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炉匠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ujiangxiao

博文

关于PI制度

已有 18571 次阅读 2011-2-12 07:31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创造性, NIH, 小人物

据我所知,PI制度兴起源于二战之后美国政府大幅度增加给科研和工程发展的经费的年代。那时增加经费的办式不是向每个已有的研究单位多提供多少钱,而是向每个有好想法并有能力研究这个想法的个人发放一笔基金(grant). 这样,接受这笔经费并对这项研究负责的个人就叫做PI(principal investigator,注意,国人有时错写成 “principle investigator")。这种方式的优势是显然的,因为总体经费一般要分成上万份小额基金,基金份数多了,就有更多的机会让人微言轻的小人物来展示自己的能力。科学史说明重大科学成果的出现与个人的创造性思维有较强的关系而与所在单位的豪华程度,仪器配置的昂贵程度关系较弱。因此用小数额大数量的基金可以优化对科研的总投入,让更多人的创造性思维加入科研的总体努力。

我刚出道时(90年代初)美国一般基金的中奖率达到25%-30%. 就是说,一般水平的人,申请3-4次就能拿到一笔基金。这笔钱虽不多(50-100万美元),但足够让每个PI有的资源组织成两三个人的研究小组和5年时间来证明自己的能力。这对刚做完博士后的年青人无疑是一个黄金机会。

我觉得国内普及PI制度是件很好的事,应该有意识地增加基金的数目而非每份基金的力度。未来的科技牛人现在可能刚刚博士毕业或正在做博士后,处在事业发展最困难的时候。一笔小的基金也许能救活一个若贝尔奖项目。

刚看了一下NIH的网站,抄上几个数字供参考。
2011年NIH的总经费约320亿(美元),其中 80% 作为基金发给NIH外的 3100个大学和实验室。按每份基金平均两百万算(一百三十万给PI,七十万给单位),大约有1.2万份基金。2009年一共有4.3万份基金申请。平均中奖率在27%.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91685-412138.html

上一篇:讲课小窍门--兴奋点
下一篇:春晚金鱼是由磁铁指引的吗?
收藏 IP: 216.164.49.*| 热度|

3 刘进平 唐常杰 吴明火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23: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