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各期刊继续支持我们团队的研究
俞立平 2025-3-17 12:21
首先非常感谢各期刊多年来对我们团队的大力支持! 我是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俞立平教授。自2005年发表第一篇CSSCI以来,慢慢从一名青年学者过度成中年学者,也逐步组建了自己的团队。20年来,在期刊界各位老师的大力支持下,团队发表了500多篇论文,其中中文论文篇均被引16.22次。下表是团队主要论文(n5)的 ...
个人分类: 科学计量|1295 次阅读|没有评论
做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情
俞立平 2024-1-13 16:38
对于喜欢写点东西的人而言,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完成一篇论文以后,还有个把小时的时间,可以写点随笔。 所谓卷,其实就是大家公认没有意义,但不得不去做。客观上,从宏观角度,70%的卷的目标是正确的,但是微观层层加码,并且仅仅围绕卷的目标安排工作,也可以称为“唯卷论”,其实是没有意义的。 ...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2521 次阅读|没有评论
人文社科论文取向:精致的小创新还是粗燥的大创新?
热度 1 俞立平 2023-7-6 11:05
任何一个研究,都应该全力以赴,力求尽善尽美,但时间有限、资源有限、精力有限,何况不同科研人员的特质是不一样的,有的善于发现问题,有的善于做实验,有的善于计量分析,有的善于写作,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篇论文,不外乎有两种导向,一种是精致的小创新,一种是粗燥的大创新。当然一切都是相对的,所谓精致与粗糙也是 ...
4842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转载]科研失信“黑名单”背后的“荒唐”:云南多个项目单位人去楼空
俞立平 2023-6-11 16:11
本文转载自《南方周末》,内有记者对为的采访,本来发稿前建议编辑改得委婉些,但编辑没有采纳为的意见。以下是正文: 科技部、财政部等22部门印发的《科研失信行为调查处理规则》规定,失信行为至少包括七大项。 (人民视觉/图) 科研项目已经终止,162万元科研经费却没有退回。2023年5月25日,云南图中信息技术有限 ...
2517 次阅读|没有评论
高校科研有躺平的倾向
俞立平 2023-1-20 16:00
破五唯以来,推进代表作制度,并且主管部门禁止教师绩效与论文数量之类的挂钩,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的绩效方案有所调整,贫富差距可能不像那么大了,总体是值得肯定的。寒假期间碰到一些老朋友,闲聊了解的信息大致如此。 对于爱做科研的人而言,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对其影响不大的,当然科研支撑条件是绕不过去的 ...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3600 次阅读|没有评论
关于学者的学科发展责任
热度 3 俞立平 2023-1-11 10:15
学科的发展离不开学者,学科的发展也造就了学者,作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者,其实无形中的责任就是努力促进学术进步。即使年轻的学者,也要明白这个起码的道理。年轻学者总会成长起来的,成为学科建设的主力! 学科之间相差很大,有的学科属于基础研究,有的学科属于应用研究,有的学科在两者之间。无论什么学科,原始 ...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14951 次阅读|5 个评论 热度 3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7-11 21: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