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驿站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老李 一个行走者的思想历程

博文

读已死之人的书之172:钱穆的《灵魂与心》 精选

已有 5193 次阅读 2023-8-3 15:03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1edffaf5b5e546d8b9dcae82709783e8.jpeg

年初有一搭没一搭的看了一本闲书,就是钱穆先生的《灵魂与心》,到了这个年纪再看这类书,有些萦绕于心疑惑多年的问题也就了然了,客观地说,中国文化的进展速度如蜗牛一般,走一步退两步,一旦境况好点,这个族群肯定又要不自觉地要回到过去,如此循环往复,这种谜一样的行为简直令人匪夷所思,然而其根子就在我们的文化结构是高度封闭与约束型的,在这个框架下生长起来的人自然无法逃脱文化带来的桎梏。

钱穆先生很有学问,有些论述也是颇多创见,值得记录一笔,关于中西文化的差异,钱先生的言说很有意思,简单列两条:

1、在西方可以有个人主义,在东方则不能有个人主义。个人主义之最后祈求为灵魂不灭,东方人则以心通心,重在人心之永生与不朽,绝不能不打破个人观念之藩篱。【这段文字是钱穆写于1945年,那时他刚刚50岁,思想处于成熟期。但是这点我认为是有问题的,近年来的研究显示东亚的日本人(或韩国人)也是传统意义上的儒家文化圈,但是近期的实证研究显示,日本青年一代的个人主义倾向与典型的欧美已经没有多少区别,有些甚至高过欧美的个人主义倾向,究其原因,我认为这是工业化时代带来的必然结果,换言之,工业化时代的生产模式塑造了个人主义的文化模式,而钱先生50岁时的中国还在艰难地从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转型,因而,他的说法作为对历史的总结是成立的,但是对于未来趋势的预测则是错误的。如果今天在国内我们也做一个青年人的问卷调查,我相信其文化偏好和日本以及欧美差不多,也是个人主义占优,说不上好与不好,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反之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进程。】

既然永生与不朽在中国文化中如此重要,那么如何达到呢?钱先生引用《左传》里一句话来回应:

2、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若夫保姓受氏,以守宗祊,世不绝祀,无国无之,禄之大者,不可谓不朽。【这就是我们熟知的中国人实现不朽的两条路径:其一,家族传袭的世禄不朽;其二,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显然后者是更高级的实现不朽的路径,然后儒家就以入世的方式以下沉的姿态促成这种不朽的大范围量产化,由此造就中国古代的文明与文化。问题是这种模式真的有效率吗?其后果又是怎样的,遗憾的是这样的追问不讨人喜欢,大多语焉不详或者大而化之,搞得国学的面目总是投机的、朦胧的,借用琼瑶女士的话说就是:月朦胧鸟朦胧,啥都是朦胧的】

这本书里还有很多好玩的观点,作者的表达也很自由随性,限于时间,这里就不在剧透了,最后介绍一下钱穆先生。

钱穆(1895730日—1990830日),字宾四,江苏无锡人,中国近现代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国学大师。

自民国元年(1912年)始,钱穆在乡村任小学教师。民国十一年(1922年)后,在厦门、无锡、苏州等地任中学教师。民国十九年(1930年),由顾颉刚推介,被聘为燕京大学国文讲师,跻身学术界。抗战前,任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平师范大学教授,讲授学术思想史,确立学术地位。抗战时,随北大南渡,著《国史大纲》,并先后在西南联合大学、齐鲁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华西大学、四川大学主讲文史课程。抗战后,执教于昆明五华书院、云南大学、江南大学、广州私立华侨大学。1949年赴香港,创办新亚书院(港中大创始书院)。1967年迁居台北,后任中国文化学院史学教授。1990年在台北逝世,享年95岁。【这段作者信息文字来自百度百科】

src=http___img.alicdn.com_bao_uploaded_i3_2360811555_O1CN01A5gNuA1NMEawIGjTO_!!0.jpg


关于这本书的信息如下:

钱穆著,《灵魂与心》,长沙:岳麓出版社2020年9月出版,

价格:48元,

难度系数:3.0

说明:文中图片来自网络,没有任何商业目的,仅供欣赏,特此致谢。

2023-8-3于南方临屏涂鸦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829-1397737.html

上一篇:知识的科学政策研究:社会认识论的一种理论旨趣
下一篇:王霜的灵魂之问适合当今的所有行业
收藏 IP: 101.80.158.*| 热度|

8 杨正瓴 郑永军 王涛 曾杰 郭战胜 周忠浩 陆仲绩 王成玉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30 09: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