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两河流域古文明遐思
刘青松 2025-5-21 23:28
比古埃及文明还要再早一些的文明出现在两河流域,主体在现今的伊拉克一带。两河指的是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在古希腊语中,美索不达米亚(Mesophotamia)的意思其实就是指两河之间的土地。 与尼罗河相比,两河流域的水量更加不稳定。尼罗河上游的上游有湖泊存储水源,水量相对稳定。其中的青尼罗河发源于埃塞俄比亚 ...
1311 次阅读|没有评论
古埃及文明遐思
刘青松 2025-5-13 23:02
公元前3000多年前,古埃及上下王国统一,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一直持续到公元前30年托勒密王朝的最后的君主克利奥帕特拉七世(Cleopatra VII,埃及艳后)自杀,失去了自主权,历经3000年的风雨。在历史长河中,能持续3000多年的文明并不多见,虽然被中断,有很多遗憾,但这一时间长度足够证明其生命力之顽强,文明之稳定 ...
1542 次阅读|没有评论
2025四月之心情笔记
刘青松 2025-4-19 14:10
有一则笑话。问一个乞丐:“发财后做什么?“” 乞丐思考很久,肯定地答曰:“一顿饭至少要吃两个鸡腿!” 这个貌似是笑话,其实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一直遵循着这个原则。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对糖的摄取。 糖的化学成分C6​H12​O6(单糖),别名碳水化合物。糖的能量存储在C-H(碳氢键)。当进行有氧呼 ...
1294 次阅读|没有评论
小说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热度 1 刘青松 2025-3-18 10:51
我很久以前就发现自己有一个乐趣。 无论是旅途中的“误入歧途”,还是走入一个陌生的环境,我都喜欢看眼前正在发生的一切,包括人和事情。在任何一个时刻,世界的各个角落都在同时发生着故事。或者是鲜花绽开,或者是动物捕食,或者是人类文明的颤动。 这个世界的每个角落都有美与丑、爱恨与生死、都有不知名的人或 ...
1310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2025三月之心情笔记
刘青松 2025-3-11 10:07
三月份是转折的季节。南方的冬天已经成为记忆,开始春满枝头。校园河边的黄花风铃木怒放。不仅每一朵都极具气质,组合在一起形成花廊的震撼,让人联想起银河。 三月并不是放松的季节。科研人员都在奋笔疾书,绞尽脑汁,逐字逐句地改写基金本子。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工作只有美好,所谓美好的背后都有看不见的付出。 ...
5085 次阅读|没有评论
修仙与科研哪个难?
刘青松 2025-1-28 11:45
春节放假,总算有空闲时间,做一些平日做不了的事情,比如追国产3D动画剧。前一个暑假,把《少年歌行》看完,感觉国内的3D动画水平上升迅猛。有东方的审美和思想哲学,有东方特有的江湖世界,有充分的想象力。 我从小就喜欢看动画片,初期印象深刻的有《森林大帝》、《三千里寻母记》、《花仙子》、《铁臂阿托木》、《 ...
1804 次阅读|没有评论
2024年末心情之总结
刘青松 2024-12-19 12:03
这个世界是客观的,但是我们的认知是主观的。于是就有了苏东坡与惠崇和尚因佛事争论的故事。苏东坡看着和尚像一堆牛屎,而和尚却认为他像如来。 对于这个故事的客观性,我当然持怀疑态度。以苏东坡的内心世界,对待高僧绝无可能用这样的心态处之。但是,对于他与高僧争论而产生的心急气躁确是可能。这是看待世界的角度 ...
1333 次阅读|1 个评论
人类交流的真相
刘青松 2024-11-21 21:30
20年前,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荣誉哲学教授哈里·法兰克福(Harry Frankfurt)写了一本小册子《On Bullshit》(翻译为论扯淡)一下子成为畅销书。作为一个哲学教授,哈里兢兢业业,研究古老的哲学问题。看来他对后现代哲学这一套说辞并不感兴趣,对现代社会的很多宣传方式也有深刻认知。在台湾,这本书的署名被翻译得更直接, ...
1915 次阅读|没有评论
拐杖的用法
刘青松 2024-11-21 13:21
工作忙不停,老天来调停。 很长时间没打网球,突然被征招加盟学校的部门联赛,作为前N男单选手,第一晚就征战三局,痛快倒是痛快,痛来得也快。 在学校网球界,我定义了一个冠军,叫做70后左手75公斤级教授冠军。在这个级别校内至今找不到对手,高处不胜寒。 赛后的第二天开始,右脚跟开始隐隐作痛。开始还能一 ...
1348 次阅读|没有评论
那片黄昏那片海
热度 1 刘青松 2024-11-17 11:54
烟台的海岸遇到下落的黄昏。此时正是潮涨潮落的转换状态。波浪不大,但是持续涌来。海岸边遗留下海水涨潮时的痕迹,一些海草和各色的贝壳零落地散布在沙滩。海岸线漫长,向远处和远处城市高楼大厦逐渐融合。游人不多,浪涛声带来宁静的感觉。 人生中会遇到很多美景,如果不刻意记忆,大多都会烟消云散于脑后。就如人生 ...
5609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1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7-16 06: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