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ther8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rother8

博文

按标题搜索
20世纪资本主义文明发展:科技、文化与艺术
2024-7-16 16:05
20世纪资本主义世界翻天覆地发展,这种发展在正反两个方面都极具特色。 尼采的一声大喊:“上帝死了!”,揭示出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已经处于激化的边缘。作为一种新生力量,资本主义不仅打破了传统的封建社会构建,也对传统文化造成重大冲击。创新与科技推动资本主义发展,速度越来越快,造成传统文化持久传承与新生产 ...
2028 次阅读|没有评论
人类的金融体系运转完善吗?
2024-7-14 23:28
在很多情况下,人类都是用简化的模型来理解世界和运转社会。对于复杂体系,简单的模式并不能反应其全部规律。金融体系恰好就是这样一种复杂体系,这决定了目前金融体系的现有政策很难达到完全的自洽。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体系中,一个国家与周边的贸易属于点缀,如果再加上闭关锁国,在很大程度上这个国家就属于封闭体系 ...
1268 次阅读|没有评论
欧盟的过去与未来
2024-7-12 17:29
公元1945年5月8日,德国战败投降,二战欧洲战场也告下帷幕。一切好像又回到起点,但是世界已经截然不同。战后的欧洲满目疮痍,东西方阵营又在德国直接对峙。 通过两次世界大战,欧洲人的心中得出深刻教训。对外需要国家之间和谈,避免战争。对内则需要稳定社会,尤其是严重通货膨胀造成社会动荡的梦魇历历在目。这两条 ...
1844 次阅读|没有评论
二元论看金融
2024-7-10 18:12
思想遍历是让一个思想体系趋向完整的最佳方式。哲学体系就经历了这样一个演化过程。二元论是视角互换的一种有效途径,往往能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在一般规律上,有因就有果,因果分明,这是一种单一时间方向维度的思考方式。但是,对于有反馈机制的系统,随着时间演化就会出现原因与结果相互耦合,相互牵连,互为首尾 ...
1539 次阅读|1 个评论
南非的发展—现代资本主义的起点
2024-7-9 12:11
时代的划分常常以一些标志性事件为界限,在这一点上很像地质年代的划分,常常以生物灭绝事件为边界。经常有人会问,怎么这么凑巧,一些重大生物时间都发生在地质时代的边界,其实逻辑刚好相反。 资本主义至少从18世纪就可以算起,但是真正成为现代社会的模式,到底从哪个事件算起呢? 上个世纪以来,最为显著的社会 ...
1611 次阅读|没有评论
经济危机之后如何复苏?
2024-7-8 16:51
每个国家的经济结构并不一样,但是全球性经济危机时,各国经济危机的底层逻辑几乎一致。经济危机之后对大型国家的影响更深刻,所涉及的社会网络体系更复杂,延迟性更长,经济恢复更慢。相对而言,小型国家的经济回复有可能会更迅速,毕竟船小好掉头。冰岛就是这样一个良好的研究案例。 斯凡·哈拉尔·德伊加德(冰岛央 ...
1890 次阅读|没有评论
科学与艺术创新的联系
2024-7-7 11:41
跨学科教育会逐渐成为主流模式之一。之所以称之为之一,是因为教育具有相当高的复杂性,教育模式也因此要采用多模式相辅相成的策略,任何单一的模式都具有弊端。 科学与艺术最大的衔接就是创新,是一种典型的跨学科交流。科研目标是发现新现象和新理论。任何已经被解决的科学问题都不值得再去研究,否则会浪费纳税人的 ...
1538 次阅读|没有评论
再论社会财富
2024-7-5 12:20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物质和财富激增。其中最大的动力来源于技术与社会政策及管理模式的创新提高了社会生产率。所生产的财富可以被有效地分为“有形财富”和“无形财富”。 对于一个人来说,有型财富就是他所拥有的房产、地产、和一切可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而无形财富可以包括他的家风、声望、地位、存款、证券、以 ...
1723 次阅读|没有评论
需求与消费主义
2024-7-4 17:35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或者说基于一般规律的市场经济发展动力不在于生产,而在于需求与消费的增加。就像一个动物,如果只摄入能量,却不输出能量,其结果就是有机系统崩盘。哪怕是再好吃的东西,没有被身体消耗掉,多吃几次就没了口味。对应于市场就是失去了需求,商品自然也就卖不出去。所以,市场的最大动力就是让需求无限 ...
1586 次阅读|没有评论
网络与社会
2024-7-3 22:02
20世纪以来,人类科技迅猛发展,现代人类沾沾自喜,以为开创了一种新型的社会明文模式,其实,其底层文明逻辑和思维模式并没有变,虽然形式上确有改变。 人类社会的基本构架自古以来就是一种等级制和网络制的总和体。在不同时期,二者对社会形式贡献的权重并不相同。 两点一线,属于个体之间的交流,三点成面,每增 ...
1354 次阅读|没有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7-13 18: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