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blog 博文

最新发表的博文| 推荐阅读的博文

简论教育与科研的功劳与价值
热度 6 钟定胜 2025-7-3 10:46
教师的功劳不在于指导过多少优秀的学生,而在于让学生得到了多少提高与成长。指导过的学生越多,让学生成长的责任就越大;指导过的学生越优秀,这种成长与提高的责任就越大。完全类似的道理是,研究人员的最大功劳不在于占用了多少科研经费和得到多少头衔,而在于取得了多少真正有价值的科研成果。更为具体的阐述如下。 ...
5780 次阅读|16 个评论 热度 6
青椒教师如何与研究生进行有效沟通
热度 1 许永红 2025-7-2 07:03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 首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想法、个性和选择。在指导过程中,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而不是简单地告诉他们该做什么。适当的引导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过度的控制则可能抑制其创新精神。 努力营造一个开放、合作和支持的工作环境 ,比如平时办公的时候和同学们都在 ...
5361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从“编故事”到“育英才”:论学位论文培养中的能力锻造与价值取向
热度 3 钟定胜 2025-6-28 08:36
学位论文(包括本科毕业论文),是高等教育中有关学生学术能力培养的巅峰式的教育形式,因为其不论是在内容的深度上还是在广度上,往往都要大大超出一篇虽然精炼但相对简短的期刊论文。也因此,学位论文绝不仅仅是简单地拿到一组数据,然后去编织一个‘故事’,最后完成一篇表面上看起来合格的长篇文章。它应该是一个完整 ...
7663 次阅读|6 个评论 热度 3
学风杂谈
热度 5 鲍海飞 2025-6-27 12:24
学风杂谈 鲍海飞 2025-6-27 学人研读,总要面对许多问题和数据,离不开对问题的追究和反思,更离不开对数据之来源、概念定义、计算依据和结果判断之探寻等。 常需研读文献,引经据典。然,著者之众,术语之繁,定义之杂,正误难断。凭一人之阅历学识,难以遍全。固有管中窥豹之说。学人间之探讨、提问与辨析,乃 ...
6476 次阅读|7 个评论 热度 5
祝贺你毕业
葛素红 2025-6-21 20:45
祝贺你毕业 ---我的教学日志--- 文/蓝莲花瓣 六月盛夏,万物葳蕤。你们迎来了毕业季节。毕业是一个季节,是一个已经离开了过去、又要迎接未来的季节,所以毕业是一件值得祝贺的事情! 2021年9月你们从遥远的家乡、从四面八方来到张掖,来到河西学院。记得那时候正是新冠疫情肆虐的时候,新生报到时有了特别的 ...
7695 次阅读|没有评论
如何成为一个顶级科学家?
热度 18 文双春 2025-6-20 11:18
如何成为一个顶级科学家? ( 202 5 年 6月 16 日 在 学院 202 5年 毕业 典礼暨 学位授予仪式 上 讲的主要内容 )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共同庆祝 2025届毕业生同学圆满完成学业, 即将奔赴新天地 。 作为老师,作为院长,此时此刻,我应该对同学们说些什么呢?学工办李老师 ...
10309 次阅读|24 个评论 热度 18
编程最差的学生,为什么成了AI时代的最大赢家?
热度 2 王树义 2025-6-18 15:24
昨天和前天,我本学期讲授的两门课程都以考察形式结课了。学生们上台做了展示,然后都有问答环节进行追问。就如同这一学期每次上机课之后,我们例行做的那样。 表面看来,这不过又是一个学期的轮回。《信息系统开发》这课我从 2011 年就开始讲,到今年已经是第 14 个年头了。《机器学习》也已经教到第 3 轮。 ...
7287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2
课程考试方式的改革必要性与方向
热度 4 陈庆章 2025-6-18 08:33
欢迎关注本人微信公众号阅读更多工作体会文章。微信公众号: 大学教师之发展 。 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俗称高教四十条)文件中,对本科课程的考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文件指出,要“科学设计课程考核内容和方式”,“加大过程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健全能力与知 ...
5984 次阅读|10 个评论 热度 4
破解高校无趣课堂之总结篇
热度 2 陈辉 2025-6-17 11:43
不论是本科院校还是高职院校,无趣,似乎是当代大学生对于高校课堂的普遍评价。高校课堂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不得不考虑如何破解其无趣之现状。本系列文章,笔者基于自己课堂教学的偶有心得,从课件PPT到使用AI等六个方面谈了破解无趣课堂的一些做法和思考,这些仅为笔者的一得之见,希望同行读者不吝指正。 ...
5962 次阅读|6 个评论 热度 2
我的教育梦
热度 1 葛素红 2025-6-13 10:30
我的教育梦 文/蓝莲花瓣 我给学生讲热力学,讲到卡诺定理,这个数学公式给出了工作在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之间的热机效率的上限值。之所以说它是上限值,是因为它与现实里的物质和人没有关系,它只单纯由两个热源的温度值来决定。就像是一个纯粹的、可以追求而很难达到的目标。 我于是联想到两个词———理想 ...
7260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7-6 05: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