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博文细分类:事实与史实1
武夷山 2025-5-15 06:32
博文细分类:事实与史实 1 武夷山 1. 世界上最“长寿”的 6 大城市( 2007 ),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869.html 2006 年 11 月 30 日的英国《自然》杂志发表了伦敦大学学院先进空间分析中心的 Michael Batty 先生的题为“排序时钟”的论文。所谓排序时钟,就是将某变量的历时变化标示 ...
个人分类: 旧文重温|712 次阅读|没有评论
博文细分类:科学杂谈1
热度 1 武夷山 2025-1-30 06:39
博文细分类:科学杂谈1 武夷山 到现在为止,我将自己的博文分到17个类别中,科学网给出的博文类别有12个。由于我的博文主题庞杂,无论是17类还是12类都无法准确涵盖。黄安年博主每过一个月都将其上个月的博文做一个分类目录,我觉得这个注重分类的做法很好。 我打算从现在起,慢慢地对以往全部 ...
个人分类: 鼓与呼|1632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韩国科技工作积极促进和有效服务国家产业发展
武夷山 2024-10-9 11:56
韩国科技工作积极促进和有效服务国家产业发展 盖红波 武夷山 (发表于《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4年6月) 韩国在信息产业、汽车产业等诸多国家产业发展领域 ‚ 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并形成了独具特色 的国家产业发展战略。在其成功的各种要素之中 ‚ 科技工作功不可没。韩国 ...
个人分类: 图书情报学研究|2091 次阅读|4 个评论
科技政策制订的新机制(2002)
武夷山 2024-9-19 08:25
科技政策制订的新机制 武夷山 (发表于《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年6期) 摘要 介绍了丹麦著名科技政策学者安德鲁 · 杰米逊对科学、技术与社会 ( STS )的两种研究途径的论述和科技政策制订过程中所经历的文化张力,并以科研绩效的同行评议与外部评估为例,表明从文化张力的视角看问 ...
个人分类: 鼓与呼|1603 次阅读|没有评论
潜在情报用户及其转化问题研究(2001)
热度 1 武夷山 2024-8-25 07:14
(博主说明:从中国知网的PDF文件转化为word版时,所有的逗号都消失了,我就补上了逗号。没想到在科学网贴出时,系统自动加上了逗号,于是出现了两个逗号。我没时间再次返工去逗号了,请谅解。) 潜在情报用户及其转化问题研究 盖红波 武夷山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 ‚ 北京 100038 ) ...
个人分类: 图书情报学研究|1960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孙学琛老师的一篇文章
热度 1 武夷山 2024-7-22 06:16
博主按:我的硕导孙学琛老师去世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443028.html )。今天贴出孙学琛老师1992年的一篇文章,以志怀念。 孙老师在此文中提出,“有条件的机构应当逐步建立情报研究专用的数值型和事实型数据库”,非常有远见!后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所长贺德方研究员在2009年发表于 ...
个人分类: 图书情报学研究|5059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科技翻译工作的工程化和现代化
热度 1 武夷山 2024-7-2 07:48
科技翻译工作的工程化和现代化 屈慰双 武夷山 发表于《中国科技翻译》1992年第2期 随着科技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起作用的日益突出,科技翻译人员成了宝贵的稀缺资源。 为了有效地利用这一资源,让数量有限的科技翻译人员产生更大的效益,就要讲究科技翻译工作的工程化和现代化 ...
个人分类: 译海扁舟|4144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华盛顿市的垃圾处理(1988)
武夷山 2024-7-1 06:34
博主按: 1988 年时,我在驻美使馆科教处工作。我在年内的一封家书中写道: 前些天我看到《光明日报》一篇文章说我国城市垃圾越来越严重。于是,我从电话号码本上查到了华盛顿市政府的有关单位,要求去了解情况。他们很客气,派一辆车子来接我,最后又将我送回。一位负责人陪我参观(并一路解释) ...
个人分类: 他山之石|1783 次阅读|没有评论
评价交叉科学研究人员的新思路(2008)
武夷山 2024-4-19 06:40
评价交叉科学研究人员的新思路( 2008 ) 王 炼 ‚ 武夷山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 北京 100038 ) 发表于《科 学 学 研 究》第 26 卷 增刊 (上 ) 2008 年 10 月 摘 要:在当前利用科学计量学工具对研究人员的科研评价中, 由于采用的基本是一种基于学科 ...
个人分类: 科学计量学研究|2063 次阅读|没有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7-9 20: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