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忠勇
如何研究中国农村社会
2014-12-2 14:08
阅读:2343

由于本身是农村社会出身,对农村社会的各种问题,症结体验较多,也很有兴趣,加之自身所学专业是社会学,研究领域也偏兴趣于农村社会的研究,从农村教育问题,到农村土地问题,再到农村环境问题,农民工出路问题,城乡之间的差异问题,农村出路问题,新农村建设问题。。。感觉研究资料看了不少,但是如何对农村问题进行整体把握,既避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也避免太过宏观,只见森林不见树木,完全丢掉了研究主体的真实性,一直感觉一片茫然。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思考,我认为一种比较科学的农村社会的研究路径,应该是这样的。首先 搞清其中人的行动逻辑,无论是描述研究还是应用研究,都应该关注研究对象,并且这个研究对象不是幻想的或者表演的,而是真真实实的社会事实,只有了解研究对象的习性,才可以了解他们行动行为的意义,这样无论是描述还是分析,甚至是制度设计才更贴近他们的真实情况,真实感受。。因此研究农村社会先要搞清国人的行动逻辑和文化惯习的机理。

第二,对日常生活人们的行为和反应进行解析。这是便于了解人们面对事件和变化中的意义是如何建构和再建构的。人们的心理和意义具有多变性,只有根据具体情境中人的反应才可以了解人们面对政策制度如何反应,也可以预测制度和政策会达到怎么样的效果。


第三 作为独立思考的研究者,我们不能为现实的惯习和反对而盲从现实,也不能不顾人们真实的需要和感受,而是在综合以上几点之后 再通过比较和已有的研究择善取精,提出既适合人们实际情况,为大家情感上接受,又能站在时代要求的制度设计,一步一步引导社会走向健康可持续的道路。。。

当然说起来很简单,具体操作会非常困难根据以上道理研究中国社会,我们要做到,第一 知道农村人的传统,行动逻辑,熟悉农村人的民俗和乡土文化,如果太过困难可以缩小研究群体,运用解刨麻雀的道路,进行社区研究,从社区再拓展到一乡乃至一省一国,这个过程需要不断比较和抽象出共有稳定的中国人的东西,比如孝道,情感,关系,等等。第二是根据人们对不同国内国外世界大家价值无涉或者事件中人的反应和思维逻辑,来测量我们对公和私对自己对别人的态度的区别,以确定我们行动和行为的真实意图。。

第三,要通过已有的国内外研究对我们研究问题进行定性分析,尽量多的思考农民的真实感受和社会发展变化可能的后果以及农民可能的出路,分析这种出路对农民意味着什么,从他们的角度,社会的角度以及国际视角来看这种出路的自我感受如何,合理和不合理的地方在哪里,社会评价和影响如何,风险和问题在哪里,以及是否值得等等。。。然后把成功通过学界不同研究领域的批评,比如经济学的,心理学的,历史学的,政治学的等等各个领域的批评,仔细思考各家批评的针对点以及自己观点的妥当与否,反思之后定型,,,这样一个完整的研究才告结束。。。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蒲忠勇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933645-847915.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0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