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健康养生类书籍,读不完根本读不完……
热度 3 郑永军 2023-8-21 08:17
近年来,利用闲暇时间阅读关于健康和养生类的书籍。以下是部分电子书单: 1. 让.大卫.泽伊图,《人类健康史》,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 2. 基普尔,《剑桥世界人类疾病史》,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 3. 凯瑟琳.姆.凯,《人口健康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1; 4. 王艳丽, ...
个人分类: 文献集萃|2052 次阅读|7 个评论 热度 3
你要研究“健康”,就不能只研究“健康”
热度 3 郑永军 2023-8-3 10:31
近年来,业余时间阅读的健康养生类书籍的部分书单: 戴礼坦,《新健康学》,中山大学出版社,2014; 王寅,《健康养生新概念》,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赵伟,《现代健康医学》,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 F.D.沃林斯基,《健康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
个人分类: 胡思乱想|1366 次阅读|6 个评论 热度 3
为什么曾老师喜欢烧烤,不喜欢黑枣?
热度 4 郑永军 2022-11-19 07:28
【译文】 曾皙和他儿子曾参同为孔门弟子。曾参是历史上有名的大孝子。曾皙生前特别喜欢吃黑枣这种干果类小零食。老爸死后儿子曾参因为怀念父亲竟然戒食黑枣。这件孝道故事被后世的儒门弟子广为传颂。到了战国时期,孟子门下有个弟子叫公孙丑,是个杠精。他感觉这个故事里有BUG,于是就跑去找孟老师理论理论 ...
个人分类: 胡思乱想|4045 次阅读|8 个评论 热度 4
吃馒头,一口咬下千年历史
热度 8 郑永军 2022-6-11 10:46
题记: 前段时间,读了一些饮食文化方面的闲书,随手写了几篇读书笔记,发到网上请大家分享。科学网摄影大师李学宽教授给我留言“ 请写一篇馍馍发展史”。既然李大师给我布置了作业,咱不能不识抬举啊。这几天从网上搜来一些资料,整理了贴出来。 漫谈馒头文化 一、馒头的起 ...
个人分类: 文献集萃|9343 次阅读|18 个评论 热度 8
食文化漫谈:面包简史
热度 6 郑永军 2022-5-24 12:25
H . E . 雅各布 著 崔敏 文彤 译 . 《了不起的面包》 . 广东人民出版社,2022 . 0 4 《了不起的面包》读书笔记 一、面包的起源与发展 1. 面包的起源 大约 1 万多年前,西亚地区的古代民族就已种植小麦和大麦。他们利用石板将谷物碾压成 ...
个人分类: 文献集萃|7630 次阅读|14 个评论 热度 6
食文化漫谈:米饭简史
热度 4 郑永军 2022-5-23 10:02
游修龄 ,曾雄生 著.《中国稻作文化史》.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04 《中国稻作文化史》读书笔记 一、 稻米概述 1 稻米的历史 稻米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我国南方俗称稻谷或稻子,脱壳后是大米,煮熟后称米饭或白饭。稻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
个人分类: 文献集萃|7703 次阅读|12 个评论 热度 4
一文打尽咖啡文化干货
热度 6 郑永军 2022-5-19 15:57
《左手咖啡,右手世界》 读书笔记 一、咖啡的起源与发展 1.1 咖啡起源的历史传说 第一种传说 :在六世纪的东非埃塞俄比亚西南部的咖法地区,有个叫卡尔迪的牧羊人发现羊群啃食了路边大型灌木丛的红果子后异常兴奋,即使是老山羊也像小山羊一样奔跑跳跃。他好奇地摘下一些果 ...
个人分类: 文献集萃|9399 次阅读|20 个评论 热度 6
一文打尽茶文化干货
热度 5 郑永军 2022-5-16 12:51
《中国茶文化学》读书笔记 一、茶的起源与发展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的发源地。茶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载体,五千年文明画卷,每一卷都飘着清幽茶香。中华被誉为礼仪之邦,有“客来敬茶”的习俗。茶不仅推动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也给饮茶者带来 ...
个人分类: 文献集萃|10873 次阅读|19 个评论 热度 5
智者吴思
热度 1 郑永军 2022-2-17 13:38
个人分类: 闲言碎语|3301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食文化漫谈:在祭台和餐桌之间
郑永军 2022-2-13 15:06
寒假期间,读的第二本饮食文化方面书是《早期中国的食物、祭祀和圣贤》( 胡司德著,刘丰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在古代中国,穿梭在祭台和餐桌之间的圣贤们常常思考这样的问题:谁来供奉?供奉什么?向谁供奉?何时供奉?谁来吃?吃什么?和谁一起吃?从饮食文化的角度来解读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理解早期中 ...
个人分类: 胡思乱想|3672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1: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