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gThink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mdushandong

博文

工作六年的随想

已有 4869 次阅读 2012-8-3 14:05 |个人分类:科研工作|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工作总结

从2006年毕业到今天,工作6年了.时间很久了.每天好像很忙.今天需要放缓脚步,回头望望,整理一下,思考下一步的方向了.

刚刚毕业的时候,我觉得只有研究基础理论,研究辐射传输模型才算是正路。2006年博士毕业前从偏远的地区购得一套房子,沉重的贷款压力使得我不得不认真对待财务问题. 我的工资收入在支付银行按揭后所剩无几. 参与了一个HJ星数据模拟的项目中,开始感觉很新鲜,但是内心也有些鄙视,没有理论创新,没有学术价值.即使如此,还是硬着头皮做下去了.不想这个枯燥的工作在后来几年内成了我主要的工作.HJ星数据模拟项目执行期间,有一段时间几乎没有节假日,天天在甲方单位加班.认识了几个甲方单位的朋友.其中XDQ是最早熟悉的一个.那时候我们在晚上加班后,找到街边的烤肉串的小摊,吃肉喝酒.

2007年第一次申请到青年基金19万,那时候觉得自己是个有钱人,一个独立开展研究的自由人.每天读书,读文章,觉得自己应该把精力完全放在基础理论研究. 恰逢一篇关于热红外模型的论文发表在IEEE TGRS上, 我那时候觉得自己应该只作基础理论研究.幻想如果推掉所有的工作,只做研究工作该多么美好.那时候的我对世俗生活中的一切抱有轻视的态度,一心想追求知识体系中的美,我无限的崇拜罗素的逻辑原子主义所暗示的知识体系.

2008年奥运期之前,航天五院有人想搞超分辨率红外探测大气痕量气体. 我和师弟CJ折腾了一年,把老外的算法修改处理我们的测量数据,在遥感所的楼顶测量数据,作为"超级站"的一个观测设备,提供奥运期间的大气质量检测数据.后来没有经费支持,这个工作也就丢下了.

2008年我的人生中发生的一件重大事件深刻改变了我的看法. 四月的一个周末晚上,我母亲给我打电话,说我姐姐和她要来北京玩几天.紧接着我姐姐给我打电话,我妈妈得了严重的心肌梗塞,近期需要到北京手术.我妈妈怕我担心,才说是游玩. 搭桥手术需要大约10万.五月份做了手术,感谢上天,手术很成功.这件事情让我再也不能无视现实生活和世俗生活赋予给我的义务和责任。如果不能让我母亲在她有生之年见到我娶妻生子,我觉得她真的会感到痛苦。而物质财富为一切世俗生活提供了基本保障,也为自由思考和自由学术提供了基本保障。所以我逐渐开始承认能够带来丰厚利润的横向课题的存在价值。

对横向课题的认识发生了改变,工作起来也就有了新的动力。HJ星模拟项目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益,项目主任设计师XDQ同志也因此获得了领导赏识,很快走上了领导岗位。后续的几个与卫星数据模拟的合同也很顺利的一个接一个签成了,几乎囊括了后来所有的国产陆地卫星。而且每一个项目都得到了甲方单位的认可。前几天从单位的ARP系统中查了一下科研经费,名下到账的结余经费已经超过了180万,其中大部分来自卫星数据模拟项目。09年CBERS03/04星模拟,11年ZY3号,ZY1-02C星,12年GF-1星。我从心底感谢这些合作的甲方单位能够为我提供这样的合作机会。说是将学术科研成果转化为空间产业的技术成果有点空洞,但是我认识到,我们在研究所里讨论的那些模型算法,对于业务单位是有多么强烈的需求.另一方面项目带来的利润为我带来了内心的平静和财务上的安全感。我也确实感觉到了与航天单位的合作学习到了科学院中没有的优点:讲求实际效果,不空谈,实事求是,按部就班的做事情。同时也在遥感数据处理和算法编程方面得到了充分的技术积累。这一切促成了我的一个重要的科研规划的产生----遥感模型集成系统和虚拟实验室。

在做横向课题的时候,我也逐渐领悟到了一句话: 科学研究的价值在于她能提供思维的经济性,这句话出自彭加勒.甲方单位有大批年轻人,他们对自己的工作积极负责,强烈的希望能够改进卫星数据处理的算法,提高国产卫星的数据质量.而这些工作上的理想寄托在科研领域创新的成果被他们应用到业务工作中.而这些模型与需求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 Paper里面的模型对于业务单位的从业人员是枯燥高深的, 如果让他们自己读Papaer,琢磨算法模型,可能很多工程项目的进度完全没有保障.我多年来的工作实质上是充当了一个桥梁,将科研成果贩卖到了业务单位.

横向课题的任务是繁重的,在这之余,我依然对理论创新心存向往.2009年青年基金结题后,我申请到了一个面上基金做全生长期模型.这个研究的基本思路是在博士期间就已经设想好了.去年毕业的师弟MHZ在他的毕业论文里也借鉴了我的这个模型,构建他的模型.目前的主要障碍在于模型表达方式上,我在解析表达模型方面还欠缺.另外试验验证也缺数据.我拨了10万给另外一个已经毕业的师弟帮我测量试验数据.

从道义上,我背负起了整个课题组的绩效工资的经济重担,但是有时会陷入矛盾中: 我还是一个科学家吗?我是不是已经背叛了当初的理想?这种怀疑有时会让我半夜醒来,难以入眠.

2010年,课题组组织召开了一次10年规划会,讨论从现在起到2020年的发展道路.大的背景是科学院在搞2020创新计划.我给自己的规划是3-5年开发一套遥感模型集成系统和虚拟实验室. 大概的意思是将开发一套软件平台,将目前使用的地表,大气辐射传输模型集成到一起. 这样做的好处是明显的: (1)方便新来实验室的freshman的培训;(2)方便研究者对模型的使用;(3)方便多个模型联合应用. 时间过去2年了,所幸这个软件平台开发已经初见规模.这个软件平台从设计到开发完全是由我一个人在业余时间完成的.对此我很自豪.

 

 

(未完待续)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98709-598644.html

上一篇:生与死
下一篇:我女儿的照片
收藏 IP: 159.226.117.*| 热度|

4 郭保华 张雪峰 彭彬 闫欢欢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20: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