的肺栓塞病例,总是习惯于邀请心内科医生前来定夺诊治方案。实际上,心内科大多数医生15年前对肺栓塞也没有多大的把握,来会诊最大的作用只是分担责任。呼吸科和心内科医生对于肺栓塞的诊断都没有充足的信心,对于溶栓和抗凝方案也很难提出明确的具体方案。

真正推动全国各个学科包括外科各个亚专业提高肺栓塞的防治意识,并大幅度提高肺栓塞诊治水平的是王辰院士。到了今天,几乎所有的正规医院各个外科病房遇到术后突发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的患者,首先想到的就是肺栓塞,并且能迅速通过CTPA得到明确诊断或基本排除。呼吸科医生遇到急性肺栓塞或慢性肺栓塞肺动脉高压,很少会出现漏诊的情况。也就是说,在王辰院士的带动下,呼吸学科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已经将关于肺栓塞全方位的话语权牢牢掌控自己的手中。

肺癌的情况有点不一样,在此一领域发出重要的声音几乎都来自肿瘤学科而不是呼吸学科。多年以前,晚期肺癌的治疗手段有限、疗效不佳,还没有靶向治疗,介入手段短缺,呼吸科在诊断明确之后通常就将肺癌患者转到肿瘤科或放疗科。当年肿瘤科的手段只有化疗,所以当年的名称大多叫“化疗科”。由于癌症发病率有增无减,化疗科顺势扩增为今天遍布全国各地的肿瘤中心/医院。

一个很无奈的事实是,呼吸科医生每年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肺癌有关的项目通常不敢投向肿瘤口,因为那边的竞争更为惨烈,一般斗不过人家。所有的结果都是必然的,所有的存在都是合理的。中国关于肺癌发病机制的科研成果,最重要的那部分出自肿瘤学科;发表在重要专业杂志上关于肺癌治疗和预后的重要论文,也大多来自肿瘤学科。地盘都是通过打斗得来的,呼吸科一开始不重视收治肺癌患者,也不重视深入探讨肺癌的发生和转移机制,久而久之话事权都落到了肿瘤学科。

这么说,是不是说呼吸学科对于肺癌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就不再拥有优势了呢?当然不是,本文的中心思想不在于发表悲观的言论,而在于呼吁同仁们在这方面的工作中奋发图强,争取更大的主动权。工作做得好不好,有很多指标可以说明问题,其中一项便是将研究成果发表在权威的医学杂志上。争鸣的时候,你可以不同意这个说法,而且能够轻而易举地搬出强烈的家国情怀,但不能改变这一基本的格局。毕竟,指南制定的第一步是成立专家组,第二步是检索公开发表的论文,第三步是评估论文的质量,第四步是评价证据的级别,第五步是落实撰写成文。个人认为,以下几个方面都有许多工作值得为之落手落脚去做。

一,肺癌的早期诊断从来就是一个大有作为的天地,譬如说,与影像学科协作提高单个肺部结节的诊断水平、寻找更敏感的生物学诊断指标、与胸外科协作找到早期肺癌诊断和评估预后更可靠的评价系统,等等。所有的工作都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前提是注重细节和规范。

二,提高呼吸内镜对早期肺癌的诊断效率,减少针对良性肺部病灶不必要的手术切除。

三,为肺癌的临床分期提供更多的研究证据。在这方面,日本医生的工作无疑走在世界的前列,欧美国家制定肺癌分期的方案,很多的依据就来自日本。

四,加强肺癌介入治疗的规范实施。目前,很多的介入工作集中在晚期肿瘤出现大气道梗阻之后的疏通方面,如果能够将介入前以并扩大适应症,其价值必将进一步增大。

五,虽然肿瘤学科在组织多中心前瞻性研究中已经具有了明显的优势和经验,但呼吸科如果想开展这一方面的工作,当然也能很好地实施。毕竟,大多数肺癌的确诊程序都是在呼吸科完成的,确诊之后就能开始各项治疗性试验。我觉得呼吸科可以在免疫/靶向治疗方面做好更多的工作,这可能是延长晚期肺癌患者生存时间最有前途的方向。

肺癌已经成为了我国的癌王,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在上升,这种上升趋势在美国都已逐年下降。毫无疑问,呼吸科医生在诊治作为本领域主要病种的肺癌的工作中可以有更大作为。在这方面,仅仅有激情、有想法、有计划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大家沉下心来付出更多的心血,拿出实打实的规范证据来显示努力的程度。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09342-1170671.html

上一篇:哮喘导致猝死?完全可以不恐慌
下一篇:常用的止咳化痰药
收藏 IP: 114.244.159.*| 热度|

7 黄仁勇 姚晔 甘辉 许洪光 钟振声 张珑 刘钢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21: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