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雅辉
在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指导德国学生做科研 精选
2021-9-24 10:52
阅读:6648

本文发表在公众号“学术漫谈”,一个分享原创经历经验和学术观点的地方,文章相关配图也上传于此公众号,欢迎关注。

博士的成长和历练在于读博整个过程中的点点滴滴,经过几年的长期积累,才形成从量变到质变的升级与转变,这个过程中混杂着兴奋、紧张、高兴、忙碌、迷茫、甚至暂时的失落。这篇继续前面几篇,系统而详细的记录我读博士几年的经历。

带领和培养低年级的学生做科研,是博士训练的一个重要部分,可以有效培养博士生的科研合作与交流能力。我在意大利实验室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带做毕业课题的本科生或者研究生,但是时间已经冲淡了对很多细节的记忆,要是早五年来写这些经历的话,估计能够重现很多细节。只记得意大利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从中学开始学的外语是法语而不是英语,当然他们是可以选择学习哪门外语的,所以即使是到了大学,还有对英语完全不懂的学生。

然而我在德国实验室所带领的一名学生,至今让我印象十分深刻。小姑娘其实是远在德国东部的TU Dresden 学生,我KIT的导师经常去那边讲课。她这样认识了我导师并且对他的研究领域比较感兴趣,所以就自然而然的来到德国西部的KIT做毕业论文。 

德国和意大利的大学学制一样,三年本科两年硕士,这个学生来这边实验室做硕士毕业论文。她来实验室的时候,我正好已经做完了大量的模拟仿真并最终确定了实验装置设计,所以很多基本的实验台搭建和实验测试,都是由她来完成。

我们每周至少会讨论一次,她如果有具体问题了可以随时来找我。第一次讨论的时候,我先给她讲明白了我的研究的背景意义以及应用前景,让她对这个领域有个大致的了解。第二次我就具体到了我的实验装置是怎样设计的,不同的传感器需要怎样连接和安装,以及接下来大概会做哪些测试。

然后我们一起来到实验台前,讨论怎样在台子上面实现打印出来的设计图。她对连接不同的管道和仪器既有兴趣也有信心,看得出来以前应该有过类似的训练。小姑娘非常努力能吃苦,在实验台子花了大量时间,把我设计出来的实验装置实现了,期间我只提供了少量的指导。在她搭建实验台的同时,我就有了不少时间来深入的构思文章内容,安排要做哪些工况下的测试。

test bench.png

从实验台的细节可以看出这个学生是多么用心,所有电线都整齐扎在一起,实验台子非常整齐干净,并且在拍这张照片的时候,小姑娘还用白纸把不相关的设备都挡起来了,这种用心专业的精神很难教出来。

有一次我出去吃午饭时,看到她坐在楼下的椅子上,一手拿着自制三明治一手拿着一根胡萝卜在嚼,这是我见过的最简单的午餐了,不过她悠然的吃着午餐晒着太阳,完全没有觉得亏待了自己,我顿时觉得她真的是把主要精力用在了实验而非做饭上面。

等到她把实验装置搭建完毕,我把所有要做的实验工况打印成表格,告诉她所有需要测的温度压力和流量。每测完一个小组,她就会把所有实验数据打包发送过来,由我负责实验数据的计算与分析。我俩这样的合作方式非常高效,我们很快就测出了大量的高质量数据,而我只需要偶尔去实验室看看实验装置是否运转良好。

做完所有的实验之后,她就开始写毕业论文了,我让她尝试分析一些简单的实验数据,很快就发现虽然她的动手能力非常强,理论基础却很一般,对于各种方程的推导理解起来有些难度。所以我就花了不少时间给她讲解这些方程的来历和物理意义,有些太过复杂的分析我就跳过了,其中有些是我自己想出来的,我觉得没有必要出现在硕士论文中,也没有必要增加她分析理解的难度。

她的英语非常好,所以我对她用英语写毕业论文没有什么担心。但当我读到她的硕士论文初稿的时候,才发现原来口语好跟写作好完全是两码事,她写的东西的话题这边跳一下那边跳一下,前后没有逻辑性,理解起来非常费劲,所以我就花了大量的时间,一句一句来改写。改写到她描述实验装置那部分的时候,我已经完全看不下去了,从她所写的完全不知道这一堆零器件是为了什么目的怎样连接在一起的,我索性就直接给她重写了这一部分。

我对所测得的数据进行了大量深入的分析,并且与已发表的同领域研究做了细致的比较,与意大利和德国的导师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之后我根据这些数据,写了好几篇文章,其中一篇发表在了领域核心期刊上面,这所有的文章,我都把她列为第二作者,作为对她辛苦努力的肯定。

很少会有硕士生像她那样,在毕业的时候能够发表好几篇文章,这里面除了幸运之外,更多的是她自己勤奋努力和我们之间顺畅高效的合作。当她送给我一本打印出来的硕士毕业论文的时候,我看到她把我作为论文指导者放在毕业论文的封面,内心还是非常有成就感的。在毕业的时候,她送给了我一盒Merci的巧克力,以感谢我对她的科研指导,我知道这是真正发自内心的感激之情,因为Merci的法语意思就是“感谢”。

Picture2.png

她硕士毕业之后没有直接去工业界,而是选择留在相同的研究组继续读博士,看来我对她的科研指导起到了积极正面的影响,让她愿意在学术道路上面继续走下去。每想到此,我内心总是很欣慰,同时也很感激有这样的学生跟我高效合作并肩作战。

后记:愿我这些真实的经历给在学术路上的同行带来鼓励和启发,博文相关图片上传于“学术漫谈”公众号,这里记录了学术人生的经历、经验和感悟。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杨雅辉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87935-1305499.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8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9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