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秀东
浸满母爱的“康乃馨”
2018-5-12 22:28
阅读:3588

 


浸满母爱的“康乃馨”  I  “东哥说花粉”第39篇


blob.png


blob.png

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安娜·贾维斯的母亲认为,应该给予失去儿子的母亲们一种慰藉、建立一个纪念日,并希望有人创立一个母亲节来赞扬全世界的母亲。母亲死后,安娜·贾维斯十分悲痛,怀念不已,在第二年其母的逝世周年纪念日时,她用白色的康乃馨鲜花佩带在襟上,借以纪念,同时她还向公众呼吁定立一个颂扬母亲的节日,实现母亲的夙愿,到时让儿们都给健在的母亲们献上红色的康乃馨,以感激她们对自己的养育之恩。这个倡议日益得到普遍的同情和支持,终于在1914年获得美国国会通过决议,并确定每年5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天为母亲节,而贾维斯夫人生前最爱的康乃馨花也成为母亲花。


同样的,在我国,“母亲节”也是一个外来词汇。


我国最早的母亲节可以说是在农历三月十八日——传说这一天,是人类始祖、中华民族伟大母亲女娲的生日。在这天,百姓皆往女娲庙烧香拜祭。《诗经》里说“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意思是,我到哪里弄到一支萱草,种在母亲堂前,让母亲乐而忘忧呢?于是,萱草成为我国古代的母亲花,并被人们叫做忘忧草。“北堂幽暗,可以种萱”,北堂即代表母亲之意。古时候,当游子要远行时,就会先在北堂种萱草,希望减轻母亲对孩子的思念,忘却烦忧。孟郊的游子诗写到:

“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

慈母依堂前,不见萱草花。”


因此,母亲住的屋子又叫谖堂,以谖草代替母爱。


在我国,“孟母三迁”、“子不学,断机杼”的故事广为流传。2004年3月,李汉秋提议以孟母为形象代表设立中华母亲节。但孟母亲仉(zhang三声,同“掌”)氏的生日已不可考,结合孟子故里邹城凫村历来在农历四月初二纪念孟子诞辰,已相沿成俗正式提出以四月初二为中华母亲节,但最终无疾而终。


2016年,中华母亲节与西方母亲节巧遇重叠。

——母亲节的由来


blob.png

blob.png

blob.png


blob.png

blob.png

(左为光学显微镜照片;右为电子显微照片)

blob.png

blob.png

640.gif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东哥说花粉”,或者微信公共号搜寻“东哥说花粉”进行关注,更多精美花粉照片,植物趣事及近十年的专业采花手记将陆续推出,敬请期待……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郝秀东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945754-1113676.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3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