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驿站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老李 一个行走者的思想历程

博文

创新发展与最低社会基础支撑条件

已有 3173 次阅读 2016-2-22 15:10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创新发展与最低社会基础支撑条件

李侠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中国的未来发展要走创新驱动战略。这是发展理念的一次根本转型,假以时日,相信其给社会带来的变化将会显现。现在的问题是,必须明确创新发展是一种要求标准很高的发展模式,之所以说标准高,是因为任何创新都是昂贵的、也是稀缺的,不是所有有地区、机构与人都具备的。明确这一点非常重要,它会让我们脚踏实地从实际状况出发,而非一窝蜂式的跟风、炒概念、盲目决策,结果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想想遍布全国各地的诸多高科技园区的现状,不难理解这种跟风决策的危害。

创新发展的关键在于创新,而创新是需要社会基础支撑条件的,缺少必要的社会基础支撑条件,创新是断然无法出现的。笔者这几年一直在从事创新的社会基础支撑条件的框架模型研究,并为此提出创新的社会基础支撑条件五要素框架模型,分别是制度要素、经济要素、人才要素、文化要素与舆论要素。其中前三项要素被称作硬性基础支撑条件,后两项要素被称作软性基础支撑条件。考虑到这十余年,国内从上到下都在倡导创新,而社会整体的创新表现却乏善可陈,究其原因,皆在于很多地方根本就不具备支撑创新的社会基础支撑条件,因而无法出现创新也就是必然的现象。我们做创新基础支撑条件研究的最初目的,就是想给各级决策者在制定创新决策时提供一个简便、易行的快速诊断方法,以此保证决策的质量,最大程度上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

根据我们的研究,实现创新的最低社会基础支撑条件的要素配置是:2+1模式,即2个硬性条件要素+1个软性条件要素。依据这项边界条件做判据,各级地方政府在做决策时可以快速、准确地诊断本地区的社会基础条件对创新实现的支撑强度,低于这个最低要素配置要求,创新根本无法实现。由于各个地区的发展状况、以及历史传承等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因此,这个最低边界约束条件有如下六种变体:

A、制度+经济+文化,B、制度+经济+舆论,C、制度+人才+文化,D、制度+人才+舆论

E、经济+人才+文化,F、经济+人才+舆论。

上述六种最低社会基础支撑条件模式,反映了实现创新发展可以有多种模式和路径,找到自身优势,并加以充分利用并逐渐补足弱项是实现创新的最为关键的举措。这六种模式可以解释二战后期很多新兴工业化国家崛起的秘密。比如“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韩国,起飞的模式基本上是C,即制度+人才+文化。结合我们对中国基础支撑条件的分析,我们最有可能选择的突破口在于E型,即经济+人才+文化。这三项要素中我们具有比较优势的是经济与人才,文化要素并不是很强。中国的传统文化要素作为软性基础条件在支撑创新方面还存在很多弊端,好在中国文化是一种排他性并不强的文化,具有潜在的包容与开放特征,尤其是其内在的功利主义与实用主义的理论硬核是能够包容创新的。基于这个五要素模型,我们大体上可以对任何一个地区的创新能力做出快速、准确的诊断。

支撑创新的五要素模型要发挥作用,第一个内在约束条件是,五要素之间必须存在密切的耦合机制。换言之,不是把五要素简单地堆积在一起创新就会自动涌现的,否则中东石油国家早就是世界创新之都了。就如同,这些年国家给很多科研机构投入大量经费,引来无数人才,结果创新表现依旧乏善可陈,原因就在于要素之间没有形成耦合机制。要使五要素之间发生耦合作用,就需要制度要素来提供一种安排,从这个意义上说,制度要素在创新过程中具有双重作用,既是作为生产性的要素,同时又是实现耦合机制的调节性要素。

第二个约束条件是要素之间的替代与补偿功能。由于各个地区的发展状况各异,各种基础条件之间是存在很大差异的,此时的选项就是发挥优势条件并以此弥补弱势条件,从而提升本地区的创新能力,但是,要素之间的替代补偿功能是有限的,并不能完全替代。由于边际效用递减的约束,这种措施仅具有短期意义,从长远来看,也是不可持续的。因此,必须下大力气补足五要素中的弱项才是解决创新乏力的根本策略。

【博主跋】这篇小文章是应《科学画报》徐老师之邀而写,刊在2016(2)上,合作愉快!刚刚又完成另一篇文章,把其中很多没有办法展开的话题作了进一步探讨,并切入到创新成本与制度成本话题,到时再聊。开学了,准备切换状态!

2016-2-22于元宵节临屏涂鸦

说明:文中图片来自网络,没有任何商业目的,仅供欣赏,特此致谢!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829-957862.html

上一篇:胡思乱想
下一篇:墓志铭
收藏 IP: 180.171.61.*| 热度|

4 陈楷翰 张骥 ljxm sunxiaofe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9: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