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dawni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dawning

博文

对“积极的沉默”的思考

已有 5510 次阅读 2016-12-31 23:25 |个人分类:读书感想|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积极的沉默的思考

今天看吴伯凡与梁冬两位老师合著的冬吴相对论系列书籍之《欢喜》,看到了“积极的沉默”这篇文章。里面提到的一些观点我非常认同,一些例子也很有价值。这些观点对于子女教育、个人成长、企业发展都很有启发。文中提出了“积极的沉默”这个概念。我的理解是:在接收信息的过程中,保持沉默但是积极思考,在接收完信息,对信息有了整体的、全局的了解后再做出回应。

这篇文章开篇是讲子女教育的话题。看到这个话题,我的“意识雷达”马上开启了,想要一探究竟。对我的认知触动最大的是“小时候父母是否持续给孩子朗读与孩子的优秀程度强相关。”这句话。这一结论是由美国的一个研究机构调查后发布的。看到这一结论我简直不敢相信,因为我几乎不会想到会有这么一个比家庭环境、父母受教育程度、就读学校等更重要的因素。但是经过作者的分析,我觉得这一结论是靠谱的。这项调查中所说的朗读,不是指光读故事,而是说父母在读,孩子在一旁听,而且不能打断,即使听不懂也要听,就是看孩子能不能一直听下去。作者给出的理由有这么几点:

第一,给孩子朗读有助于他们从小就养成倾听的习惯。

倾听太重要了!倾听是一个单向接收信息的过程。要求倾听者在完整听完倾诉者表达的信息后再做回应。这个能力在社交、学习、领导力培养等诸多方面都很重要。书中就举了一个女孩选择恋爱对象的例子。在交流中,一个男孩还没等女孩把话说完就说这个对,那个不对的加以点评;另一个男孩等女孩把话说完后,再提问、交谈。对于这样两个男孩,女孩会选哪个呢?在学习上,倾听给孩子留了思考的机会。如果遇到听不懂的东西,孩子会去思考,会促使他们寻找听到的东西与大脑里存储的东西的联系。这对孩子智力的深度开发和磨练有帮助。在领导力培养方面,领导者的工作通常都是接收大量信息,对信息做分析、归纳,最后做出判断、决策。倾听是做这一工作必须具备的能力。

第二,给孩子朗读有助于他们性格的修炼。

倾听的过程中会出现大量孩子不知道的新信息。如果听到不懂的信息,孩子不是马上打断父母,而是去积极思考,这实际上能培养孩子的耐心,使他们不畏惧未知的世界。

第三,给孩子朗读可锻炼孩子的服从力。

这一点让我比较惊讶。现在我们的教育中都强调“创新”,鼓励人们质疑、挑战,不建议人们服从。实际上,服从力并不是低三下四的服从,而是一种积极的沉默,是在把握了事物的整体、全局后主动的践行。服从并不一定只限于服从领导、长辈,更多的时候是服从我们自己。我们其实不乏好点子,但就是难出成绩。这其实也是服从力不够的体现。

知道朗读对培养孩子的作用后,年轻的父母们可能就会多抽时间给孩子朗读了。上面谈到的父母给孩子朗读的作用只是“积极的沉默”的一个好处。实际上,在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中“积极的沉默”也有很多作用。比如:在学习上,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会:读一本书的时候,看了前面几页,有看不懂的地方,感觉太难了,就读不下去了。这个时候,我们不妨先放下不懂的地方,继续读下读。有可能前面不懂的地方需要后面的知识支撑。而前面不懂的知识正好促进我们思考,在后面再次遇到的时候你可能就理解得更深刻。第一遍看不懂,等看了两遍、三遍后可能就懂了。这个过程其实跟孩子倾听父母朗读是相同的。以前,听有的老师描述美国的课堂上,当老师讲的知识学生听不懂时可以随时打断老师,说这种教学方式很好。我当时就不是很认同。但是想到的理由只是那会浪费听懂了的学生的时间。如果老师频繁被打断,也会影响老师的思路,教学效率也不高。读了这篇文章之后,更让我看到了这种方法的不足。

在工作上,我们接到新一项工作时,由于之前没有做过,可能看上去很难。这个时候很多人在没有深入了解工作的内容,思考解决办法的前提下就会开始推脱。如果是无法推脱,必须要做。那么在做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这些人就会开始畏惧、抱怨,整个工作就无法顺利开展。善于“积极的沉默”的人,会在对这一工作有了全局性的了解后,不打折扣的完成它。虽然期间会遇到各种困难,但他们知道这是工作的常态。这里面也体现了善于“积极的沉默”的人在服从力与执行力方面的优势。

在生活中,与家人、朋友的交流也需要“积极的沉默”。若还没等对方把要表达的意思说完,就频繁打断他,这既是对他的不尊重,也不利于交流的顺利进行。因为这种情况下,听者所获得的只是碎片的、局部的、细节的、随机的一些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听者无法完全正确理解说者要表达的意思。这个时候交流就是不畅的,由此就易产生误解和矛盾。

   2016年就这样过去了,在即将到来的2017,我希望做个积极的沉默者。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839267-1024604.html


下一篇:“反演”--地球物理学家教给我的认识世界的方法论
收藏 IP: 202.115.10.*| 热度|

11 孙颉 宁利中 陈宏伟 彭真明 姬扬 梅卫平 吴斌 张海权 文克玲 wqhwqh333 xlsd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18: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