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blog 博文

最新发表的博文| 推荐阅读的博文

追忆朱照宣教授
陈立群 2024-3-2 20:27
年初在微信群里得知到朱照宣教授仙逝,享年 92 岁。我只见过朱先生一面,在见面前通过两三封信。受益于朱先生的主要是他的著述。事实上,直到 1995 年到上海交通大学读博士之前,我在东北钢城的一个工学院里坐井观天,学界名人都只见其著作文章,而未见其人。 在读本科时便知道朱先生大名,因为那套堪称经典 ...
4441 次阅读|没有评论
陈桢院士科学与教育之重要活动图文记录(二) ——谨以此文纪念陈桢院士诞辰130周年
热度 1 冯永康 2024-3-2 14:53
陈桢院士科学与教育之重要活动图文记录(二) —— 谨以此文纪念陈桢院士诞辰 130 周年 冯永康 (生命科学史研究者) ——接2024-03-01《 陈桢院士科学与教育之重要活动图文记录(一)》 4 学术 ...
3455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1
余国膺教授的学术贡献
许培扬 2024-3-2 09:19
培扬,余国膺教授是我信息所情报研究服务工作的榜样和骄傲!她在我国心血管病界享有盛誉, 深受人们的爱戴,她的功绩应载入我所史册为后来者学习之典范。 东方晓 杨国忠教授 是的,余教授给我们后人从事医学情报工作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我们应该好好学习,珍惜。 我从百度上查看到 ...
775 次阅读|没有评论
陈桢院士科学与教育之重要活动图文记录 (一)
热度 1 冯永康 2024-3-1 16:33
陈桢院士科学与教育之重要活动图文记录 (一) —— 谨以此文纪念陈桢院士诞辰 130 周年 冯永康 (生命科学史研究者) 在中国遗传学百年发展史上,陈桢开创了在国立高等学校中执教遗传学课程之先河。他选择具有中国特色的金鱼作为实验材料,率先开辟了长达 30 多年的金 ...
3663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微生物之父列文虎克与diertgena和animalcule及其进化
热度 1 汪运山 2024-3-1 12:46
纪念 列文虎克发现细菌 350 年( 2 ) 通过这些文章,希望您能够了解一个350年前荷兰代尔夫特(Delf)公民的努力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17世纪出现了五位对生物学产生深远影响的显微镜学家:马尔切洛·马尔皮吉( Marcello Malpighi )、安东尼·范·列文虎克( Antony van Leeuwenhoek ...
3144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转载]张树剑:近现代针灸科学化实践与转向——以朱琏为中心
聂广 2024-3-1 11:01
资料来 源: 张树剑 . 近现代针灸科学化实践与转向——以朱琏为中心. 中国针灸 , 2014,34(10) : 1009-1015 摘要:追踪近现代针灸学者朱琏的学术思想,并与同时代针灸学者进行比较,发现民国以来针灸学术思想有着明显的科学化实践倾向,而以朱琏尤为显著。这一科学化的思想延续至新中国建国早期, ...
700 次阅读|没有评论
谈书房 ——兼谈我的书房
卓宝熙 2024-2-28 17:56
“书房”其实是现代才开始流行的叫法,古人大多喜欢用斋、轩、屋、亭、室、庵等等字来命名书房。 书房早期叫书斋的较多, 指藏有各种图书并专用于读书写字的房间。萧乾先生曾给书斋下过这样一个定义: “书斋,在我的概念中,就是一间不论多么小,不摆床的屋子,一个脑力工作者可以躲开一些分心的杂音——剁剁 ...
834 次阅读|1 个评论
X-Doctor | 科技皮肤:触摸科技前沿的南科大教授郭传飞
张海霞 2024-2-28 12:09
【X-Doctor】 2024年,iCANX推出X-Doctor专栏,聚焦iCANX上独辟蹊径用科技创新改变世界的科学家和他们的科学发现,每期揭秘一位科学家和他/她的探索之路,独家报道、干货满满。欢迎大家一同感受科学的魅力,见证这些创新的力量。 第八期,X-Doctor将带你走近南方科技大学郭传飞 教授 ,感受 他在电子皮 ...
3632 次阅读|没有评论
[转载]布格在秘鲁
籍利平 2024-2-28 11:39
插图选自某公众号。作者没有说明,是不是布格在进行观测。
770 次阅读|没有评论
骑行在这个春天
热度 1 黄成 2024-2-28 09:36
这个春天最具挑战性的事,无疑是春节前后骑行,总路程过320公里。 一次骑行100多公里,这是我之前没有想过的。年三十我跟妻子戏言,准备骑自行车从铁山到通山,妻子说:“好呀!可以试试!”我听到话筒那边,老丈人说“不可能”。 起了这个心,基础是上午我从黄石骑行到铁山,骑了24公里多,感觉良好。为了验证一下 ...
1642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09: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